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美术竞赛辅导实施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30
/ 2

高中生美术竞赛辅导实施策略

袁终斐

绍兴市稽山中学


近几年因为在省艺术节美术比赛中连续几届辅导学生获得省级一等奖,引起了同行的好奇与关注,不少老师向我借阅获奖作品并咨询讨教,基于实际需求和个人的心得经验,想谈一谈个人对于竞赛指导的一点看法,希望对同行们的竞赛指导有所启发助益。

笔者认为要指导出好的作品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准备:

  1. 根据主题录找一个好的题材

如何选择题材才能更好地表现主题.首先要理解什么是题材?题材就是经过作者选择、提炼后表现在作品中的素材,是用以体现主题的材料,是作品的血肉。我们平时遇到的、听到的、见到的人或事都可以成为我们的素材。宋代学者陈善在《扪虱新话》里说:“不使事,难于立意。”确实,不选用材料又如何来表现主题呢?假如没有充实的材料,创作的内容就显得空洞,就无法有力地表达主题思想。假如材料不加选择,就会出现主题内容与要表达的中心不一 致的现象。所以,创作要重视对题材的选择。高中生创作时在选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假”“大”“空”“同”等。

针对以上问题,发现很多学生会把主题和题材混为一谈,笔者在指导学生时会先做个讲座,把主题和题材的关系与区别介绍清楚,有助于学生根据大赛主题来选择合适的题材,题材的选择要从大众关心的问题、时代和现实需要出发,这样才能引起最广泛的关注,体现传达主题的最大化价值。

怎样合理选择题材?

1.指导学生打开选材的思路

选材时,可以“横向”思考,从“自然、社会、家庭、学校、阅读、

自我”等六个方面打开思路,也可以“纵向比较”思考,从“古往今来”

方面打开思路。

2.选材的方法

①注重审题,围绕主题选材。主题是选材、剪裁的依据,要力

求选取最能表现主题的材料,果断舍弃与主题无关的材料,才能有

力地突出主题。

5fec27fcbd387_html_3e4b39f7c3c90d4b.png







示例: 2019年浙江省中学生书画作品比赛的主题“可爱的祖国,美丽的青春”。

如获省一等奖指导作品《流年含香与时光对饮》就是在上述思路引导下,学生经过选择加工确立的题材,画面利用古与今的对比手法来表现古今少年的学习生活,采用诗书印画并茂的传统长卷方式构图,富有情趣,创意新颖,抒发了爱国热情,又充满了民族文化自信,突现出青少年的时代精神面貌。


  1. 选拨合适的参赛选手

选手的选拔中许多因素是重要的,如注重选择具有良好基础、理解能力强、自学能力高的学生等。如何提早选拔和培养参赛选手是一个关键问题,可试行在自己所教新生之初进行摸底,开展一次自己珍藏的最拿手的美术作品展示或者进行一节课的临摹练习或是命题小创作等,通过不通渠道观察学生的作品质量来拟定大致参赛选手范围,引导鼓励他们来参加和参赛项目相关的兴趣小组,在兴趣小组中来欣赏优秀作品或本校历届获奖作品,同时传授一些基本技能训练,指导准选手们提高眼力和技能基本功,在学习过程中设置任务,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并体会如何将理论和实践结合,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这部分学生在参加兴趣小组之后能增加学习的目的性,积累一定的创作方法。接下来,参赛选手的选拔可以从这些兴趣小组中的成员中择优挑选,因为事先接受了专业引导和培训,这些选手已初步进入状态,具有相对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并且已获得了基本技能的训练。


  1. 植根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挖掘独特的地方资源,把握时代脉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艺术创作要重视培养文化自信,既要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又要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美术是一种技艺,更是一门文化艺术,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融入了不同的艺术色彩,将地方特色文化融入美术创作中,有助于更好地表现作品,将他们熟悉的文化资源融入创作中,有助于传承和发展当地传统文化艺术,同时提升作品竞争力。只有植根于优秀的民族文化,挖掘当地资源,美术创作才能从心而发,表现的内容才会有情有意富有感染力,使它可看可读可品。例如,笔者指导的一件面塑作品,取材当地饮食文化绍兴菜系列,采用了非遗技艺制作了绍兴人爱吃的几道家常菜:臭豆腐、霉千张、梅干菜扣肉、茴香豆,结合当代科技,其中在臭豆腐中植入了事先录制好的用绍兴方言吆喝的卖臭豆腐的红外线感应蕊片,当游客靠近到一定距离,这盘“臭豆腐”就会自动吆喝起来,使它充满了科技感,提升了商业价值。


  1. 写好标题和创作说明,突显主题

好的标题能突显作品的主题,结合作品,具有指明作用,能与作品融为一体又不落俗套,高度的简练凝结,给创作加分。如同作文一样,写好标题需要对主题有清晰的了解,有高度的概括力,需要细细斟酌领悟,标题既包含了文学性艺术性,又包含了作品所要呈现的主题。对于语文表达能力欠缺的学生,指导老师要先鼓励学生根据主题结合自已的创作多取几个标题,从中进行比较选择相对最佳的一个,如果还是有困难,建议学生去征求同学意见,群策群力,这个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向同学分享介绍自己作品的过程,同时也是获得同学反馈信息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同学都是评委,从中能从评委的角度来审视作品的标题,对标题加以完善,获得一个理想的标题。假如还是有困难,可以进一步求助老师,尤其是高中语文老师,他们有能力发现之前标题的“不完美”,加以修正,使其读起来更流畅、押韵,更富有节奏感。

美术作品的创作说明一般包含以下几方面:选题缘由,内容描述,艺术特点与主题思想,制作手段与过程。创作说明是给评委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考的重要说明,有助评委更好的理解作品的内涵、技艺特点、制作形式和过程等独到之处,如何应用创造性的手段来呈现作品意蕴。撰写要求简明扼要,表达言简意赅,语言力求感染力,字数不超过比赛文件规定要求。创作说明重在陈述作品的形式与主题如何彼此成就统一,避免重复赘述,影响评委对作品的质量鉴定。



  1. 指导教师的引领帮助,反复完善提升作品质量

指导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有一双“会选人”的眼睛,指导过程中懂得哪里得放哪里该收,做到收放自如,有宏观的视野,对优秀作品有清晰准确的认知和判断力,也就是有眼力,这种眼力可能是经过纵多的观察和阅读获得的,它十分的得重要。在整一个创作过程,能帮助学生把控创作方向,最终作品的质量高低与指导教师的认知鉴赏水平有很大关联。作品在完成之初一定会有很多提升空间,指导老师对作品加以仔细的品鉴与思考,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在技艺方面和细节方面查漏补缺、精益求精,反复修改,甚至三次四次地重新绘制或制作,臻于完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