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源设备的雷电过电压防护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30
/ 2

通信电源设备的雷电过电压防护探析

刘运昌

91033部队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

摘要:在通信网络的维护管理中,对于电源的维护管理容易被忽视,造成通信电源长期运行后的老化、超负荷等问题,难以得到及时的发现和处理,当出现通信电源故障后,会对通信网络造成较大的损伤。确保通信电源的良好运行,就需要加强维护管理,通过对过往常见的通信电源问题的分析,总结出有效的处理方法,提高通信电源的维护管理质量,也是对通信网络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通信电源;维护管理;问题分析

引言

通信电源是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运行时通信系统的心脏和血液。但是受到施工环境水平、各种地形限制及洪灾塌方火灾等因素的影响,通信电源经常出现各种故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通信质量,甚至影响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特别是对雷电过电压的防护显得尤为重要,雷击过电压有时会引起整个通信电源设备的损坏,进而造成通信的长时间中断。所以对通信电源采取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对于提高通信网络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1电力通信电源系统重要性

电力通信系统涉及范围广,设备多,运行条件复杂。从一开始的传输设备供电,调度系统供电到后续发展的OA系统、通信网管理系统供电,当下随着5G、融合通信等新技术新业务的发展和推出,通信电源系统所承担的业务越来越多,对可靠性及稳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2通信电源维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电缆被挖断、因施工被破坏等

此类中断故障主要发生在光缆直埋、光缆穿过管道的段落。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市政道路开挖越发频繁,在光缆进入铁路通信站点附近,因为市政工程施工,防护措施没有落实到位,或是因为盲目野蛮施工等造成的光缆伤害事件也屡见不鲜。

2.2感应雷及其危害性

当金属物或者其他导体处于雷电和大地所形成的电场当中时,会产生与雷电相应的电荷,而雷电放电时,与大地的电场会突然消失,但是金属物或者其他导体上的电荷无法快速流散,会产生极高的对地电压,引起火花放电,并且在雷电放电时,在雷电周围空间还会形成强大的变化电磁场,导致导体间隙出现火花放电的情况。通信电源设备与外界的连接主要依靠通信以及电力电缆,同时集成电路也是由金属材质的导线连接,这无疑为感应雷侵入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而通信电源设备由于采用了大量的微电子电路,耐冲击性较差,很容易被感应雷损毁,进而导致设备故障。相较于直击雷,感应雷的破坏性虽然相对较小,但是其往往会导致通信电源设备核心元件损毁,危害性不容小觑。相关研究表明,感应雷导致通信电源设备损坏的几率要远高于直击雷,因此,感应雷是通信电源设备雷电防护的重点。

2.3电源设计不完善,使用过程不规范

电源设计不足通常会导致更高的故障风险,因为电源的可靠性被忽略,而“电源故障警报”、“备用电源”和“应急措施”等区域被忽略。电源设计不足会导致通信网络断电。缺乏应急措施也可能导致长时间停机,这不仅会加剧通信服务的损坏,而且会在出现无法在最短时间内准确分析和有效处理的故障时严重影响通信网络的质量。电源故障警报可能会导致电源出现故障时发出警报,并且无法提前解决异常问题。只有在出现错误时,才能解决警告。

3通信电源设备的雷电过电压防护措施

3.1进行设备升级,提高设备性能

通信电源的建设经历了长期的实践发展,已经拥有较多的技术经验和维护管理经验,降低通信电源故障可以借鉴先进经验,对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进行学习。通信电源设备进电端有浪涌保护器,防止雷电过电压对设备造成损坏。结合到实际的通信电源维护管理工作中,根据实际的通信电源运行情况,制定出符合自身技术能力和管理模式的维护管理制度。还要加强对通信电源设备的检查,对存在问题的、老化的设备及时予以更换,对性能好的设备予以更新,确保通信电源处于最可靠和稳定的运行状态。

3.2避雷针防护

在进行雷电防护过程中,发现有些电力杆塔的位置很高,因此闪电发生的位置会与高压塔线之间的距离非常接近,甚至是直接与塔线平行,在这种情况下,塔所在的电磁环境极其复杂,如此近距离的接触也大大增加了因雷击而跳闸的概率。为了更好地应对这种状况,考虑在塔架上安装侧向避雷针。具体的方法与途径是在架空传输线的两极安装侧向的避雷针,同时在避雷针上增设绝缘体,目的是在引入雷电的同时提高绝缘效果,希望通过这个侧向避雷针来减少雷击现象的发生。

3.3完善机房设备,改善机房环境

在进行通信电源设计时,加强对备用设备和机房建设的设计,确保在通信电源发生故障时,备用设备能够发挥有效作用。在对通信电源的维护管理中,对于机房也要做好维护管理,尤其是保持干净整洁的机房环境,定期进行除尘、除湿等工作,做好通信电源的防尘处理。对于机房的温度和湿度也要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之内,加强对温度和湿度的检测,及时做好除湿、降温等处理保证机房的温度和湿度。

3.4加强日常检修和防护

光缆线路的数据资料对光缆故障定位、排查、抢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做好资料数据管理,并及时更新。故障抢修争分夺秒,故障定位除了依靠0TDR的测试的曲线和数据,同样要靠对现场的熟悉和了解,如故障附近的地形、地貌,有无拐弯如何防护等,以及工程施工、动土等环境变化情况,掌握这些情况对加快故障的定位处理非常关键。因此这就需要维修人员强化自身的专业能力,对自己所负责的区域进行合理的数据分析,并对光缆工程的日常运行数据进行调查,为故障处理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可以更加准测地对光缆工程进行风险预估、运行数据监测等,相关部门应引进新型监测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提升维修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5降低保护角

在众多保护电力传输线路的方法中,还有一种较为常见的方法就是在搭设初期将保护角调低,所谓的降低保护角,其实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降低传输线的耐雷击性能。不过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在已经建成或已经投入运行的线路中使用,这种线路的保护角无从更改。

4通信电源设备雷电过电压防护注意事项

对于通信机房进出的通信电缆以及电力电缆线路要高度重视,必须要采用带有屏蔽层的电缆,并注意完善接地保护相关措施;鉴于感应雷对于通信电源设备核心元件的危害,可以考虑配备直流防雷器,从而降低雷电脉冲,提升低电压设备以及核心元器件的耐冲击性能;安装通信电源设备时必须严格遵循安装规范,避免连接导线中出现交流感抗以及残余电压,这会对设备的防雷性能以及防雷效果产生影响,采用多级分布防雷设备可以有效降低连接导线产生的交流感抗以及残余电压,注意各防雷装置之间电源线长度不能低于15m,若低于15m则需要采用解耦控制装置进行能量匹配。

结束语

通信电源是保障通信网络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对于通信的电源的维护管理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通过对通信电源维护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的研究,能够明确常见问题的发生原因和影响,还能够根据分析结果实施更加有效的处理,提高通信电源的运行安全。

参考文献

[1]陈周天,刘宏宇,李媛,李刚.通信电源设备的可靠性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8(12):136.

[2]李明睿.通信网电源设备管理与维护[J].数字通信世界,2018(10):241.

[3]张璐,戴望.电力通信网中通信电源故障的解决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27):2-3.

[4]于红利.试论电力通信设备电源管理及运行维护[J].数字通信世界,2018(08):269.

[5]朱瑞刚.电力通信电源新技术及应用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8,20(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