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经验交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30
/ 2

高中数学教学经验交流

黄茂

四川省宜宾市高县来复中学校 645150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一、认真备课——专研教材

(1)备知识体系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反复思考,教材上面的知识点承前启后的设计,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充分联想教材内容延伸的知识体系和内在的导向作用。要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为学生以后进入更高的学业阶段作好铺垫。

比如我在分析导数之前可以提到前面学习函数的单调性的定义、证明函数单调性的常用方法、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分析函数的最值以及求参数的取值范围等题型,这里用函数单调性的引入对学生有一定的复习作用,将前面函数单调性的知识点联系起来了。那么再让学生联想证明函数的单调性的常用方法是定义法,定义法对简单函数来说比较容易证明,但是对于较为复杂的函数如复合函数的证明就比较困难了。因此,就通过曲线在某点处的斜率来分析函数的单调性,从而引出导数的应用,求导公式。最后再给学生补充一些将原函数求导,得到导函数,也可由导函数求原函数的知识点,即微分与积分,大学高等数学的内容。

所以,我们只有在备课前对这部分知识的体系有所掌握,再分析教材,才能真正领会到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内在导向作用,做到有的放矢。

(2)备学生

针对自己所带班级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层面分析,教师应该怎样上课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接受和吸收教师本节课所讲的知识点,我们应该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比如讲函数的概念时,高中教材是利用前面集合的思想来引入的函数,在讲函数概念之前,学生在初二就已经接触了函数,只是那时老师意识到学生的认知有限,所以讲得很浅显,函数就是两个变量之间的某种关系,即因变量y与自变量x之间的关系,在此给学生明确说清楚因变量y随自变量x的变化而变化,那么再利用两个单独的非空数集,两个集合中的代表元素x与y,要联系x与y之间的关系,就提到了对应关系f,从而把函数概念中的三个基本量x,f,y联系起来,也强调一对一以及多对一能构成函数关系,但是一对多不能构成函数。由于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构成了一个集合,称这个集合为函数的定义域,因变量y的取值范围称为函数的值域,从而总结出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将函数的概念讲完之后,马上引申出如何求函数定义域以及判断两个函数是否相等的方法,用这样的引导方式更能让学生复习旧知,学习新知,对整个函数知识体系的构建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教学过程——激情满满,认真引导

在备好课的前提下,自信走进教室,通过教师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进入本节知识点的学习。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注重学生的动手参能力。教师多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这些问题也是由浅入深,上课教学方法多样,但是都应该根据学生是否接受了知识点的面目表情来判断,及时对教学方法的调整,从而最终让学生吸收本节课的内容,如学生还有疑问,教师主动让学生课后来共同探讨问题。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注意问题的提出、探究和解决。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方法。以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归纳、总结。引导他们更加主动、有兴趣的学,培养问题意识。由于数学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课后一定要布置作业题,让学生针对性的训练。

三、课后辅导——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

在课后作业,反馈练习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课后作业和反馈练习、测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抓好这一环节的教学,也有利于复习和巩固旧课,还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完一课、一单元后,让学生主动归纳总结,要求学生尽量自己独立完成,以便正确反馈教学效果。 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些思想观念,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改变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建立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四、课后反思

自己上完课肯定会和刚开始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想法有出入,毕竟实践出真知,可能是知识点的引入不易理解,或者概念上面的讲解不够精炼,教学过程中学生动手计算是否能很快联想到所设计的本节课知识点,和同行交流等,这些都需要进行深刻反思。

以上是我工作这几年的教学反思,只是我本人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看法,不当之处还请大家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