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一体化教学的综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5
/ 2

中职一体化教学的综述

李明庭 王丽宁

( 华北机电学校) 山西长治 046000

摘要 一体化教学是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以课程体系为基石,以职业技能教育为核心,充分利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树立“教”,“学”,“做”的三位一体。一体化教学利用实践来理解理论和培养专业技能。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理论和实践教学场所、专业教育和学生管理、教育和评估、专业设置和就业这五个要素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和结构性。一体化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侧重于理论的内在化和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关键词:中职学校;一体化教学;综述

引言

职业教育的宗旨是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通过职业教育阶段的学习,可以培养出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 。职业教育培训,可以满足个人的就业需求和工作岗位的客观需要,进而推动社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由于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最密切,因此教学法尤为重要。近年来,一体化教学已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总结了中等职业学校一体化教学的涵义、特点、重要性、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实施方案,指出了综合教学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教学的特点

一体化教学就是整理融合教学环节,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内容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单独制定教学计划与大纲,构建职业能力整体培养目标体系,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来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一体化教学旨在提高被教育者的综合素质,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使受教育者将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及时消化吸收。因此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具有鲜明的特点。

1、实用性强。要求学生同时进行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以便学生可以同时获得知识和一线技能。

2、强大的技术。在老师讲解并证明了所学知识之后,学生开始练习并最终展示出结果和意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

3、教育质量和效率高。学生参加课程并积极地开动大脑进行思考,有助于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的提升和创新。

4、教学要求高。对理论和技能教学要求高,学生应做到上课前预习及充分的准备,对教师要求高,应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的“双师”能力。

可以看出,一体化教学的特点主要是技术和实用性,良好的教育效果和较高的要求,显然是全面的。

二、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初中时期,大部分成绩不是很好,甚至有的学生是个别教师“遗忘的角落”;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这些学生心理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当前严峻的升学和就业形势,导致大多数人认为上中职没有发展前途;基础好的学生上了高中,中职学校的生源都是被挑选后剩余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薄弱。大部分学生理论学习热情不高,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上得过且过,效率低下。中职学生的信息来源广泛,外界诱惑非常大,所以课程学习远不能满足他们的心里需要,他们热衷于网络游戏享乐等,根本无心学习,但他们的智力素质并不差。他们思维敏捷,动手能力较强,对新事物、新观念易接受,适应性强,所以,我们必须发掘他们的潜力,努力实施“因材施教”。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让他们在做中学,学中做,使技能和理论同时得以提升。

在中职教育发展的现状下,需要一体化教学。通过一体化教学可以实现从知识的传递向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实现教师从单一型向行为引导型转变;实现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实现教学组织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专业教室实习实训车间的转变;实现教学手段从黑板向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转变;体现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和实用性。中职学校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可以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新时期学校教育改革的必然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一线职位需要具有高水平知识和文化水平以及技术操作技能的综合型人才,中职学校教学也需要改革。因此,采用一体化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改革的必然选择,它可以适应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并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增加学生的就业率,一体化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解决其问题的必然选择。首先,教科书的内容与当前企业界的实际需要有所不同;其次,教育内容是出于社会实践,大多数专业学校教师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最后,中等职业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相对落后。一体化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了适合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有助于解决中等职业学校的问题。

三、教学实施存在的问题

师生之间适应性差,缺乏基于学校的教学材料以及缺乏后备设备的困扰,要使用一体化教学模式,上课时间很长,一堂课后学生和老师都很累。一体化教学的大多数教科书都是校本教材,有些学校为教师开发了综合教材,却没有注意教材的发展,学校激励措施很少。一体化教学需要完整的设备和设施,但是大多数学校缺乏培训设备且质量很差,因此难以实施。教师尚未进行一体化教学培训和课程开发,无法满足一体化教学的要求,而且教学方法过时,设计情境的能力较弱。此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的教师,学生和评估系统都面临着特殊的挑战。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专注于实践工作,并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许多老师受长期以来养成的教学习惯及课程教材的影响,很难突破过去的教育框架。获得一体化教学的基础知识有助于进行实践指导,但是许多中职学生对获得基础知识并不乐观。一体化教学的评价内容缺乏统一的分类标准,评价过程中强调了最终结果,评价时间和地点。评估结果过于随机,容易受到外界干扰,无法反映公正性。

四、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措施

实现中职院校综合教学创新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技能,还可以提高对现代教育理念和开拓创新的认识,参与企业生产,总结需要注意的技能和问题,并在课程中阐述自己的体验方法,将它传递给学生。为此,学校组织教师学习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将先进的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鼓励教师在企业实习,并聘请企业的优秀技术人才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建立教师的奖惩机制,充分调动教师使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热情。学校应根据学校和当地企业的实际情况编写综合教材,征询专家的意见,教材应以技术为基础,分散相应的理论知识,摒弃落后或不切实际的理论和技能。根据市场经济和现实生活的需要,介绍其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任务模块的开发,知识有效性的提高以及通过实践进行的知识验证。提高学生必须具有学习自主权,增加课堂考试,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奖励和惩罚,将缺乏基础和想学习的学生分成小组,而教师本人则作为特殊的小组负责人。在此基础上,结合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分层教学法和其他现代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模拟软件教学,视听示范教学系统,网络教学系统和电视教学系统,根据学生的能力来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中职一体化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一定程度的操作技能的熟练工人,并使理论与实际操作联系起。校企合作与工作学习相结合,不仅增强了学生适应企业生产的综合能力,而且可以指导学校的专业组成和课程改革。因此,学校和企业必须团结起来,建立培训基地并进行技能培训。另外,企业可以在学校设立相关实验室,学校可以专门聘请企业高管和高技能人员参与教育计划,指导学生的实际操作。教学质量主要取决于评级系统,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建立科学合理,可操作的检查评估体系。综合教育评估可以使用以学生在技能评估中的表现为重点的过程评估。绩效评估通常包括总体结果和期末考试结果。实习后课程由学校实习教师评估和企业教师评估组成。教师评估包括:常规定量指标,企业实践评估,科学研究技能评估以及实习领导团队评估等。

结束语

一体化教学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体现了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的先进教学理念,既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又使学生自觉地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了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学校应积极调整办学思路,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实习实训场所,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推进“一体化”教学。

参考文献:

[1] 李肇蕙.中职院校一体化教学的探索[J].魅力中国,2014(18):179-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