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双主体教学的养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30
/ 2

浅谈双主体教学的养成

张艺佳

迁安睿德学校 河北省唐山市 0644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本文围绕小学教研室提出的“双主体双养成”教学思想,本着“教与研并行,实践与反思并重”的原则,我对于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浅显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双主体式; 

中国历来讲究尊师重道,古往今来,对于学生,老师一直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课程教学以教为主,以学为辅,课堂在所难免成为“一言堂”,老师把生硬的,晦涩的知识灌输到孩子的脑子里,完全忽视了孩子的自主意识和个性特点。

近代教育观点层出迭代,在教育学系统论原理概念中提出:教学是一种特殊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教师、学生和课程等形成了“人、人与物”之间的特殊结构。作为教学要素中的教师和学生,均是最具有变化性的。所以,教师和学生应该是教学系统中的“双主体”,教学活动的最优化,应当是教授(教师的活动)最优化与学习(学生的活动)最优化的有机统一,是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双主体”能动性的过程。

这让我想起了叶圣陶叶老曾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 现代的教育改革也逐渐在推进,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河北省迁安市小学教研室提出了秉持“双主体双养成”教学思想,遵循“教与研并行,实践与反思并重”的原则,对于小学阶段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摸索探讨,以下是个人针对本班情况进行的思考,仅为个人的浅薄的看法,希望能与其他老师共同探讨。

我这次主要是针对如何能够让语文课堂生动起来,让师生共同联袂出演,完成一堂高质量,高效率,有趣味,有意思的课堂。

我将从教师,学生,教学技巧三方面来进行阐述。

  1.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建筑师。

  1. 以“乐教”换“乐学” 。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做为一年级的老师,六七岁的孩子正是求知欲最强烈的阶段,如何正确建立和培养孩子的乐学态度是作为低龄阶段老师的重中之重。我觉得,低学段的老师应该注重孩子的兴趣的培养,让孩子爱学,会学,愿意学,而不是单纯的灌输书本里面的知识。
作为一年级教师,我了解到现阶段孩子具有非常随意的心理活动,没有具体的目的性,不具备自我评价能力,孩子还具有非常强烈的求知欲。亲其师,信其道。”老师要注重和学生的情感交流,培养孩子培养积极乐观的学习情趣。在现阶段,学会引导孩子的健康的积极的学习习惯养成至关重要。

2.备好每一堂课。

  语文课程贯穿学生的每天的学习,作为语文老师,每节课都是非常有重要的,孩子们都是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来上每一堂课,所以作为语文老师,课前备好每一堂课,课中认真授课,关注每位学生的状态,课后积极教学反思,语文教学要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调动每个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让孩子爱上语文。
 二、雏鹰虽小,志在九霄。
   1.解放孩子的天性,在学中乐,在乐中学。
六七岁的孩子正处于儿童期,儿童期的孩子开始注重自己的独立自我意识,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应该先去尝试尊重孩子的想法,尝试让孩子去表达,对于主动型,外向型的孩子,让他去自我表达,自我表达得到满足之后,他会更乐于和你一期学习。被动型,内向型的孩子,更要多尊重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多沟通倾听孩子最真实的声音。

所以在低龄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走下讲台,微笑讲课,与学生零距离,允许学生大胆回答,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成为课堂的主角。

所以针对这一特点安排的课前炫我两分钟就是其中的方法之一。

  2.课前炫我两分钟

课前炫我两分钟,顾名思义,就是上课前由学生进行展示,展示与语文相关的内容,学生展示,老师或学生进行点评,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进行自我展示。这完全区别于传统的教学,传统教学是老师进入教室,学生坐好在座位上等待老师讲课。这样能够大幅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参与的热情,在课上更能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效果。
  3.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雷锋曾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合作意识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养,在学习中,自我学习能力培养很重要,合作意识更为重要,因为只有学生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让每个孩子能够主动学习,互相帮助学习。针对这一特点,我们采取了两人结对子,四人小组模式,让孩子们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争取做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1.“以德服人,以才服人”
  特级教师斯霞说:“语文教师如能具备一口普通话,一手好文章,一笔好字的基本功,有比较丰富的自然常识和社会常识,并能懂得一些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那么上起课来就能得心应手,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就有了保证。”作为低龄阶段的语文老师,教学语言要丰富多彩,教学内容要生动有趣,你的一堂课程下来,要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的思路跟着你走才是一堂成功的课程。所以,作为语文老师,日常磨课训练必不可少,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2.教学的基本技巧要熟练。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课程的导入和情景创设,如何进行内容的创设,如何吸引学生,如何引导学生,如何管理学生,以及如何进行复习巩固,都是我们掌握的基本教学技巧。

在课程导入方面,导入要符合低龄阶段的特点,生动有趣,多样化,不能单一的复习导入,要借助教学工具,多媒体进行多样化引入。在一开始就激起学生的兴趣。内容的创设,现阶段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以拼音和识字为主,在课本教学的基础上,多引入生活化的内容,让孩子更容易理解记忆,例如拼音教学,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物品或者班里孩子的名字等等,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记忆。引导学生主要体现在学生的组词造句方面,多结合生活实际,鼓励孩子不怕说,爱说的习惯。如何管理学生,建立符合自己教学特点的课堂口令,从一年级开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坐姿-端正;请立书-微微倾;笔归-原位;小眼睛-看老师,小嘴巴-不讲话等课堂口令。复习巩固可以除了传统的做题的方式,还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让孩子在玩中学,玩中记,真正做到乐学好学。

本文主要阐述了从教师,学生主体和教学技巧三个方面,如何帮助老师和学生建立一个高效有趣的双主体乐学课程。以上是我针对于双主体教学的一些浅见,比较单薄,还望海涵。



5fec429a7e9d7_html_57eb4da3ad53ef71.gi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