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院系党组织发挥政治功能的机制与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5
/ 2


高校院系党组织发挥政治功能的机制与途径

徐迎华 王帅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 大连 116024)



摘要:高校院系党组织政治功能的有效发挥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是进一步加强校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有效延伸的重要手段,是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方法。高校院系党组织需要通过加强政治建设,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深化制度建设转化,发挥监督保障执行等途径,切实发挥院系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关键词:高校,院系党组织,政治功能,机制,途径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落实。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要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作为承载着教书育人重要任务的院系级党组织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第一线战斗堡垒。充分发挥院系党组织政治功能,是确保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学校治理的各层面、各领域、各环节的重要保证。

一、高校院系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意义

1、有利于深化高校党的建设研究领域

教育部要求院系党组织在“对标争先”建设中做到“五个到位”,对院系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研究,不仅能够强化对高校院系党组织建设规律性的认识,还可以更有针对性地了解高校院系党组织建设的现存问题与改进的实践路径,从而深化高校党的建设研究领域,进一步充实高校党的建设内容体系。

2、有利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有效延伸

贯彻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是院系党组织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夯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基本功,是探索破解党的领导在院系落实的“中梗阻”问题,让高校基层党组织强起来的有必不可少的组织途径,更为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必不可少的组织支撑。

3、有利于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

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保证,发挥院系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推进院系党组织党的思想建设、制度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在理念、方法、举措上积极拓展思路,是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全面提升高校院系党建科学化水平的科学思路和有力举措。

二、高校院系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发挥不充分的表现及原因

1、履行基层党建主体责任不到位,主要表现在思想政治引领作用“不平衡”和基层党支部建设“宽松软”两种现象。思想政治引领作用“不平衡”的表现为一是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对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引领不到位。高校教师的学历基本上均为研究生学历,很多基层党组织认为教师的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与其学历相匹配。二是对专业课育人功能的挖掘不充分,教师的教学只专注课业学习,特别是一些非党员教师认为思想教育与其毫不相干,造成育人和教书“割裂”的现象。基层党支部建设“宽松软”的表现为一些党支部政治功能弱化,组织生活制度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大,组织生活质量不高、会议记录弄虚作假。少数党支部书记党务能力不足,一些“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被“推上位”后,没有得到很好的党务能力培养,工作积极性不高,支部整体没有活力,更谈不上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2、党组织会议决策机制有待细化。涉及办学方向、教师队伍建设、师生切身利益等重大事项应由党组织先研究再提交党政联席会议决定,但很多单位在实际工作中是由党政联席会研究决定后直接实施,或是由党政联席会研究后再提交党组织决定,“走过场”的党组织会议在院系成为“鸡肋”,不能充分发挥其政治引领作用。各级党组织的党政联席会的议事规则中都要求党政主要负责人会前要充分沟通酝酿,但有的单位会议由行政领导主持,或是党的工作议题屈指可数,个别单位的会议台账中甚至查不到院系党的工作事项议题,党的领导弱化,造成党的工作与行政“两张皮”的现象。

3、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的主导性未显现。一是部分高校院系在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规划方面多以行政和科研为主导,片面认为人才与学科关系紧密,人才的规划应由学科决定。二是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和教师思政骨干培养力度不够,教职工党支部书记虽然已纳入院系党组织的人才培养和使用范畴,但往往排在学术成绩斐然的个人或团队之后,处于第二或第三梯队,更是缺乏建设注重学术培养和思政教育相结合的教师队伍的意识。

4、院系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用不到位。有的院系党组织对如何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存在定位不准、底气不足,很多人才是为高校贡献学科评估考核业绩的“高门大户”,部分主要负责人对行政工作和学术不端存在不敢监督、不愿监督的问题,认为投下“监督石”会激起千层浪,不仅影响专业招生、学科评估,更会影响学校的声誉。

三、发挥高校院系党组织政治核心的有效途径

1、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政治问题要从政治上来解决”。院系党组织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提高政治站位;通过深化“两学一做”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定政治方向;通过强化院系党组织制度建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通过优化社会参与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

2、把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摆在优先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高校院系党组织要把深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统领,强化思想引领。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作为加强院系党组织和基层党支部党的建设永恒课题,强化使命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作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强化价值引领。把传承红色基因教育作为加强高校思政政治工作的重点任务,强化使命担当。

3、把深化制度建设转化摆在突出位置。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制度建设,从建党那一天起就把制度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更是要求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院系党组织要深耕制度创新,唤醒沉睡制度,优化管理方法,强化制度执行,提升管理效能,助推高校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内涵式发展。

4、把发挥监督保障执行摆在重要位置。院系党组织要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确保院系纪委担负起纪检监督责任,严明纪律、严肃作风、严格履职。做好重大事项和学术廉洁的专项监督,对违纪违法等案件线索及时进行处置,确保正风肃纪执行有力。做好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教育,筑牢拒拒腐防变的底线,永葆清廉政治本色,确保学术规范自律。


参考文献:

[1].覃文忠等, 高校院(系)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有效发挥工作机制创新研究.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21): 第52-55页.

[2].王炳林,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9(10): 第23-26页.


作者简介:
1.徐迎华(1978.07-),女,汉族,辽宁大连人,硕士,大连理工大学  张大煜学院,党总支组织员,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王帅(1992.10-),男,汉族,辽宁营口人,硕士,大连理工大学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基金项目】本文系大连理工大学党建课题"思想政治工作视域下发挥高校二级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路径探索"(项目编号:DUTDJ1901)的阶段性成果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新时代充分发挥高校院系党组织政治功能的机制与途径研究"(项目编号:2019GXDJ-ZD005)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