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及电气保护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8
/ 2

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及电气保护技术

1.李宏伟 2. 史东祥

1.开封黄河河务局兰考黄河河务局 河南省兰考县 475300 2.开封黄河河务局兰考黄河河务局 河南省兰考县 475300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界对于我国电气工程领域,尤其是电气自动化当中的接地和保护等方面内容越来越关注。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的环境下,国内的电气自动化发展呈现出了许多新的内容,同时部分问题也随之产生。如何在此种环境下,进一步探索出合理有效的管理方式,全面地解决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故障,成为相关领域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之一。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电气接地;电气保护

引言

在安装电力设备时,要高度重视接地系统的设计,并将雷电感应和故障电流引向大地。因此,只有从根本上确保电气接地系统的科学合理性,才能为整个系统的运行提供较低阻抗的电力运行通道。在安装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根据规范的连接方法和操作机制,选择特定材料作为系统导体,综合控制不同的土壤条件和问题,确保土壤特性的有效利用。另外,由于土壤含水量和温度等参数会影响土壤电阻率,所以工作人员必须对接地电阻的阻值进行全面分析,以提高测量和应用水平。

1接地技术的作用

1.1提供安全保护

电气设备的运行就无法得到保障,运行的过程也不会保持稳定状态。电气设备在供电配电网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供电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对其进行良好的接地处理,才能为其正常运转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保障。在电气设备的实际运行过程当中还牵扯到供电频率的运行,为防止频率给电气设备带来干扰就必须进行功率接地,尽可能减少由于频率干扰而导致的电压通过交直流电源的现象发生,为整个供电网络增强稳定性。

1.2增强抗干扰性

电气设备的工作电源会对其工作状态进行显示,大多数电子电器设备使用的均是交流电供电系统,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几点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交流电电容分布极易对电气设备造成影响,这种干扰会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产生不良影响,而接地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减少这种干扰的影响,加快电气设备恢复到初始运行状态的速度。

2电气接地技术

2.1直接接地

建筑业的发展是由社会经济的进步所推动的。某些用于智能化施工的电气设备往往同时存在通信和自动化设备的情况,这对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电气接地和电气保护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整个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必须对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电子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良好的控制,并保证整个设备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也就是说,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在对接地保护进行保护时,应根据不同的能量需求对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数据进行科学转换,并对模拟信号和逻辑信号进行适当放大,以微电流和微电位为平台,为实现输入输出信息及其逻辑动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条件,保证了各设备在网络环境下的安全稳定运行。

2.2工作接地

就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而言,所谓的工作接地就是在系统设计和安装过程中,以变压器中线为对象进行正确接地。端子是工作接地的基本元件,屏蔽和抗静电是典型代表。在工作接地时,为了保证工作接地的可靠性,通常在配电时将端子储存在柜内。在电气自动化系统工作接地中,接线端子不能与电气线路连接,以避免发生接地故障。在高压系统运行过程中,科学地应用中性点接地方式,可以有效地改善接地电压的状态,便于控制工作接地过程中的零序电压偏移。

2.3防雷接地

高层建筑中会安设大量的电气设备。对已建成投入使用的高层建筑为例,在建筑内部各楼层之间的顶板、底板、吊顶灯都是通过多种电线进行连接的。这些电线的外材料都很脆弱,不能受到高压冲击,不能受到强磁场干扰,最重要的还是避免遭受雷击。雷击给电气设备带来的伤害是致命的,一旦受到雷击,那么之间相互串联、并联的设备都将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2.4安全保护接地

在一栋高层建筑当中,需要进行安全保护的电气设备种类繁多。例如强电设备、弱点设备和一些其他的电设备结构。这些电气设备都要进行接地处理,才能够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正常使用。如果电气设备没有进行安全保护接地操作,一旦电气设备损坏,电气设备自身就会带有强大的电流。如果此时人不小心接触了带电的设备,那么人就会被电击中,严重的甚至可能会有生命危险。进行接地操作时,首先要将中性点作为接地系统中的重要回路环节,如果接地电流直接通过人的身体流向大地,那么人作为回路中的一部分,就会形成一定的伤害,从而发生电击事故。

3电气接地系统保护技术

3.1合理化降低电阻

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运行效果,确保接地处理符合标准,要对接地电阻数值进行集中控制。要利用外引接地的方式对整个系统进行处理,主接地网区域要将主变系统和电阻率低的接地装置连接在一起,减少接地电阻阻值的同时,优化接地效果,这种处理机制的限制条件较多,需要技术人员对其进行综合性分析。有效扩大接地网面积,在条件允许下,要保证有效增加接地网面积,降低电阻值。提高接地网的埋深。

3.2合理化整合接地系统

在接地系统管理的过程中,要对系统运行结构和控制体系予以全面重视,尤其要整合三大接地系统。其中,IT系统和TN系统不能同时安装。TN系统运行过程存在三种基础性方式,且相关适用范围并不一致,要对不同情况进行集中处理。TN-C-S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对于这个电力系统的供电水平和质量要求较高,要确保安全性能稳定,才能适用该系统,从而有效发挥接地系统的实际价值。TN-C系统,在实际线路运行和管理的过程中,要系统对于线路沒有较为繁琐的要求,能简化线路并且提高安全性,爆炸問题非常少,因此,在工作环境较为簡单的区域应用该系统较为常见。

3.3完善设备防雷接地

防雷接地工作也是保障电气设备稳定运行,解决电气安全问题的重要方法。在防雷接地过程中,主要应用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设施,实现对设备的安全防护。当设备出现安全问题时,防雷设备可以通过引人电流的方式,将雷电中强大的电流通过接地引下线引入大地之中,避免其对电气设备造成损坏。在具体施工作业过程中,需要对防雷接地线路进行单独设计,避免其在运行过程中与其他线路出现交叉情况,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与此用时,有关部门需重视防雷电网的科学应用,做好防雷接地施工的基础工程,保障防雷接地的有效性。

3.4注重设备检查

检查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检验接地的效果,只有检测合格之后,才能投入到日常的生产工作中去。对于电气设备的安全检查,需要我们做好全覆盖式的检查,要保持一个预防的心态来进行设备的检查,分析得出其可能会发生的设备故障,从而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对于设备也要做定期的检查。从而有效的保障接地设备的有效运行,还要时刻注意电气设备是否有破坏环境的现象,一旦发现此类问题要及时反映处理,避免二次污染。对于设备的检查工作,要有周期性,并且检查的过程中要有侧重点,要主要检查接地装置的不导电性,要尽可能的避免其与工作人员发生直接接触。在日常的检查中,还要特别重视一下其屏蔽性能的好坏,检查防护材料能否良好的发挥作用。还要时刻保障周围环境的整洁性,减少环境对接地装置的干扰。

4结语

总而言之,在电气自动化电气接地保护技术运行过程中,要结合设备和具体要求,充分考量土壤的特殊性,有效应对施工问题,重视接地系统的应用效果,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提升系统的稳定性,也要实现多元化管理机制,增强系统的实用性,为电力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武义林.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及电气保护技术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6,23(10).

[2]刘春青.民用建筑电气施工接地保护问题研究[J].江西建材,2017,(10):204+207.

[3]李子才.阐述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及电气保护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