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思考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7
/ 2

乡村振兴背景下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思考探讨

肖长洪

福建省三明市 大田县农业农村局 366100

摘要:本文从乡村振兴的宏观背景出发,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研究的目标,着重分析了我国的贫困原因,作为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参考。采用分析原因和研究应对措施的方法来阐述我国脱贫的发展方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

关键词:乡村振兴;脱贫策略;思考探讨

我国近三年经济发展迅速,扶贫事业蒸蒸日上,为加快全面脱贫的最终目标,党和政府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打赢脱贫攻坚战,增强贫困群众的幸福感是我党所提出的一项伟大任务,这项任务也已经成为社会各界人士所关注的重点话题。精准扶贫能够在解决新时代的贫困问题,同时也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我国致贫因素分析

(一)生态环境因素

从整体发展的角度来将,生态环境的退化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两者是互相作用的。中国是农业大国,生态资源至关重要。在我国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所确定的贫困县中大部分地区都分布在西南西北以及中部高原以及山区,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较差,这些地区缺地少水,农业的自然生产条件无法得到满足,粮食作物的产量低,直接影响到了农民的生活以及生产基础。

(二)社会历史因素

中国从1949年之后各个民族之间的发展始终处于参差不齐的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仍然有部分少数民族处于贫困并且生产力低下的状态中。一些地区甚至还保持着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近70年以来我国对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给予了人力、物力、财力上的广泛支持,在脱贫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然有些地区因为老旧的观念而没能改变原有的生产方式。另一方面,我国的贫困地区在教育和科技方面的程度始终较低,这就形成了文化素质低导致不重视教育最终导致文化素质更低的封闭式恶性循环,贫困人口不接受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让贫困问题更加严重。

(三)制度差异因素

各个地区的制度差异也会造成地区的贫困,贫困地区的人们思想观念落后导致了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的发展都低于其他发达地区,在体制改革方面自然也处于落后的状态。我国正处于转型期,经济的增长也在逐渐从东到西逐渐递减,由此可见我国的东部与中西部的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也是造成城市与农村差异的主要原因。

(四)投资差异因素

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始终低于东部地区,加工业的聚集发展能够有效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资本的形成也推动了加工业的聚集发展速度,投资比例的失衡让中西部地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这就导致了中西部的贫困地区发展进度缓慢,贫困的相对额与绝对额逐渐增大。

(五)人力资本因素

与发达地区相比,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较低。人力资本的增长与经济增长始终保持正比。教育的普及率可以作为贫困的参考指标,其中也包括了入学率和师生比例。东部地区明显比较中西部人力资本水平高,经济的增长速度自然增快。因教育的普及率影响,科技力量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现代市场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六)个人与家庭因素

贫困家庭的最明显表象在于人多地少,贫困家庭留守人员多体弱多病,没有养老金,供养的任务较重。残疾人、孤寡老人较多。虽然社会保险正在逐渐以城市扩张到农村,但农村的保障金绝对额仍然远远低于城市。

二、明确责任中心,打赢脱贫攻坚战

截止到2019年,我国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中取得重大进展,“三区三州”脱贫攻坚实施方案进展顺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2018年的172万减少到今年底的43万,贫困发生率由8.2%下降到2%。全国共排查出520多万人未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目前已解决500万人。根据国务院发布的统计局数据对比近三年脱贫人口总数,我国贫困人口正在呈逐年递减的形式发展。

年度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脱贫人口总数(万)

1289

1386

1109

想要打赢这场攻坚战,就需要强化基层党建,进行精准扶贫。加大基层党建组织与精准扶贫的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意义。

(一)严格落实脱贫考核

应当从细节着手,找准切入点,采用精准和科学化的量化标准,精准实施扶贫政策。深入研究农村脱贫的关键问题,要硬性推行党建任务,对基层党建工作的内容和考核方法进行积极的创新,完善相关机制,细化考核指标内容。提升基层党员的素质,采用绩效以及奖惩的方法来鼓励党员积极工作,提升党员的内部组织活力。通过基层党员来落实精准扶贫工作,将脱贫的指标作为干部评选的重要环节,严格要求基层党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实践,不仅是要对脱贫工作进行宣传,更要走到百姓当中去。对基层党员进行严格的考核,这样才能够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明确党建脱贫责任

在脱贫攻坚战中,应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头上,将脱贫任务作为重要任务执行。全面加强建设党建责任体系,积极动员村民配合政府的脱贫工作,让农民能够感受到真正的实惠,真正做到精准扶贫。基层党组织要加大对党的宣传,让农民深入了解脱贫机制,积极配合完成任务。只有明确各级的党建责任,凝聚人民的力量,才能够达到脱贫的真正目标。

(三)健全精准扶贫机制

通过健全扶贫机制来确保每个县、乡、镇、村都能够确保任务的完成,紧绕党中央所发布的指示,积极培养党组织干部,确保中央政策的精准落实。我国当前基层党组织在落实工作时尚且存在一些问题,这与内部机制有一定的联系。尤其是与城市相比,乡村的党员没能够积极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也是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应当加大对领导干部的培养,将责任积极落实,深入人民群众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在脱贫工作中的作用,做到精准扶贫。

(四)提升能力推动脱贫

充分激发基层党建在脱贫工作中的活力和创新,基层党组织应当作为我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纽带,同时应当作为我党执政的基础。加强对我党对农民的引导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对农民的凝聚力以及责任,认清现阶段我国农民致贫的根本问题,增加农民的自信心,通过基层党组织来带动农民自动自发参与到脱贫工作当中来,互相鼓励互相带动,通过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能力和感染能力来让基层党组织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干力量。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必须要紧跟世界的发展脚步,深挖百姓的具体需求和实际问题进而推动脱贫工作满足百姓的需求,真正提升百姓的生活水平。想要打赢脱皮攻坚战,就要从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开始,加大对脱贫工作的重要性,有效地降低城市与农村的贫富差异,这样不仅能够稳定社会发展,还能够带领人民走向美好幸福的生活。由此可见,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战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层党组织应当从三方面着手,从创新党组织建设、落实党组织责任、提升党组织能力来积极推动脱贫工作的落实,精准把握好时代的发展方向和农村致贫的影响因素,通过基层党建渗透到百姓当中来实现精准扶贫,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打赢脱贫攻坚战。

参考文献

[1]张瑞敏. 中国打赢扶贫攻坚战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J]. 中国产经, 2020, (9):79-84.

[2]刘从龙. 探索联动“新”机制,打好扶贫攻坚战[J]. 中国社会保障, 2020, (8):47.

[3]白兴星. 创新基层党建模式 打赢扶贫攻坚战[J]. 人民论坛, 2017, (36):96-97.

[4]高翠云. 完善农村扶贫税收政策打好新时期扶贫攻坚战[J]. 农村实用技术, 2020, (5):95.

[5]董宪佐. 关于“精准扶贫攻坚战”相关难点及措施的探讨[J]. 经贸实践, 2018, (1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