胃肠道疾病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4
/ 2

胃肠道疾病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分析

黄薇 杨军慧

河池市人民医院 547000

【摘要】目的:分析胃肠道疾病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8例胃肠道疾病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胃肠道疾病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并进行针对性护理,观察13.15±2.53)h,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均值为(26.63±3.53)h,肠鸣音恢复时间均值为(15.43±2.51)h,出院时间均值为(5.34±1.16)d;有2例发生水、电解质失衡,0例发生腹胀,1例切口感染,0例肠粘连,0例吻合口瘘,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89%;护理后疾病知识掌握评分高于护理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疾病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水、电解质失衡,腹胀,切口感染,肠粘连,吻合口瘘,根据不同并发症特点进行针对性护理,降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38例胃肠道疾病手术患者首次排气时间均值为(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术后恢复速度,提升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

【关键词】胃肠道疾病;并发症;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胃肠道疾病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影响患者日常生活,降低其生活质量。临床治疗胃肠道疾病多方式包括药物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等,其中手术治疗为最常见治疗方式。由于胃肠道手术属于创伤性治疗方式,会对机体产生相应损伤,术后极易出现并发症,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及恢复时间[1-4]。因此,了解、总结胃肠道术后并发症并采用相应护理措施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胃肠道疾病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7年1月-2019年12月到我院治疗胃肠道疾病并行手术的患者中选取38例作为研究对象,23例男性,15例女性;年龄26-67岁,平均(48.36±3.25)岁;其中,12例急性阑尾炎、3例胃癌、5例直肠癌、11例急性腹膜炎、7例腹外疝。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出现并发症包括:水、电解质失衡,腹胀,切口感染,肠粘连,吻合口瘘。

1.2方法

1.2.1常规护理

均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包括:(1)疾病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生命体征变化等,了解其治疗情况,以便调整相应护理措施,确保护理的优质性。(2)心理护理,消除患者术前紧张心理,提高治疗自信心,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告知患者术前注意事项。(3)饮食指导。术后给予常规饮食指导,指导患者用药,提升术后恢复速度。(4)生活护理。告知患者饮食规律、睡眠充足对病情恢复的重要性,提升患者养成规律饮食,按时睡觉的良好习惯。(5)健康教育。向患者普及胃肠道疾病知识,包括产生原因、相关临床症状、治疗方式、预防措施等,以提高患者对胃肠道疾病知识的掌握,提高预后效果。

收集临床典型胃肠道疾病案例,对其术后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术后常见并发症,将并发症进行分类分析,并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2.2水、电解质失衡针对性护理

胃肠道疾病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水、电解质失衡。该并发症主要临床症状为低血钾、代谢中毒、脱水等,甚至会造成患者休克,严重降低手术治疗效果。及时了解水、电解质失衡的临床表现,密切关注患者术后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给予针对性治疗及护理。针对性护理措施包括定期为患者进行血常规、生化等检查,以了解患者血小板等各项指标,判断是否出现水、电解质失衡。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情况。及时记录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出院时间,以判断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②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水、电解质失衡,腹胀,切口感染,肠粘连,吻合口瘘,并发症总发生率=并发症例数/总例数×100%。

③评估患者护理前后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分别于护理前后向患者发放疾病知识问卷调查表,百分制,得分≥85分表示完全掌握;60分≤得分≤84分表示部分掌握;得分≤59分表示未掌握。分数越高表示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更高,前后进行对比,判断护理效果。

1.4统计学方式

采用SPSS 18.0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以(5ff2ce038bf45_html_57636863a95004d3.gif )、(%)表示,采用t、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38例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均值为(13.15±2.53)h,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均值为(26.63±3.53)h,肠鸣音恢复时间均值为(15.43±2.51)h,出院时间均值为(5.34±1.16)d。

2.2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38例患者术后有2例发生水、电解质失衡,0例发生腹胀,1例切口感染,0例肠粘连,0例吻合口瘘,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89%(3/38)。

2.3护理前后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护理后疾病知识掌握评分高于护理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护理前后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比较[n%]

时间

例数

完全掌握

部分掌握

未掌握

护理前

38

5(13.16)

10(26.32)

23(60.53)

护理后

38

16(42.11)

21(55.26)

1(2.63)

t


7.962

6.592

29.474

P


0.005

0.010

0.000

3讨论

胃肠道疾病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影响患者身体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临床治疗该病以手术为主,但手术治疗具有创伤性,容易降低患者机体免疫力。同时,胃肠道是保证人体营养吸收的重要器官,手术治疗降低患者肠胃功能,进而影响其营养吸收,进一步降低患者机体抵抗力,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因此,术后采用相应护理措施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意义重大[5-10]。本研究通过分析、总结临床胃肠道典型治疗案例,得知最常见术后并发症包括水、电解质失衡,腹胀,切口感染,肠粘连,吻合口瘘,观察常见术后并发症,包括产生原因、临床症状等,以此为基础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将其应用于本研究中的38例胃肠道患者术后护理中,结果显示,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均较短,均住院(5.34±1.16)d。同时,通过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38例患者术后仅有2例出现水、电解质失衡,1例手术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几率较低,且通过开展针对性护理措施,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护理措施实施前。

综上所述,通过观察胃肠道疾病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根据相应并发症特点给予以针对性护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术后恢复速度,提升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

参考文献:

[1]王一卓, 李红, 张崴琪, 等.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疗效与并发症分析[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5, 24(5):519-521.

[2]郗洪庆, 蓝炘, 张珂诚,等. 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8, 17(2):182-187.

[3]陈启仪, 冯啸波, 倪玲,等. 围手术期肠道微生态治疗对顽固性功能性便秘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胃肠功能的影响[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7, 20(12):1365-1369.

[4]李卫平, 张江南. 胃肠道术后再手术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J]. 实用医学杂志, 2015, 31(2):337-338.

[5]于化梅, 田海珍, 秦丽敏, 等.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愈合效果及并发症观察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18):111-113.

[6]徐宏坤, 李华, 周红霞. 护理品管圈在降低胃肠道手术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基层医药, 2018, 25(24):3259-3261.

[7]张丽琴. 系统化护理在内镜下上消化道黏膜剥离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7, 8(4):86-88.

[8]赵贵美, 许堃, 王云霞, 等. 肝门部胆管癌术后早期进食对胃肠道并发症及营养状态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15, 21(16):65-67.

[9]赵旻, 任晖, 李慧, 等. 个案管理模式在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与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8, 34(33):2620-2625.

[10]崔皓, 李颜君. 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在胃肠道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 37(19):2682-2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