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区域灭火救援资源配置方法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30
/ 2

跨区域灭火救援资源配置方法的研究

居学峰 王帅帅

河北省邯郸市冀南新区消防救援大队 056000

摘要:跨区域灭火救援资源配置的数量与方法应用效果,会直接影响跨区域灭火救援效率与成本。对此,本文从经济学、系统管理与消防资源配置等方面,分析跨区域灭火救援资源配置的方法,衡量灭火救援双方能力,按照资源配置的标准,提出相应的配置方法是重点。

关键词:跨区域;灭火救援;资源配置

引言:跨区域灭火救援资源的配置问题,集中表现在消防站重复建设、消防设备水平陈旧、危险源面积大等,消防装备技术的而发展,以及区域间资源调配为实现高效消防奠定基础。国外在灭火资源配置方面上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是资源配置的方式,评估体系有待加强。并且就国内跨地区灭火救援的资源配置研究,应结合国内实际情况予以展开。

一、跨区域灭火救援资源配置概述概

近年来,国内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居住条件发生较大的变化。尤其是住宅建筑规模与功能变多,安全隐患点也逐渐增多,给火灾发生带来了一些条件。建筑火灾发生之后,灾害及影响性是不可估量的,尤其是火灾发生造成的人员伤亡。对此,灭火资源配置非常重要,如库房、工厂、住宅等,发生火情,当自身救火资源缺失时,火情控制需求不够,对其他区域消防人员在此基础上提供了人力和物力需求较大。除此之外,建筑复杂性、消防难度等客观因素,火灾事故发生率与危害性逐年攀升,促使社会加大了灭火资源需求量。对此,完善灭火资源的配置格局,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是消防工程亟需解决的问题。而火灾发生的救援通常是依靠单独在一个区域的救援工作,远不足以完成火灾发生的工作。在完善消防设备的同时,加强对跨区域消防救援的资源配置研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跨区灭火救援指的是当本地区出现重大火情,救援区域内的全部消防机构应进行预备救援。这样,可以在多地区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拯救资源的优势,极大地减少人员受伤。跨区域消防救援的资源配置是非常重要的,达到共享资源在资源配置上是非常适当的,既降低了可能发生资源浪耗,又达到科学合理灭火的效果。

二、跨区域灭火救援资源配置

(一)配置原则

资源配置应坚持“配置大于危险源需求”的原则,若出现火灾危险性,有足够消防灭火予以控制,这一点能够减少火灾发生的危险性。消防站及消防设施等设置、安装,应坚持优化原则,保证消防时间最短与行程距离最为有效,以避免浪费时间。火灾救援,时间则是火灾救援挽救生命的基础,也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消防站的设置,需要尽可能靠近火灾危险源,以达到短期的灾难点。

(二)配置方法

在跨地区灭火援救资源的配置上,通常是采用消防援救圈的资源配置。消防救援圈资源设置的方法是根据火灾危险来源的需求,再根据能到火灾来的消防机构调集资源而设置的。根据多个站点相对应的多源头关系,在危险来源发生时可以通过消防站的灭火援救资源联合进行消防。跨区域灭火救援资源的配置,为达到资源共享效果,应广纳消防作战人员,保障人员充足。另外,减少地域限制造成的资源短缺问题,缓解消防机构经济负担,提升消防作战效率,提升人们生命安全与财产。跨区域消防救援的资源配置在实施中夯实消防救援资源使用率,促使消防救援效果达到最大作用。严格、合理、科学地安排灭火援救资源,可以提高消防队员的工作效率,也可以减少浪费资源。

(三)确定灭火救援圈

分别确定各类资源的救援圈。在灭火救援圈确定的问题上,消防站点和资源的配置已经确定,因此在满足危险源的前提下,灭火圈的时间半径越小,消防救援圈效率就越高。即在确定消防圈的过程中,应优先选择距离危险源较小的消防点,并将其纳入灭火圈。因此,可以按下列方式确定灭火救援圈,即以危险源为中心,逐步以时间距离的半径向周围地区延伸,在此过程中,不断地比较该圈内资源和危险源所需的这种资料量,如果该圈内的资源比危险源小,则继续扩大时间半径,以扩大资源,直至对这一危险源的需求满足为止。到了需求。以这样的方式划分资源圈,既能满足某一灾害需求对资源的要求,又能保证最小距离的时间。

(四)组织跨区域灭火救援

首先,根据消防作业需求,完善消防救援的工作规程,促使消防救援工作的规范性,是提升该地区安全与经济的必要措施。各地区采取跨地区消防作战方式,实现消防联网,利于地区间的消防救援开发,各地区、各层次消防救援装备按照装备结构、消防作业技术标准进行分级管理。建立快速响应消防作业标准,明确跨地区消防灭火救援的联动管理机制,等级管理救援专业人员和消防设备。如消防设备、消防车等按照规模、类型、使用年限等进行准确等级,并按照文件库标准对爆破、毒气、化工设备的特殊安防进行归档管理,保障资源管理效用。

其次,消防工作要与社会发展步调一致,制定有效的消防安全管理细则。跨区域战斗往往要把配合和实战训练相结合,以真正的内容为练习平台,不断提高实战工作的全面进展,确保效果平台建设与改善,为跨地区战斗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为了满足消防工作发展的需要,必须以有效消防援救能力为基础,提高作战功率的根本动力水平,切实加强消防演练和实战相结合的效果,实现提升作战功能的效果。

最后,不同地区信息资源的共享平台建设情况不同,联网效应准备存在差异。各地区应结合当地消防资源,建立消防灭火训练方案,注重消防资源的开发利用,营造良好的信息资源管理环境,促使区域内消防系统的建设,保障地区性消防数据库的合理化建设。并且,按照相同数据库建设模式,不同地理区域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明确地区消防硬件管理建设标准,以及人员管理水平。按照地区系统平台建设成效,采取相应的对接方式,实现平台对接,为不同地区在跨区域灭火救援落实实时共享原则,促使跨区域消防灭火救援得到落实,践行了信息化技术的消防系统要求。

结束语

总之,跨区域消防救援是响应消防部队的灭火任务的快速处理方式,保障了消防部队灭火救援的管理成效,是强化消防救援配合协同效力的必要措施。而根据不同地区选择不同消防灭火作战方式,深入调研与研究合理化方式,确定跨区域灭火救援资源配置成效,将政府、消防灭火技术、跨区域资源管理,以及信息化建设等融合起来,是保障消防部队区域性灭火救援管理的重点改革工作。

参考文献

[1]康洪.关于跨区域灭火救援资源配置相关问题的探讨[J].消防界(电子版),2018,4(14):30-31.

[2]陈新全,彭胜利.跨区域灭火救援资源配置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