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阅读区中幼儿自主阅读行为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5
/ 2


大班阅读区中幼儿自主阅读行为的研究

张颖

(江苏省张家港市暨阳湖幼儿园,江苏张家港, 215600)

摘要:自主阅读是好学、好问的大班幼儿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而班级阅读区作为自主阅读活动的主要场所,对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有着巨大作用。第一部分是运用观察法和访谈法从幼儿自主阅读行为持续时间;阅读材料基本信息的掌握情况;基本翻书行为现状;与同伴互动行为这四个方面,对S班阅读区中幼儿自主阅读行为现状进行分析。第二部分是基于前文的问题,提出五点教育建议:丰富阅读环境,调动阅读兴趣;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正确的自主阅读行为习惯;提升幼儿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在自主阅读中运用阅读策略的能力;教师加强指导,避免同伴干扰。

关键词大班幼儿,阅读区,自主阅读行为

1 大班阅读区中幼儿自主阅读行为的观察结果分析

本部分主要是对阅读区中的幼儿自主阅读行为持续时间、基本翻书行为、同伴互动行为为依据观察记录进行分析,结合幼儿对于阅读材料基本信息掌握程度的访谈结果,了解大班幼儿自主阅读活动中具体的行为表现。

1.1 大班幼儿自主阅读行为持续时间的观察结果分析

幼儿从拿起第一本阅读材料到放下阅读材料离开的这一段时间就是幼儿自主阅读行为的持续时间。这类幼儿如果能3分钟内继续阅读,依然视作自主阅读,统计结果只是将其他事情占用的时间剔除。统计见下表:

表1 幼儿自主阅读行为持续时间


5分钟以内

5—10分钟

10—15分钟

15—20分钟

20分钟以上

总和

人数

2

5

12

16

6

41

百分比(%)

4.88

12.20

29.27

39.02

14.63

100

从表1中可以看出阅读时间持续5分钟以内有2名幼儿,有5名幼儿持续阅读5—10分钟。41人中有占29.27%的12名幼儿阅读持续时间在10—15分钟,持续15—20分钟的幼儿有16人,仅有6名幼儿持续阅读超过20分钟。根据幼儿注意力发展特点,大班幼儿能集中15—20分钟,可见大班仍有占总人数46.35%的幼儿阅读持续时间较短。

1.2 大班幼儿对阅读材料基本信息的掌握情况分析

为知晓幼儿是否知道封面位置、是否知道书名、通过何种途径得知书名这三个问题,研究者对幼儿实施了非正式访谈,初步了解他们对封面、书名的关注程度。

统计发现在这24名知道书名的幼儿中,占62.5%的15名幼儿是通过阅读材料中的画面内容而猜出材料名称,结果与原书名稍有出入;只有3名幼儿依据文字而得知书名,占知道书名总数的12.5%;还有占知道书名总数25%的6名幼儿既不认识书的名字,也没有根据图画猜测,而是教师、家长曾讲过而获悉的。

1.3 大班幼儿自主阅读过程中基本翻书行为现状分析

幼儿自主阅读过程中基本的翻书行为包含在看书过程中开始翻书的位置、翻书的动作、翻书的顺序这三个部分,通过观察翻书行为以了解大班幼儿基本翻书动作的现状和发展特点。

由此可见,仍有部分大班幼儿未形成良好的翻书习惯。在访谈教师的过程中,发现教师在阅读活动中没有对幼儿的翻书动作进行指导,幼儿的翻书动作大多是模仿教师或家长的动作并不断强化而形成的,因此成人要做好榜样,并有意识地培养幼儿正确的翻书动作。

1.4 大班幼儿自主阅读过程中言语伴随行为的观察结果分析

大班幼儿言语伴随行为的发展情况的统计,如下表所示:

表2 幼儿言语伴随行为阶段发展情况


第一阶段

图画命名阶段

第二阶段

口语故事阶段

第三阶段

书面语阶段

第四阶段

关注文字阶段

总和

人数

9

18

11

3

41

百分比(%)

21.95

43.90

26.83

7.32

100

幼儿在阅读中逐渐累积了丰富的阅读经验,幼儿的关注就开始从图画转移到文字。41名观察对象中仅有3名幼儿已经进入文字阶段,从41名被观察的幼儿中可以看出,大班幼儿大多处于发展较低的阶段,只有少数幼儿的言语伴随行为处于发展较高阶段。

2 教育建议

针对大班幼儿阅读区中自主阅读行为,特对大班幼儿自主阅读提出以下教育建议:

2.1 丰富阅读环境,调动阅读兴趣

教师的环境创设直接影响着幼儿对阅读的兴趣,教师应当充分发挥阅读区的教育价值,从幼儿的兴趣和大班幼儿喜欢挑战的特点出发将阅读材料通过多种途径与方式体现,如在阅读区的墙面上装饰动画人物对话或者带有冒险色彩的迷宫等幼儿喜爱的、具有教育价值的图画与文字便于幼儿随时阅读。这样不仅丰富了阅读的环境,也改变了幼儿单一的书本阅读形式。

2.2 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正确的自主阅读行为习惯

班级阅读区中幼儿不良的阅读行为和基本信息的掌握需要教师不失时机、因时制宜的引导,培养幼儿在园良好的自主阅读行为习惯。幼儿的阅读行为习惯一部分受教师影响,还有一部分受家庭的影响。在园阅读活动时,教师可以将幼儿在自主阅读时遇到的问题以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通过集体活动的方式引导幼儿认识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得问题从幼儿中来到幼儿中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指导依然重要。

2.3 提升幼儿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为帮助处于图画命名阶段的幼儿进一步发展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需要不断丰富、锻炼他们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幼儿的言语伴随行为向更高阶段发展。家长或者教师需要与口语表达能力薄弱的幼儿进行互动形式的阅读,成人可以根据图画书的画面内容提出适当的问题,帮助幼儿感受画面的整体内容。成人还可以就书中的内容与幼儿展开讨论,鼓励幼儿多动脑筋、多思考、多说,帮助幼儿逐步获取阅读不同书籍的能力。

2.4 培养幼儿在自主阅读中运用阅读策略的能力

为了帮助儿童成为未来的流畅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儿童运用阅读策略的能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一日活动进行阅读渗透,发展幼儿在阅读过程中运用阅读策略的能力。如早晨入园后或饭前或饭后的环节引导幼儿自主阅读,在同伴交往中逐步发展幼儿运用阅读策略的能力。教师也可以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有顺序地开展阅读活动,对幼儿的阅读行为习惯进行指导。

2.5 教师加强指导,避免同伴干扰

阅读区中幼儿自主阅读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要改变对阅读区的观念,加强对阅读的指导。如当区内幼儿不知道该看什么书、如何看书时,教师应该及时提供帮助;当阅读区中出现幼儿干扰同伴自主阅读的现象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制止他们的行为,并引导幼儿继续进行自主阅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