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1
/ 2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

杜士飞

安徽省阜南县人民医院骨科二病区 安徽省阜南县 236300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OSFS(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应用保守方式、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效果展开研讨。方法:研究患者=50例收治在本院的OSFS(时间范围: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OSFS患者,接受的手术方案将患者分为2组,常规组在此次中进行传统保守方式治疗,治疗组在此次研究接受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2组干预效果展开分析。结果:治疗组在此次中Cobb、椎体高度、VAS评分、EVOS与常规组有差异,组别关于结果的比对有意义(P值范围<0.05)。结论:在OSFS治疗中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可取得明显疗效,且术式操作简单,可推广。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VAS评分;椎体后凸成形术;椎体高度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为常见骨科疾病,在中老年群体中更为常见。这种疾病虽然不会威胁其生命安全,但因承受长期疼痛感,会严重威胁其生命质量[1]。研究患者=50例收治在本院的OSFS(时间范围: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本文主要对OSFS应保守方式、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效果展开研讨,如下文详述:

  1. 研究资料

1.1资料

研究患者=50例收治在本院的OSFS(时间范围: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OSFS患者,接受的手术方案将患者分为2组,常规组在此次中进行传统保守方式治疗,治疗组在此次研究接受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治疗组男女为14:11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9.35±6.13)岁。常规组男女为15:10,年龄61岁-81岁,平均年龄(70.93±7.01)岁。年龄50岁或以上;在T4和L5椎骨之间有1-3个疼痛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标准药物治疗不足以缓解疼痛;目前的疼痛强度在0-10等级上至少为3。骨折应小于一岁(如疼痛持续时间所示);我们先前发现骨折持续时间长达一年与椎体成形术反应无关。排除标准是目标椎体中有肿瘤或怀疑有肿瘤,骨碎屑大量后退,伴随的髋部骨折,活动性感染,无法纠正的出血素质,在过去60天内进行手术,无法使用电话,无法进行普通话交流和痴呆。要求年龄不确定的骨折患者在磁共振成像中出现骨髓水肿或在骨扫描中发现椎骨吸收增加。本次两组资料相关指标的对比无差异(P>0.05),结果可比对分析。

1.2方法

常规组在此次中进行保守方式治疗,在硬板床中选择仰卧位,于其骨折位垫好小枕头,这样有助于其脊柱的伸展,患者按照该卧位、方式选择静卧十日。待其痛感缓解,按照其身体状况展开背部肌肉群、腰部段哦你按,主要选择平卧3点、4点、5点支撑法,接受3个月的锻炼,协助其逐一接受床下运动、背部功能以及腰部锻炼,每日2次,每次锻炼时间为30分钟。

治疗组在此次研究接受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选择全身麻醉且硬膜外麻醉,选择仰卧位,经穿刺针于椎体位置展开穿刺,等待针内芯抽出,将导针快速置入,在导针到达椎体前下缘后将其套筒取出,等待针套管前段置于其椎体后面皮质前方1-2mm,将导针去吃,经精密砖探查其椎体状况,并将骨水泥注入,等待骨水泥完全固体化。

1.3统计学研究

在2组展开的结果分析,数据分析基于软件SPSS22.0进行统计后的组别比对,计数分析、计量分析采用(n%)、(x±s)模式展开比对,2组的数据经过组别核对后再展开文字论述。P值在2组比对后若范围<0.05时即符合判定标准,2组研究数据与数据间有大差异,数据比对间即有统计意义。

  1. 结果

治疗组Cobb、椎体高度、VAS评分、EVOS分别为(7.9±5.4)度、(55.2±6.3)mm、(46.2±4.5)分、(46.2±6.7)分,常规组分别为(11.4±34.9)度、(67.2±5.8)mm、(61.1±4.8)分、(60.5±7.0)分,治疗组在此次中Cobb、椎体高度、VAS评分、EVOS与常规组有差异,组别关于结果的比对有意义(P值范围<0.05)

3.讨论

近些年来,我国老龄化增加,因此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OSFS为压缩性骨折,极易导致患者椎体高度消失,患者后凸严重畸形,患者会出现强烈的疼痛,对其生活质量造成影响,若为接受治疗患者的心肺功能会受到严重影响,有些患者会因病去世[2]。在临床中的治疗方式中,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可降低其并发症[3]。椎体成形术后观察到的临床改善可能与注射PMMA无关。这些因素可能包括局部麻醉的影响以及非特异性的影响,如对疼痛缓解的期望(“安慰剂效应”)、自然病史和对卑鄙的安慰剂效应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尚不清楚。以前的研究记录了安慰剂试验中疼痛减轻的程度,在100毫米尺度34到36毫米之间。我们的试验中的治疗效果远远大于这些先前的报告,尽管这些报告除了物理干预外还包括药理学和心理干预。椎体成形术组显示一个月后疼痛明显改善的患者比例更高。此外,一个月后,对照组的交叉率高于椎体成形术组,高交叉率的原因尚不清楚。首先,由于医生和病人都不愿意接受较长时间的控制干预,我们允许在一个月内进行交叉。这使得对一个接一个结果的群体差异的解释复杂化了月。但是有证据表明,几乎所有椎体增大术的益处都在第一个月内累积。37此外,鉴于布比卡因的半衰期只有3小时,布比卡因的任何益处将在一个月内消失。第二,我们没有比较那些可能会影响患者预后的其他治疗方法。第三,椎体成形术或骨折愈合后持续疼痛可能表明除了骨折以外的疼痛的病因,这一可能性在我们的基线成像中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但并不明显。第四,与我们之前的研究结果一致,骨折年龄与椎体成形术的反应无关。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此次中Cobb、椎体高度、VAS评分、EVOS与常规组有差异,组别关于结果的比对有意义(P值范围<0.05)。概而言之,在OSFS治疗中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可进一步提升其疗效,患者椎体高度和Cobb’s角明显改善,安全性高,可推广。

【参考文献】

[1]全赫.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生活质量及疼痛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30):29-31.

[2]李伟.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9):3274-3276.

[3]樊宏杰,王骞,金卫东,梁强,王自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08):1220-1222.

[4]杨治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系统医学,2020,5(06):53-55.

作者简介杜士飞1982-08),汉族籍贯安徽当前职务:医师当前职称:住院医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创伤外科,脊柱外科,关节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