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管廊工程重要节点设计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8
/ 2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重要节点设计探讨

漆宇恒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南京分院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在国民经济水平日益提高的这一大环境背景下,促进了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使得城市综合管理的重点逐渐日益扩大。为了能够将城市的综合作用得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再加上受地面空间的限制,充分利用好城市地下空间就凸显的尤为重要,不仅能够为整个城市的正常运转提供重要保障,同时还可以更好的服务于地上设施建设。因此,本文针对于城市综合管廊重点节点设计进行了详细分析与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综合管廊;工程;重要节点设计

引言:在当今城市快速发展的这一背景下,必须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而在这一其中最为主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城市综合管廊,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质量和水平的高低。在进行城市综合管廊的设计建设时,必须要坚持一定原则,并充分了解和掌握好与城市综合管廊的相关技术要点,以此来加强对城市综合管廊的重要节点设计。本文针对于城市综合管廊重要节点设计的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希望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和指导。

一、城市综合管廊的含义分析

  针对于城市综合管廊,简单来说指的就是城市地下廊道,作为一种综合管沟可以为城市多种公共设施管线的共同运行提供有利条件。与城市道路建设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在城市综合管廊内,不仅要配置好检修系统和监控系统等一些附属设施,同时还需要将通信设备和配置设备合理配置到其中。所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科学合理的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对于城市公共设施地下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发挥着如此重要作用。

二、做好城市综合管廊设计的主要作用分析

(一)有利于促进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率的大大提高

  随着城市化建设速度的日益加快,城市土地资源逐渐呈现出越发紧张状态。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整个城市的美观性,像电话线、电力线和通讯线等一些架空管线往往会被建设到地下,而这也就为各类管线的规划设计造成了一定难度,使得城市地下管线变得越发杂乱。而要想将这一问题做到有效解决,保证各类管线布置的有序性,那么则必须要科学合理设计好城市综合管廊,以此来提高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效率。

(二)有利于实现对市政管线的统一管理

  从城市综合管廊内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包含了很多专业管线在里面,而且要想保证城市管线管理质量和水平的大大提高,则必须要实现统一管理。

(三)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

  在城市综合管廊的前期设计这一阶段中,其最大特点就是需要较高的建筑成本,但是到后期阶段可以大大节省维护管理费用,有着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1)当进行补充和更新管线时,不需要反复开挖路面即可以完成,这样做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开挖路面对周围植物造成破坏,保证交通的正常运行,同时还节省了施工费用。(2)众所周知,地下土壤大都是含有酸碱物质的,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很容易腐蚀到地下管线,而要想将这一问题情况做到有效避免,则可以将地下管线放入到综合管廊当中,这样不仅能够实现维护成本的减少,同时对于管线使用寿命的延长也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3)从以往传统的地下管线埋设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相关工作人员对于埋线的高程和具体位置很难有一个正确把握,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埋设好管线必须要经过开挖路面才能够得以完成,这对于路面交通的正常运行必然会造成严重不利影响。而通过城市综合管廊的科学合理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避免反复开挖路面,不仅可以节省开挖费用,同时对于管线的埋设和维修等也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

三、城市综合管廊工程重点节点设计的方法分析

(一)把握好节点类型

  从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所涉及到的节点类型较多,其中包括:监控中心的连接通道以及综合管廊之间的十字形交叉节点和丁字形交叉节点等,所以作为设计人员在进行实际设计时,必须要对这些节点类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二)合理设计好综合管廊和监控中心的连接通道

针对于综合管廊管理和监控系统,可以说是监控中心中两大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非常重要地位和作用。就监控中心而言,主要就是收集综合管廊系统内部的相关数据信息,然后根据具体数据信息进行监控方案的科学合理设计,通过监控设备所下达的指令和对信息的有效控制,可以对整个综合管廊起到很好的监控和管理作用。针对于监控中心通道与综合管廊之间的相互连接,既可以说是人员通道,也可以说是内部监控线缆与电力线缆的通道。作为相关设计人员在进行综合管廊连通通道的设计这一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以下几种原则:(1)需要将连通通道合理设置在综合管廊的中间位置,这样做其主要目的就是为监控线缆和电力线缆提供方便。(2)根据监控中心的线缆数量、种类及通行楼梯等各方面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把控好综合管廊连接通道尺寸大小。通常情况下,楼梯宽度应该要保持在大于1.5米这一范围之内。(3)一般所采用的连接通道主要包括上人式和下人式这两种类型,具体还需要结合综合管廊的具体实际来做好合适选择,对于上人式这一连接通道形式,在覆盖土较深的位置比较适合应用;相反,下人式则更加适用于覆盖土较浅的土层。(4)在进行接人连接通道时,需要适当的扩大综合管廊断面宽度,这样做主要就是为了避免对管线铺设和人员通行造成不利影响。

(三)加强对综合管廊交叉节点的合理设计

  要想充分发挥出综合管廊的功能作用,则需要将综合管廊设计成环网状,这一其中所包括的节点类型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即:十字形和丁字形。因此,在交叉节点设计的这一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内部管线衔接问题,同时还需要将人员通行问题充分考虑到其中,则可以对以进行加宽、加高节点,或者还可以通过增加楼梯或设置夹层等方式来解决问题。在进行综合管廊设计时必须要坚持以下几种原则:(1)详细分析并合理设置好管廊节点的高度、宽度和尺寸大小等,并将综合管廊净距有效控制在大于0.4米这一范围之内,以此来保证阀门和给水管的顺利安装。(2)针对于不同舱室,选择最为合适的连接方式。同时在进行夹层设计时,还需要做好防火区域的合理划分,并将防火门合理设置在夹层和综合管廊之间。

(四)计算模式

  在进行综合管廊结构的设计这一过程中,可以借助现浇混凝土技术来完成,并通过矩形闭合框架模型的利用来对截面内力进行准确计算。与此同时,还需要做好地下地质条件的研究工作,并全面分析综合管廊,根据具体实际分析并掌握结构底板基底反力分布情况。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按照直线分布基底反力来实现对已经加固处理后地层地基的计算,或者还可以按照弹性地基平面变形来实现对没有处理过地基基底反力的计算。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此可见我国目前城市综合管廊设计还仍然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都还未能达到成熟状态,所以这就还需要相关人员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以此来最大程度的发挥综合管廊的功能与作用。

参考文献:

[1]曹苑.城市综合管廊工程重要节点设计探讨[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25-26.

[2]莫少德.城市综合管廊工程重要节点设计探讨[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2):13-14.

[3]范佳.关于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的设计探索[J].建材与装饰,2019(18):88-89.

[4]陈瑾瑞,高小飞.新形势下城市综合管廊工程重要节点设计探讨[J].地产,2019(09):125-126.

[5]曹益宁,董永红.城市综合管廊入廊污水管道及重要节点的设计[J].中国给水排水,2018,34(20):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