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松荒山造林技术的关键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2
/ 2


落叶松荒山造林技术的关键措施

李鹏宇

哈尔滨市山河实验林场 150326

摘要:由于落叶松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且生长迅速,因此落叶松的成材率较高。落叶松造林技术被广泛运用于林区造林的施工工程当中,凭借其自身的特点在林业生产建设中发挥出很大的优势。本文通过对落叶松造林的三种方法进行简单阐述,从林地的选择和整理、落叶松的育苗载护、育林管理以及病虫害的防治等层面进行分析,整理出相关落叶松造林技术的措施,为林业资源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落叶松;造林技术;措施;林业资源


落叶松属于落叶乔木的一种,要想使造林环境满足落叶松自身的生长需求,就需要保障育林场地的光照充足,将其种植于通气性较高的酸性土壤中,在气候湿润的情况下落叶松可以持续保持良好的长势,并适应不同的气候环境。为了实现落叶松造林工程的规模化发展,因此需要加强对落叶松造林技术的研究。

1.落叶松荒山造林的方法

1.1播种造林

播种造林的方法由于省略了培育苗木的环节,因此节省了大量的时间,降低了资源、资金的投入,提高了造林的效率。播种造林的操作方法容易掌握,是落叶松荒山造林中比较简单的造林方法。但由于播种造林的过程对周围的育林环境要求较高,因此在处于寒冷或者干旱等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时,播种造林方法的使用不利于林木的生长。不仅如此,人为以及鸟兽牲畜的破坏,也会大大降低荒山造林的成活率。

1.2植苗造林

由于植苗造林具备稳定、抵抗力较强等特点,因此被广泛运用于实际的造林施工工程当中。在开展育苗造林工作时,需要提前培育出根系完整的苗木,然而苗木的培育离不开各项复杂的工序以及优化的栽植技术,因此降低了造林的整体效率。再加上在造林的过程中,会遇到突发的情况使苗木的根系遭到破坏,导致树木的成活率有所下降,不利于林业产业的发展。

1.3分殖造林

分殖造林的方法在落叶松荒山造林工程中被广泛运用,是将树木的干、枝以及根等部位的营养器官作为造林所需材料的一种造林技术。现阶段的分殖造林方法不仅速度快、成活率较高,而且经济成本较为低廉,但由于能够使用分殖造林技术的林业规模比较局限,因此这项技术比较适用于营养繁殖类的树种。

2.落叶松造林的技术措施

2.1林地的选择和整理

在落叶松荒山造林的过程中,应根据落叶松自身的生长特点以及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来决定落叶松造林地的具体区域,因此可以选择坡度比较平缓的荒山或者荒地。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具有采伐迹象的地区进行清理,并在其范围内设置落叶松造林地区;或者在具有火烧迹象的地区划分落叶松造林地,并将火烧部分的地表以下部位进行整理,为落叶松造林工程提供空间条件。在实施落叶松造林工程时,需要提前开展整地工作,这是整个工程中的首要环节。实行全面彻底的落叶松造林地的清林工作,保障清理过程的完整性。整地的过程要从秋季林苗的进入一直延续到生长停止的时期,不仅要对造林地周围的灌木进行砍伐,还需要注意造林地各个区域的杂草处理,将清理出来的灌木和杂草进行焚烧,为落叶松造林工程提供充足的空间保障。

2.2落叶松的植苗载护

在落叶松植苗的时期,应保持一定的植苗行间距以及株间距,将落叶松的树穴按照相关规定做成相应的大小规格。在进行植苗之前,需要将肥料或者地表土壤施加到树穴的底部,满足落叶松苗木在生长过程中对各种营养成分的需求。植苗时期应当注重苗木的质量,保持苗木的直正以及根系的舒展,分层次的将土壤覆盖在根系上部,再做压实处理,保障苗木的根系能够充分接触到土壤。在进行植苗之前需要对幼苗的根系进行浸水、修根处理,再涂抹生根粉、菌根剂以及保水剂等药物或者通过蘸取泥浆的方式,对运输途中或者种植过程中的幼苗根系进行处理,确保根部具有充足的水分,这项操作有助于促进幼苗的生长,提高落叶松造林的整体质量和产量。在植苗的过程中可以选用开沟、挖穴以及开缝等栽植方法,保障各幼苗植株栽种的紧凑程度,确保根系的舒展以及苗木的直正,避免窝根的情况出现。根据幼苗具体的生长情况,对幼苗的栽种过程进行科学的管理,适时地开展除草、扶苗以及填缝等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护苗、保苗相关措施,避免虫病和鸟害对幼苗造成的损伤,结合落叶松造林场地的土壤肥力情况,对幼苗进行定期施肥。为了保障苗木能够顺利的度过生长初期,增加其长势,因此需要及时开展除草工作,将周边的杂草和弱苗清除干净,避免由于杂草对初期苗木的积压而造成的幼苗死亡现象,为苗木提供充足的生长空间和所需营养。不仅如此,还需要及时清理病树、死树,在清理后的空缺位置开展补植工作,种植相同树龄的落叶松大苗,不仅便于整体落叶松林的管理,还可以有效提高森林的覆盖率。

2.3育林管理

在育苗造林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后期对幼苗的管护工作,安排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看护管理,避免牲畜对林区造成破坏,提高落叶松植苗造林的效率。对落叶松植树造林地的实际情况以及苗木的具体长势进行分析,摒弃密度过高的苗木栽种方法,保持各苗木之间的距离;将弱苗、劣苗清除,留下长势好、生长能力较强的优良苗木,并为其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提升整体苗木的质量。将遭到病虫侵害以及长势弯曲的苗木砍伐清除,降低森林郁闭度,有助于改善林木的生长环境,避免病虫害的扩散。

2.4病虫害的防治

在落叶松幼林发生郁闭之前基本不会遭到病虫的侵害,但在郁闭之后部分森林地段的植株根系会出现被蚂蚁或蝼蛄啃噬的现象,导致植株枯萎死亡。因此在落叶松荒山造林工程施工完成后,应加大对林地的巡查力度,提前整理好病虫害相关的预测报告,做好病虫害的防治消杀工作。如果发现染病植株,应立即使用药水对植株的根系进行灌溉,将损害严重的植株拔出并烧毁,用药物消灭穴内的蚂蚁害虫,把5%石灰乳放入病穴进行消毒处理,有效预防病株感染。

结语:落叶松是林区林业工程中的重要树种,科学的落叶松造林技术是林区做好育苗造林建工作的基础。优化并推广落叶松造林技术,需要对林木的生长环境和抚育特点进行研究,根据造林场地的实际情况,对落叶松育苗和造林技术进行创新,切实提高育苗的质量和产量。落叶松荒山造林技术有助于提升的造林效率,最大程度上发挥此项技术的使用价值和育林效果,为规模化的林业建设工程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武平.落叶松育苗造林技术[J].乡村科技,2020,(09):97-98.

[2]邴鑫.落叶松的林学特性及其育苗造林技术分析[J].种子科技,2020,(05):57-60.

[3]张晓东,李延馥,杨俐俐.落叶松造林技术中几个重要环节的理论阐述[J].新农村(黑龙江),2013(14):250

[4]曲颖.浅析落叶松造林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6(12) 

[5]刘飞海.探析落叶松造林技术[J].农家科技,2018(10):46

[6]BU Wan-gui,GOU Ling-zhen,TUO Yong-hua.华北落叶松荒山造林成功的关键措施[J].甘肃林业科技,2019,044(01):25-2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