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中学语文教学融合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5
/ 2

“互联网 +”与中学语文教学融合策略

刘琳娜

温州市少年美术学校, 325000

摘要:互联网向教育领域渗透,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其创新教学模式带来了契机。随着国家对于教育改革的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受到了广泛关注,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很多教育行业将"互联网+"应用到教学中,这对于现代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中学语文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也应结合互联网思维和技术,以此提高中学语文课堂内容丰富度,还原学生的课堂主体角色并促进课堂互动,力求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互联网;中学;语文;融合策略

引言:互联网环境下,中学语文教师注重在教学中应用各类互联网信息资源,因此课堂教学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使得语文课堂氛围活跃起来。为了充分发挥互联网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的积极促进作用以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水平,中学语文教师应适应互联网环境特点,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基于此,结合人教部编版中学语文教材,探讨互联网环境中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

一、引入互联网思维,优化教学设计

互联网思维是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思维方式,这一思维方式强调以动态变化的眼光看待事物。教师将互联网思维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之中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不断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方案设计、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并为语文课堂注入时代气息及生活气息的过程。为此,教师应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互联网资源进行科学的筛选与整合,以此增强语文课堂的趣味性,拉近学生与课文之间的心理距离。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山水画的意境》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从动态变化的互联网思维出发来进行教学设计,整合互联网上有关山水画发展历程的信息,让学生感受山水画意境的变化过程,并引导学生思考今天我们应以怎样的眼光去看待山水画通过意境所表现的审美价值。

二、借助信息技术,创设语文情境

互联网环境下,多媒体成为一项中学语文课堂实现模式更新的重要信息技术手段。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性,利用多媒体可以十分轻松地创设出课文内容的情感意境,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加深学生对于作者创作意图及文本细节的理解,同时还能促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达成中学语文内在的情感教育目标,帮助学生获得心灵升华,感受语文之美并提高共情能力。例如,在进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一首诗词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这首诗词的朗读音频,让学生通过聆听声情并茂的朗读,想象作者辛弃疾在创作时的心情;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根据诗词内容创作的图像或视频,以此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辛弃疾在"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一句中所表达的感情。

三、深入挖掘课本,促进交流互动

互联网的发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教师需要对课本展开深入的挖掘,发现其中具有探究价值的内容,适当改变教学组织方式,并引导学生在课后借助互联网搜集资料、完成相关探究,并将探究成果在课上与其他同学分享,以此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让学生在表达见解与热烈讨论的过程中对于课文形成更加全面的理解。例如,教师可以突破传统的单篇课文教学模式,将《邹忌讽齐王纳谏》和《鱼我所欲也》这两篇不同单元的课文整合起来开展教学,布置学生在课后搜集关于这两篇课文以及这两篇课文的出处古籍《战国策》和《孟子》在议论说理方面特点的相关资料,从而让学生通过自主分析、自主探究,更好地理解议论文这一文学体裁。对于学生的探究成果,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合理的建议,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探究自信,并逐渐培养学生形成课外自主学习语文相关知识、拓展语文视野的良好习惯。

四、延伸作文教学,提高应用能力

写作表达最能反映学生的综合语文运用水平。互联网具有丰富学生阅历、激发学生想象力的作用,因而互联网环境下,中学语文课堂作文教学拥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可以弥补传统作文教学局限于教材写作话题的不足,帮助学生打开创作思路、积累创作素材和优美词句,并在创作的过程中提高综合语文应用能力。例如,过去中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有创意地表达》这一写作单元的教学时,往往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上,这些理论比较抽象,既不易于学生理解,又难以使学生融会贯通,真正学会如何完成创意表达。互联网环境下,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有创意的广告,并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广告的创新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些广告具体怎样进行创意表达,之后教师再用创意表达技巧的要点去分析广告,学生就能形成以语文的眼光去看待广告这一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并从广告中感受创意表达的方式,从而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产生写作表达的动力并收获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

五、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学习兴趣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提高,"互联网+"逐渐与各领域结合形成具有创新性的行业形态,因此农村中学教师在进行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时可以采用自由、平等的方式让学生利用互联网对于开展什么活动,以什么样的方式展开活动等内容进行资料收集并最终确认方案,这样的具有互动性的教学方式可以令中学生对于语文综合性学习产生兴趣并积极参与其中。例如,教师在进行《寻觅春天的踪迹》的综合性学习时,在课前可以征集学生关于本次活动的开展形式的意见,学生自由发言,部分同学同意以教材中提供的方式进行综合性学习探究,另一部分同学认为可以利用互联网制作关于春天的动画或视频以便直观感受春天,最终听取多数人的意见将学生分为四组,分别以"自然日志"、"春天的赞歌画报"、"创作诗画"、"制作视频展示春天"来展开活动,最终评比得出最优秀的作品给予奖励。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将学生放在了主导地位,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互联网环境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势必是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技术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借助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技术,语文教师可以完成教学方案的优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同时有效地促进课堂互动,能够实现知识内容的形象化、生动化呈现,也能够实现学习重点难点的有效突破,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田青.“互联网+”背景下中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8):76+88.

  2. 李翰祥.“互联网+”时代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5):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