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隙型(超)耐热导线紧线挂线施工技术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1
/ 2

间隙型(超) 耐热导线紧线挂线 施工技术的研究

俞周翔

宁波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 宁波 315000

间隙型(超)耐热导线是将特高强度钢芯和(超)耐热合金线通过特殊“松套间隙结构”同心绞合而成,由传统钢芯铝绞线的硬铝线改成耐高温的(超)耐热合金线新材料,同等截面下面即可增加增加1.6倍-2倍的输送容量而不增加弧垂。由于该导线的特殊结构,紧线挂线施工工艺也发生了改变,较传统导线更为复杂,本文对间隙型(超)耐热导线紧线挂线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间隙型(超)耐热导线;铝线层预紧线;钢芯层最终紧线

1 导言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电量需求也快速上升,早年设计投入使用的部分线路,输送限额满足不了夏季高峰峰荷,需要进行增容改造。在满足原有铁塔受力荷载下,通过更换输送限额更高的导线来达到增容目的,是最经济快速的方法。2018年实施的220kV姆屯4P75、姆山4P76线增容改造工程就是在这么一个环境下实施的工程,导线采用间隙型(超)耐热导线。该导线采用特殊“松套间隙结构”同心绞合而成,其紧线施工工艺较复杂,施工难度大,通过对导线的特性分析,以及实际施工过程的不断摸索,有效提高施工效率,确保施工质量。

2 常规导线的紧线挂线施工工艺

常规导线的紧线挂线施工步骤如下:挂设耐张金具串,一个耐张段一端挂后尽头直接断线压接挂线,另一端紧线到设计弧垂后进行断线压接挂线。紧线采用滑车组将耐张串与导线连接,导线处采用导线夹头固定连接,通过滑车组来牵引导线,从而提升或降低导线弧垂至设计值后锚线断线,通过压接机具将导线与耐张线夹连接,然后通过滑车组将导线挂至耐张塔上的一系列操作。

3 间隙型(超)耐热导线紧线挂线施工工艺

3.1 锚线紧线施工工艺

3.1.1铝线层预紧线

间隙型导线放线后,在靠近铁塔横担的部位,采用锚线预绞丝锚线,锚线时需将橡胶管套在导线上防止伤及导线。在锚绳刚受力时,需割开铝层并剥开约0.5米左右,然后再收紧紧线滑车组,使导线弧弧垂至距离设计弧垂点一定距离停止预紧线并锚固。锚固后,将导线开断,进入下步工序。

控制要点:铝线层刚受力,必须将铝层剥开0.5米左右,可以避免铝线层的受应力集中导致破坏。铝线层受力不能超过最终张力的70%,否则亦会导致铝线层受力过大导致破坏。

3.1.2钢芯层最终紧线

导线断线后,先将铝管穿到预定位将置,再将导线的铝层每3-4根做一次剥离,用汽油清洗掉钢芯表面油脂后,再用钢芯紧线预绞丝锚固进行最终改用钢芯紧线。

控制要点:锚线预绞丝距离铝线层尾部距离必须大于4米。铝层剥离后,必须用汽油将钢芯清洗干净,用紧线预绞丝卡紧在钢芯上,紧线预绞丝距离钢芯尾部距离必须大于4米。

3.2 紧线过程中压接工艺

3.2.1先钢芯压接挂线

在紧线的状态下,钢芯紧线用预绞丝,调整好导线的最终弧垂。将临时紧线后的钢芯拉直并充分考虑绝缘子的位置后,正确测定耐张线夹钢芯的压接位置,做好记号后截断钢芯,并将耐张线夹钢锚压接到导线的钢芯上,如图1所示。

画布 2476

图1钢芯最终紧线

3.2.2铝管压接

将耐张线夹安装到绝缘子串上。在钢芯挂设完毕后,需将导线静置2小时后,方可把铝线复原到原来的导线状态,并压接好耐张线夹铝管。

4 实际工程应用中存在的困难及难点

在220kV姆屯4P75、姆山4P76线增容改造工程实际施工中,存在很多的困难及难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4.1 铝线层预绞丝预紧线的控制

