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提升 群文探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30
/ 2

素养提升 群文探路

黄方 谢中菊

重庆市彭水县教师进修学校 409614

2017年末,《渝东南推进小学群文阅读策研究》课题组按照课题规划扎实展开了研究之路,迄今两年有余。课题研究中,课题组立足小学语文教学实际,聚集阅读问题,着重从阅读的实施路径、群文阅读课程、书香校园的建设机制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探索,形成了颇有地域特色兼有一定成效的群文阅读推进模式。

(一)构建了以“3+2”模式为基础的阅读实施路径。

1.“3”即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基层学校三位一体的阅读实施主体。在研究中,构建起社会、教育、学校为一体的全民阅读实施路径,以“促进全民阅读”为核心,以阅读推广活动为载体凝聚县教育行政部门、县图书馆、县新华书店、各小学的阅读工作思路。

一是通过教育行政部门颁发彭水教基〔2017〕32号文件《关于开展小学生语文群文阅读推广与深化研究课程建设项目的通知》,以文件来作为开展群文阅读研究的政策支撑。

二是与爱心人士、社会阅读组织结构达成推动区域阅读向好的支持协议,先后和重庆市树人教育研究院、广东担当者行动教育机构、彭水县图书馆、彭水县新华书店等结成阅读友好共建机构,共同举办、组织了相关的阅读活动,在2017-2020年间,树人教育研究院在彭水举办了两次群文阅读研讨活动,三次群文阅读相关竞赛活动;担当者行动教育机构在彭水建设了450个班级图书角,举办了两场全县阅读领航员活动,三场乡镇阅读研习营;县图书馆到部分乡村学校送图书、阅读讲座等;优秀的本土阅读师资走进县新华书店、普米尔书店等地,开展绘本阅读推广活动。

三是各学校积极响应贯彻《重庆市中小学生阅读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和彭水“一小时阅读”要求,以“阅读课程化”保障学生在学校课内阅读时间,以阅读活动为学生展示阅读风采提供交流平台,以建设“书香家庭”项目构建家校联合的阅读促进模式。

2.“2”即“线下、线上+课内、课外”双管齐下的阅读培养路径。教师和学生的阅读素养培养路径采取线下和线上的混合方式交叉进行,线下活动的策划主要针对教师是达到“引进门”的效果,各种阅读模式的教学相继进入教师的日常生活,如图画书教学、整本书阅读、主题阅读、群文阅读等,2016年开启的线上培训活动为足不出户的教师们带来了别样的教学空间,老师们通过自身线上学习熟悉了互联网为阵地的教室,也纷纷带领班级学生加入到互联网阅读网络中;课内、课外即学生的阅读不仅局限于课文的课堂教学,还把教材即范例落地,阅读成为消弭课内课外的一道消除剂,四十分钟课堂里有语文教材,但整个学习里只有阅读为基础的素养发展。

  1. 探讨了以群文阅读为课程实施突破口,学校自主形成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即书香校园的建设机制。

“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的语文学习历来被人诟病,究其原因在于语文教育仅仅停留在教材课文的学习,而非从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出发,真正把语文课程当成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实践性课程,通过各种优质语言学习材料的补充、学习、浸润,培养学生感受、运用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能力,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

自彭水教基〔2017〕32号文件《关于开展小学生语文群文阅读推广与深化研究课程建设项目的通知》出台后,各实验小学开始借助课堂群文阅读教学的路子,展开了阅读课程的探索,并对校本课程建设起到了一定的引路作用。各群文阅读实验学校的阅读之花竞相开放。

隆鑫希望小学探索了“阅读课程化”模式。以扎实的整本书阅读方式构建了学校师资发展的新路径,每学期开学便在课程表上设置一周一节“阅读课”,要求一二年级教师在阅读课上用读写绘教学方式启迪学生智慧发展学生听说,三至六年级在阅读课上就采用整本书阅读方式开展教学,促进学生养成阅读良好习惯,锻炼其阅读意志,培养其阅读技能,并通过家长会方式掀起亲子阅读的浪潮。

