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浅埋暗挖法施工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8
/ 2

隧道工程浅埋暗挖法施工要点

韩永阳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摘要:现阶段社会经济呈现迅猛增长姿态,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加之人口发展迅速,为缓解建筑空间压力,最大程度发挥建筑物的功能,满足人们生活需求,地下项目工程的建设逐渐增多,且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隧道项目就是其中一种。近年来,我国隧道工程项目的数量不断增加,其内容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浅埋暗挖法是一种隧道工程常用的施工方法,具有显著优势,因此,对于施工单位来说,熟练掌握其施工要点尤为关键。基于此,本文将重点探究隧道工程浅埋暗挖法施工要点,以充分保证隧道工程项目施工顺利。

关键字:隧道工程;浅埋暗挖法;施工要点

当今社会城市人口激增,道路交通与房屋、车辆也随着大幅度增加,从而导致有限的土地资源更加稀缺,因此,在城市规划中,怎样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进行道路交通拓展,最大程度满足城市居民的出行需要成为当下相关从业人士的主要工作内容及思考方向1】。地下工程建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现阶段,对于隧道工程的浅埋地段,主要的施工方法有盖挖法、浅埋暗挖法、盾构法等,其中浅埋暗挖法的应用最为广泛,主要是因为该方法具有造价低、所需资源少等优点。下面我们将对此进行详细探究。

一、什么是隧道工程浅埋暗挖法

浅埋暗挖法基于新奥法原理,能够对施工过程中所受到的局限进行有效弥补,减少工程浅埋地段的施工过度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并采用多种方式提升工程加固,保证施工效果。尤其是在实际施工中进行围岩加固时,该方法能够最大程度考虑到围岩的自身承受力,并提前做好支护工作,预防施工开始后出现意外,并打造出联合支护体系门2】

关于浅埋暗挖法,主要具有以下几点基本因素:第一,该方法主要适用于施工深度较浅、覆盖厚度较薄的区域,且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会因此影响到地表状况,因此,施工人员需要采取合理方式进行规避,对地表及地中围岩沉陷或变形现象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3】,谨防对周边的建筑物或浅表地层内部所埋线路、网络造成破坏;第二,在施工中具体应用浅埋暗挖法的时候,要尽可能提前对围岩进行支护,并根据施工前的地质实际考察情况适当加大支护刚度,实现刚性支护,满足地层优化的要求,以有效控制地表及地中变形和沉陷现象;第三,由于施工环境大多较为复杂,因此可在施工前进行试验,选择施工路段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段,然后分析试验结果,制定并完善施工方案,以更好的满足施工要求,确保施工进展顺利。

浅埋暗挖法主要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在施工过程中有着较多的适合场景,较其他施工方式,例如明挖法等,有着更好的应用价值,且对周边环境的限制少;第二,该施工方法操作更加便捷,对施工人员没有较高的技术要求,且能够极大降低施工成本损耗,从而增加工程经济效益,加快施工进度;第三,能够最大程度确保施工过程的环保性,该方法在具体操作时能够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并降低粉尘对周边空气的负面影响4】,实现施工与环保工作的有机融合。

二、隧道工程浅埋暗挖法施工要点

浅埋暗挖法在隧道工程的具体施工中能够发挥出显著的技术优势,但是需要掌握施工要点,以实现对施工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一)、超前支护