在使用导线铝线锚线预绞丝进行临时锚线预紧线时,铝线层受力不能超过最终张力的70%这个控制点很难把控。起初以弧垂高度来控制导线张力,由于间隙型导线的特殊性,弧垂与导线应力曲线存在一定的差距,控制难度很大。

起初根据厂家指导意见预紧线弧垂控制在比设计弧垂大4-6米,实际在预紧线过程中,出现铝线层由于张力过大直接出现“灯笼箍”的破坏现象,导致整个耐张段导线需重新更换。

当预紧线弧垂控制过于保守,会导致在钢芯预绞丝最终紧线时,滑车组距离不足,需重复导线预绞丝预锚,钢芯预绞丝重新紧线。由于钢芯层紧线需对铝线层剥离的操作,该操作繁琐费时,从而导致整个施工时长大幅增加。

4.2 钢芯层最终紧线对弧垂观测的控制

在铝线层预紧锚线后,进入钢芯层预绞丝紧线时会发生很长一段弧垂观测观测处导线没有反应。另一种现象是钢芯层紧线到弧垂设计值后,压接挂线完毕后,复测弧垂与观测弧垂偏差较大。经过多方研究及分析得出总结,由于间隙型(超)耐热导线“松套间隙结构”这种特殊工艺,使得铝线层预绞丝预紧锚线时,钢芯层并不是随铝线层同步收紧和放松的。相反钢芯层紧线时,铝线层与钢芯层也不是同步收紧和放松的。铝线层与钢芯层两者材料不同,材料的初伸长亦是不同的,两者之间的间隙隔绝了力的同步传递。最终导致了上述的现象发生。在弧垂观测观测时,常规导线可以弧垂高低可以反复调试,对于间隙型(超)耐热导线就需要一次性到位否则会对弧垂的最终值会产生不确定的影响。

4.3 弧垂无法微调

当间隙型(超)耐热导压接挂设完毕后,由于达到设计弧垂后,导线无法再进行铝线层锚线。当导线弧垂观测若有些许误差,无法同常规导线一样进行锚线松紧线进行挂线孔调整来进行弧垂微调。

5 困难及难点的解决

5.1 铝线层预绞丝预紧线的控制的解决

通过在220kV姆屯4P75、姆山4P76线增容改造工程的不断试验摸索,实际施工中起预紧线弧垂控制在比设计弧垂观测大6-8米,基本能满足铝线层受力不超过最终受力70%的控制要求,也能在最终钢芯最终紧线时能够一次操作到位。

控制钢芯最终紧线一次操作到位时,铝线层预紧线的锚固点也需计算确认。通过初状态的弧垂计算出需收紧导线距离尺寸,再考虑滑车组、金具串等长度后大致估算出铝线层预紧线的锚固点,这样钢芯最终紧线操作基本能做到一次操作到位,减少施工工序。

5.2 钢芯层最终紧线对弧垂观测的控制的解决

通过对间隙型(超)耐热导线“松套间隙结构”这种特殊工艺的摸索发现,弧垂观测在钢芯层最终紧线过程中一次性到位对导线最终弧垂影响较小几乎可以忽略。在弧垂观测时通过反复的松、紧得到的最终弧垂与设计弧垂误差会较大。

为此提高弧垂观测观测效率是首要解决方案,当出现反复的松、紧的状况时,需将导线松到比设计弧垂大4-6米静置一定时间,使得导线层与钢芯层的间隙恢复到原始状况,最后再进行钢芯最终紧线。这样完成压接挂设后,弧垂观测误差亦可忽略不计。

5.3 弧垂无法微调的解决

通过研发新的锚线工具,能够直接锚固在压接管上,这样就可以通过锚固压接管来调整弧垂。

6 结束语

间隙型(超)耐热导线优点很明显,应用会越来越广。施工难点也是事实的存在,只有通过不断完善施工技术,才能一一克服。

参考文献:

[1]繆姚军,吴明埝,蔡正全-间隙型增容导线施工技术的探讨2014.2

[2]李小磊,袁俊健,李盛杰-间隙型增容导线在泸州电网改造中的应用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