彭一小一步一个脚印的开展群文阅读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在课程表上设置一周一节的群文阅读课进行特色教学,并在语文课内以“1+X”的组文方式进行群文阅读的实践,大容量、大概念、活思维的群文阅读教学渐渐地在彭一小有了土壤。

彭三小率先和深圳立言教育研究院达成实施主题阅读的共识,在学校开展一主两翼的主题阅读教学实践,先后派出数名教师参加主题阅读研究院举办的年会、研讨会以及名师工作坊,邀请主题研究院专家、名师等到三小开展示范课、专题课的讲学,校内已经形成了主题教学模式的燎原之势。

森林希望小学构建了新教育实验儿童课程的书香校园生活方式,晨诵、午读六年如一日开展,孩子们通过阅读的浸润,文质兼有,彬彬有礼,综合素养极其高。

县内的群文阅读实验学校和班班有个图书角项目学校利用各自的图书资源,纷纷以统编教科书为主要教学内容与策略方法载体,群文读本及优秀经典读物为辅助材料抓好阅读。

(三)探讨了小学群文阅读课课堂教学实践与师资素养提升的路径。

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于课堂,课堂有规矩了,学生学有程序,课堂有模样了,学习的效率提高,而课堂的关键在于师资素养的高低,研究中,通过“群文阅读”的概念,打通了阅读和成长,阅读和目标,阅读和素养这三个教育关键,促进了参与教师的“大阅读观”养成。

  1. 课堂是实现教师快速成长的地方。师资的成长阵地在课堂,通过教师参与群文课堂的实践,老师们达成了教材不是语文,只是范例的观念,而聚合大量的优质篇章于四十分钟课堂,在摸爬滚打中带领孩子走向学习语文、提升语文素养的通道。

2.团队是帮助教师成长的加速器。课题研究,打破县内校与校、乡镇和乡镇稳定的单位形式,形成了以“摩围教师读书会”为核心的阅读师资共同体,按月、学期、年级为单位,规定了参研人员的共读书籍和目标任务,设置了导读者、资料整理者、研讨者等角色的“整书”阅读体系,老师们在团队中互相取长补短、热烈研讨、相互砥砺。

3.活动竞赛是教师展示素养的平台。自2017年前—2020年间,借助课题研究,开辟了小学教师在阅读领域的崭新道路,先后举办了小学教师阅读指导能力提升培训活动、阅读指导能力深耕培训活动、“彭水县小学生语文群文阅读推广与深化研究”课程建设项目启动会、“彭水县小学生语文群文阅读推广与深化研究”课程推进研讨会、彭水小学多样化阅读研讨培训暨首届群文阅读现场赛课、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彭水县整本书阅读研讨培训会、统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竞赛活动、群文阅读成果展示活动。这些活动催生了县域内一批热爱阅读、热爱儿童,有能力带动学校建设阅读工程的教师涌现

4.线下线上结合,提升参研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线下举办短期的有国内阅读名师参与的师资培训活动,线上开展长期的分类阅读指导能力培训活动,如教师参加担当者行动组织的橡果阅读课堂、远川阅读教育研究院举办的阅读指导师活动、亲近母语举行的儿童阅读师资认证活动等,另有教师组织学生参加“百班千人”的共读、亲近母语的“亲读会”、新教育“一道共读”活动中也得到了整本书阅读指导能力的浸润。

5.“走出去”的学习,使教师接受到最前沿的教育思想,感受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就感。走出去,一是教师们参加国内高端的各种阅读培训活动;二是教师们应邀参加国内的阅读培训活动,看到各地教育的差异,教师之间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差异;三是教师将吸收到的知识、策略应用到教学上,纷纷在教室和学校开展了阅读课程和亲子阅读的活动。

阅读即教育,阅读即人生。阅读研究有结题的时候,而阅读永远不会结题,课题组期冀以群文阅读策略研究中取得的点滴收获延展出更宽阔的素养提升之路。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规划课题《渝东南推进小学群文阅读策研究》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