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住宅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前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7
/ 2

装配式住宅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前景研究

闫新杰

北京京铁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装配式建筑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作业方式,在实际工程中已经开始发挥其技术优势,特别是在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能耗、减少现场环境污染方面的优势更为突出,但在综合成本及现场施工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装配式住宅;产业化;现状;发展前景

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存在资源浪费严重、对环境影响破坏大的情况,而装配式住宅产业化能够在产业化技术中融人绿色节能技术、材料,这正符合我国推进的节能减排工作。

1 装配式住宅产业化现状

1.1 技术体系仍不完备

根据调查的数据显示,中国对装配式剪力墙居住建筑的设计都是将底层垂直放置的钢筋套筒灌浆或者说是浆锚搭接相连,对于外围的零件设备在制造的过程中都会按照具体的操作步骤进行,对于外围的零件设备具体的制造工艺,不同于国际上的各国,具有自己的特点,国际上还没有被广泛使用。计划的优势主要为以下方面:传递推力的形式、承受外力的能力是否满足现浇剪力墙,在整体的规划和整顿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但是最为突出的缺点是:对于最需要解决的困难涉及到准确性,在建设施工过程中需要人工完成的项目占了大部分,具体的建设步骤、工艺流程和质量监管的实施很困难,没有办法使装配式框架实现自身的价值等等。尤其是在对建设费用进行预算的时候,对于现浇剪力墙的价值很难计算。

1.2 基础研究缺乏

目前,中国对于装配式建筑模式的研究仅仅局限于当前的现状,这就说明,想要使得研究成果更深入,就需要投入更多的研究经费和人力。尤其是上文讲到的装配式剪力墙,钢筋竖向连接、夹心墙板衔接这两个最值得关注的技能,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其衔接部位的受力能力和对受力标准的设计、操作方式的监管、对于建设成效的审核等等,一定要做到最全面、最可靠的准备。

1.3 行业可持续发展基础不良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领域的发展都是建立在自身的经济实力之上的,只有企业有利润空间,那么这个企业就会有运行的资本, 站在领域的角度思考亦然。目前,中国的建筑领域不断引进国际上通用的建筑施工技能,但是想要创造出更好的效果,就必须要将建筑模式,监管体系、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素养一同提升,只有整个领域的整体改动,才能使创新效果更明显和准确。所以,想要使建筑领域长久的发展下去就必须要勇敢的面对现状。面对建筑领域装配化的改革,必然会出现一系列问题。装配式建筑模式的建设离不开设计人员的帮助和经验支持、建设团队规定的工期和资金投入,然而以上所讲内容只是目前一个理想化的状态,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

2 产业化技术在装配式住宅中的应用

2.1动态交融性空间设计

居住空间的设计需要满足两个要求,分别为人们对于日常生活环境的基本要求和人类生活方式变化调整的要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居住环境也提出了更加多元化的要求,即:住宅、办公、商业功能区划分的模糊化处理,合租、分租的转换,二代家庭的持续使用,家庭办公的功能实现。上述要求的存在提高了建筑设计难度,在满足基本居住环境的前提下要进行功能空间的创造与融合。动态居住空间设计需要建立在模块化设计的基础上,需要事先对空间功能布局以及通融性进行考量,使得住宅的居住、办公以及商业三者之间能够自由转换,且不会相互影响,并且能够满足分租、合租以及二代家庭的使用,只需要对小空间进行适当调整就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并且降低了资源的损耗和投入资金的浪费,最终实现建筑全寿命周期内部空间的动态使用。与此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注重对高新可以的应用以及新型节能材料的使用,如隔墙采用可拆卸回收材料,在房屋不同的使用周期,根据业主要求实现建筑空间的灵活运用。

2.2 工业化施工技术体系

工业化施工过程中,应实施清洁生产,即在不牺牲建筑产品工程质量、成本、功能的前提下,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改善管理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实施“废弃物的处理和回收”,以减轻或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2.3工业化装修

当前我国的装修模式主要有三种:①传统现场装修模式,很多建筑工程采用的都是该模式,也就是住宅市场提供毛坯房,业主进行自主设计装修再入住;②全装修模式,就是将房屋交付给业主时,其功能空间的固定面已经全部铺装粉刷完成之后,厨房以及卫生间的基本设施也已经安装到位,这就是全装修住宅;③工业化装修模式,就是在工厂中生产出所需的全部住宅装修材料,然后进行系统装配,该模式由菜单式设计、工业化生产以及集成化供应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业主需要根据提供的“菜单”根据个人喜好选择颜色款式,此种模式充分发挥出了产业化的优势,大幅度降低了能耗和成本,从而有效缩短了装修周期。装修安装设计一体化,当前建筑行业中装修设计和住家安装设计是不同意的,在交房之后,消费者会对装修提出意见,这时可能会拆墙补墙、开槽改造等,这样就需要对原有的水电线路铺设进行调整,而墙体水电的改造会对建筑结构整体造成影响,也会增加成本,甚至埋下了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在设计初始,对后期的装修设计要求进行考量,这样就意味着必须将装修设计和安装设计结合在一起,也就是在施工之前就进行统一化的装修设计工作,做好协调沟通工作,尽量减少后期的变更以及成本的增加。

3 装配式住宅产业化发展研究

3.1技术体系方面

现阶段产业化主要集中在剪力墙结构,其他结构形式发展不足,不足以支撑整个行业,受我国住宅多采用剪力墙结构影响,产业化也多用于楼板和梁。虽便于设计、拆分,但是,相应的关键技术并不明确,连接作业内容多,质量控制难度大,不能充分发挥装配式住宅的优点。

3.2基础研究方面

装配式住宅产业化看起来红火,但基础性研究不足,核心技术应用不够完善,相关的剪力墙装配的方式施工、验收参照标准不够统一,且其设计依据、构造要求、施工操作、验收要求在工程界并无统一认识。

3.3行业发展方面

行业内部各企业在使用现有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时,造价并不会低于配套现浇的剪力墙,造成企业盈利能力不足,并且也没有一个企业是只生产构件,多为开发商操作,本应工业化产物的建筑,仍旧采用农业化生产方式。

3.4鼓励政策方面

虽然多地出台了针对装配式住宅建设的鼓励政策,但是,真正落到实处的省份少之又少,大部分地区的政策不够细致,造成推广工作的困难。对于以上情况应该尽快出台装配式住宅产业化体系标准,提高相应的建设技术水平,在各个层面培育发展上下游的产业链,完善产业结构,严把质量、安全,创新监管监督机制,在整个社会营造装配式住宅产业化发展的良好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对装配式住宅产业化的认知和认同。

综上所述,装配式住宅作为当今全世界范围内新兴的建筑概念,恰恰为我国对于基础性保障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大力开发的基本国策。装配式住宅如果想要赶上这波浪潮,将自身的优势彻底全面的发挥出来,那么就必须大干快上,使建筑向工业化和产业化进发,最大限度地提高住宅的性能与品质,又能实现绿色节能、低碳减排,使住宅产业化和绿色建筑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的特点及工艺研究 [J]. 肖宇斌. 工程技术研究. 2019(02)

[2]装配式建筑叠合楼板研究进展 [J]. 刘洋,李志武,杨思忠,王文静.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19(01)

[3]装配式住宅产业化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J]. 李宪杰. 铁道建筑技术.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