超前支护的主要目的是有效预防在隧道工程施工开始后出现坍塌等现象,从而影响施工安全与进度,并能够对地面下沉现象进行有效控制,实现对地表以下已经存在的管线进行保护。通常情况下,超前支护处理会在隧道结构的拱部采用小导管,在三连地表拱位置采用大管棚才能够起到优化效果,在进行管棚施工的时候,则需要用到φ108钢管。一般小导管的长度是2米,环向间距为30公分,纵向间距为50公分,而钢管的总长度有27米,整体环向间距为30公分。隧道工程施工开始之前,首先要将隧道的拱部位置作为基准,并设置超前导管,设计30公分的环向间距,长度约为2米,并详细参照工程整体设计,控制对外插角,具体处理可以利用风枪顶进法5】。在进行注浆处理前,需要将核实规格的钢筋网片挂设在施工面,然后再进行混凝土喷层喷射,这样做的目的是提升整体施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同时还能将其当做止浆墙。隧道施工时,浆液主要是水泥浆,注浆压力范围主要是在0.3-0.6MPa,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坍塌事故的发生。注浆时,需要最大程度避免外界因素干扰,以免造成浆液外溢,而实际的注浆压力需要根据根据施工地点的土层条件进行调整,因为会存在变化性,但不论如何,绝对不能随意调整,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土方开挖

进行土方开挖施工,其处理方式可以选择台阶法,纵向距离可以设计在3到5米,需要注意在向上开挖时,要保留核心土,在向下施工时,要分步进行,现针对两侧土方进行开挖,制成边墙作为初支,然后从中间进行开挖,形成仰拱结构,且同时要注意每一个步骤完成之后,均需要将钢筋网挂设在掌子面上,并喷射上混凝土,能够进行临时封闭。

(三)、安装格栅与网片

土方开挖施工完后才能之后,需要及时安装格栅和网片。初支格栅加工位置在隧洞外,要充分确保实际加工处理的时候,误差在0.1公分以内,具体安装的时候,要先将杂物和浮土进行完全清理,在进行格栅架设时,要确保在架设在相同平面,且均处在循环步长以内,误差小于0.2公分,在进行纵向位置处理时,需应用连接筋,确保其形成整体,然后在格栅的内外两侧配置钢筋网片,规格为φ6.5@150mm×150mm,长度不得少于一个网格。格栅架设后,为了避免出现结构下沉现象,可以在连接板下方进行方木设置,并在两侧打入缩脚锚杆,规格为φ42,长度2.5米,注意确保格栅和锚杆焊接状况良好,其牢固性能够符合我国的工程建设要求,在进行封闭处理的时候,可以采用混凝土喷射的方式,在喷射之前,需要先将施工缝中的残留物质进行清理,喷射方式可以选择分层的方式,从下到上,喷射厚度需要控制在70公分左右,浮动不能过大,喷射口离喷射面的距离应在60公分到100公分之间,完成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充分整理,以确保施工完成后的平整,避免出现回弹、钢筋暴露等不良现象6】

(四)、背后回填注浆

在初支背后进行注浆回填,其作用是有效防止下沉,实现初支与土体之间的孔隙填充,并在每完成5米之后进行一次注浆,背后回填注浆的压力需要控制完全,如果大于0.5MPa则需要立即停止。

(五)、施工方法选择

当开挖断面的宽度超过10米时,需要优先选择CRD或是CD工法,如果没有达到10米,则优先选择正台阶法,如果遇到除上面两种情况之外的特殊情况,可以选择眼镜工法。关于CRD与CD工法,最核心的技术在于拆除工艺,要对中壁拆除的时间及拆除后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做出准确判断,主要是在断面稳定的前提下通过拱顶下沉核净空收敛来判断,以充分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浅埋暗挖法在隧道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且效果显著,能够适合多种施工场所,即使是施工环境较差,该施工方法都能发挥出最大功效,且成本低、程度灵活、需要设备少、完成支护后拆迁规模较小,不仅能够有效控制施工成本,确保经济效益,还能大大缩短施工时间。需要注意该施工方法的施工要点,以便最大程度发挥其功效,为隧道工程施工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张治友.隧道工程浅埋暗挖法施工要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2):603-603.

[2]郝永林.隧道工程浅埋暗挖法施工要点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9):255.

[3]段京南.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8):116.

[4]陈浩锋.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技术浅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7):1039.

[5]肖敏.浅埋暗挖工艺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中旬刊),2018,(10):122-123.

[6]杨敏.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技术及地面沉降控制措施探讨[J].江西建材,2017,(23):17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