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退伍返校阶段的适应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5
/ 2

大学生退伍返校阶段的适应性分析

陈克 张敬伟

江苏 常州大学

摘要:

将在校大学生纳入征兵范围是我国征兵入伍制度的一项重要补充措施。高校大学生的参军从根本上优化了兵员结构,但是随着入伍大学生退伍返校学习数量的增加,一些退伍返校大学生校园适应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大学生士兵退伍返回学校后,在心理上存在一定的落差感,不能适应校园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对于高校大学生士兵而言,退伍意味着身份的再一次改变,需要同时面对来自生活环境,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多重压力。因此本文重点讨论了退伍返校大学生的重新融入问题,并结合问题列举了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退伍返校;适应性。




  1. 背景及意义

  1. 研究背景

近年,随着征兵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大学生入伍的数量逐年增加,同时大学生退伍返校的数量也会相应增加,时间和空间的巨大变化会给退伍大学生融入新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困难。例如学业成绩造成的挫败感,物是人非造成的孤独感,理想与现实造成的失落感等,这些负面情绪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学生接下来的整个大学生涯。


  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通过对近年退伍大学生返校后的学习状况、心理状况的调查分析,了解退伍大学生返校后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及造成这些困难的深层原因,针对原因在入伍前、中、后采取相应措施,为大学生退伍返校做好保障工作,减少大学生入伍的后顾之忧。同时,通过搭建平台,让退伍返校大学生有机会发挥自身的经历优势,有机会成为在校大学生的榜样,成为学校开展育人工作的得力助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退伍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1. 大学生入伍动机及现状

  1. 、大学生入伍动机

  1. 内在动机

第一,丰富自己的成长经历。两年参军的经历,使大学生可以适应恶劣的生活环境。很多大学生希望通过参军入伍锻炼、提升自己的意志品质。虽然能够预见到艰难和困苦,但还是希望可以去尝试。

第二,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大学生面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通过参军入伍增加自己的经历,提升自身的能力,为将来的就业积累更多得竞争资本,拓宽自己的就业渠道。

第三,获得经济补偿。大学生征兵入伍制度为入伍大学生提供了优厚的经济优惠条件,从学费减免、经济补偿到就业优惠,这样的条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第四,实现报效祖国的梦想。参军入伍,报效国家,是很多青年的梦想,也是作为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最直接的途径。军队作为一个重要的军事群体,担负着维护祖国安宁和参与国家建设的重要使命。高校大学生为了实现梦想参军入伍,是对祖国号召的积极回应。


  1. 外在动机

第一,社会影响。大学生的社会关系会对大学生参军入伍的决定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家庭中有军人亲属,从小就培养出了的军旅情怀,同时生活中具有军旅情怀的朋友和亲人的鼓励也会对大学生选择参军入伍起到促进作用。

第二,传媒影响。媒体的宣传作用在大学生选择入伍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大学生通过网络、视频、书报等媒体对军旅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大学生入伍政策的宣传也打消了大学生参军入伍的很多后顾之忧,更加激发出他们对军旅生活的内在动力,为大学生最终选择参军入伍奠定了思想基础。


  1. 退伍大学生的特点及现状

  1. 退伍大学生的特点

大学生退伍后面临再一次的环境改变,重新面对学校生活,会让他们在生活和学习方面遇到诸多的困难。

一,有孤独感。大学生士兵返校后,需要进入新的班级,原本熟识的同学已经深入高年级,陌生的同学,陌生的环境,需要退伍大学生从心里和生活上去调整合适。同时环境的改变也伴随着人与人之间交流习惯的改变,现在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与部队中的战友关系,上下级关系有很大的不同,同样需要去改变和适应。这些都会让退伍大学生产生孤独感,调查显示,40%退伍返校打学生在返校阶段都有这种孤独感。如果不能及时的调整和适应,将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消极的影响。

二,思想成熟度高。思想不成熟是大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在军队期间,大学生士兵的纪律性,意志力都得到了严格的锻炼,同时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大学生士兵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退伍返校后,相比普通学生他们的考虑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强,遇到问题能够更加冷静地面对和处理,思想也更加成熟。

三,有落差感。当今高校学生通过各种网络媒体受到多种文化的影响,因此价值的追求也逐渐呈现多元化,他们的政治意识和是非观念都处在一个相对模糊的状态。退伍大学生经过部队教育,具有严格的纪律观念,强烈的政治责任意识,这与普通在校大学生的多元化思想形成巨大的反差,继而在很多观点和习惯上会产生明显的矛盾,这种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会让他们产生思想上的困惑和茫然,感到极大的心理落差。


  1. 退伍大学生的现状

大学生士兵退伍返校后,与普通大学生相比,思想方面和意志品质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尤其在遇到困难或面临重大选择时,退伍大学生的处事能力和担当意识体现的更为明显,这都是源于部队中良好生活习惯和严明纪律的塑造,这些都会帮助退伍大学生在群体中威信的建立。但对于退伍大学生自身而言,习惯了纪律严明的部队生活,到学校后,面对宽松的生活环境,繁重的学业压力,往往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需要有一个调整和适应的过程。


  1. 退伍大学生返校后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学业压力大,学习能力不足

学业压力是大学生面临的主要压力,退伍大学生在服役期间有繁重的训练任务和思想学习任务,很难有时间和经历继续保持专业的学习。同时,部队中的学习方法和目标与学校中专业知识的学习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异,这就造成了他们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变化。在回到学校之后,要重新建立文化知识的思维体系,重新开始专业课程,英语课程的学习,这使得大部分退伍大学生在学习方面遇到很大的压力。对于一部分返校后选择调换专业的吐乌大学生而言,完全陌生的知识领域使得他们的学习能力以及适应能力面临研究的考验,这些因素都会对退伍大学生的学习自信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作息时间,生活习惯需要适应和调整

部队的作息时间要求严格,退伍大学生在部队中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包括睡眠,吃饭和工作在内的生物钟已经形成,回到学校,这种生物钟模式将被打破。很多退伍大学生都感觉到学校学生的作息时间普遍比较混乱,这种鱼普通学生作息时间上的“时间差”不仅对他们的休息造成一定影响,更容易由此产生与宿舍同学之间的矛盾和隔阂。


参考文献


[1]曾祥渭,武全,齐勇. 浅议如何做好退伍复学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出国与就业,2011.11

[2]杨祖荣,周景红,邱钰胜. 为大学生从军搭建交流平台. 解放军报,2013.6

[3]向高荣. 在读大学生从军现象分析.青年研究,2002.4

[4]李凯,王敏坚. 复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