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综合护理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4
/ 2

急诊科综合护理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杨曲( 通讯作者 ) 王雪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目的:将急诊科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为研究中心,剖析探讨急诊科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3月-2020年2月作为研究对象录入时间,拟定样本总量为42例,入选患者均符合呼吸衰竭的临床诊断标准,将急诊科护理措施差异为依据将入选者纳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内,各组人数均为21例。评价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组间各指标数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BP(15.64±1.67)KPa明显低于对照组(16.89±2.48)KPa;RR(20.24±2.67)次/min低于对照组(24.24±5.07)次/min;HR(95.87±13.17)次/min低于对照组(114.62±24.57)次/min;PaO2(15.97±5.62)KPa较高于对照组(11.69±4.68)KPa;PaO2/F1O2(27.10±1.23)KPa较高于对照组(19.37±6.01)KPa,组间数据对比观察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为急诊科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施以综合护理可帮助患者改善血气、呼吸频率、血压水平及心率水平,是促进呼吸衰竭患者康复的一种理想型护理干预措施。

【关键词】急诊科;综合护理;呼吸衰竭;应用效果

相关报道指出,急诊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功能,并对缩短患者康复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对观察组入选患者施以急诊综合护理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录入患者的时间截点定为2018年3月-2020年2月,共计纳选符合伦理委员会审批要求者42例,入选者均于急诊科就诊且经病理确诊为呼吸衰竭,将急诊护理措施差异为依据将入选者纳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成员人数均为21例。对照组男女患者占比:61.9%:38.0%,最小年龄值62岁,最大年龄值76岁,年龄均值(73.12±2.32)岁;观察组男女患者占比:57.1%:42.8%,最小年龄值63岁,最大年龄值77岁,年龄均值(73.45±2.33)岁;将入选患者的基础资料数据输入SPSS20.0系统可见p>0.05,即表示上述资料符合研究对比要求。

1.2方法

对照组入选患者入科后接受常规化急诊护理,对患者血压水平、呼吸频率、心跳频率进行测定观察,及时帮助患者清除痰液,尽可能保持呼吸道畅通。

观察组患者入科后即接受急诊科综合护理:(1)病症护理:以最快的速度清除患者呼吸道内的痰液帮助其恢复呼吸道畅通,及时供氧以帮助患者呼吸、心跳及血压水平恢复至正常状态。纠正患者二氧化碳潴留及代谢紊乱现象,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患者恢复血氧饱和度[1]。(2)呼吸机护理:检查呼吸机是否正常运行,观察患者对呼吸机使用的反应,包含生理及心理,在应用呼吸机期间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痰鸣音现象,并及时为患者展开吸痰处理。对患者呼吸频率及深度解析实时监测,以降低二氧化碳潴留导致的脑血管异常风险。(3)呼吸衰竭的健康宣教工作:呼吸衰竭的发生较急且大部分患者及其家属对病情处理、发展机制及预防措施等知识的了解度不高,因此急诊科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展开及时救治后应该及时对患者及其家属展开健康知识宣教,使患者树立正确的疾病治疗观念及信心,为后续治疗及护理工作顺利展开奠定基础。(4)急诊心理疏导:呼吸衰竭可导致患者呼吸频率、血压水平及心率水平出现不良变化,患者及其家属面对突如其来的疾病症状及发展,均会出现焦虑、紧张甚至恐惧等负面心理,不仅影响整体治疗效果且对护理工作的顺利展开正常不利影响,因此急诊护理人员需积极探析影响患者心理状态的因素,并从患者心理特点出发为其展开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以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和积极性。

1.3评价标准

评价对比护理效果:血气分析、呼吸频率、血压水平、心率。

1.4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之中应用的软件为SPSS20.0,将采集的信息进行导入和处理从而获取相应的计算结果,计数以%的形式显示,并在X2检验之后,正负差计量数据用5fd71341d50a4_html_4b6de43e75c9e3db.gif ±s表示,经t检验,当P值小于0.05可表示数据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

2结果

干预前组间各指标数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BP(15.64±1.67)KPa明显低于对照组(16.89±2.48)KPa;RR(20.24±2.67)次/min低于对照组(24.24±5.07)次/min;HR(95.87±13.17)次/min低于对照组(114.62±24.57)次/min;PaO2(15.97±5.62)KPa较高于对照组(11.69±4.68)KPa;PaO2/F1O2(27.10±1.23)KPa较高于对照组(19.37±6.01)KPa,组间数据对比观察组更具优势(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对比(5fd71341d50a4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


对照组

观察组

指标/时间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BP(KPa)

17.48±3.26

16.89±2.48

17.01±3.16

15.64±1.67

RR(次/min)

26.98±4.12

24.24±5.07

27.06±5.24

20.24±2.67☆◆

HR(次/min)

116.48±23.14

114.62±24.57

116.54±18.75

95.87±13.17☆◆

PH

7.21±0.06

7.26±0.05

7.24±0.05

7.28±0.03☆◆

PaO2(KPa)

9.21±1.62

11.69±4.68

9.24±0.32

15.97±5.62☆◆

PaCO2(KPa)

12.04±0.86

9.34±0.74

12.64±0.85

7.25±0.62☆◆

PaO2/F1O2(KPa)

15.69±5.48

19.37±6.01

16.24±5.49

27.10±1.23☆◆

注:组内接受干预前后对比☆<0.05;组间干预后数据对比◆<0.05。

3讨论

呼吸衰竭为急诊科最常见病症之一,患者肺部功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换气或通气功能障碍进而使肺部气体交换无法正常进行,导致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现象,进而引发的代谢紊乱或生理功能异常等综合征。急诊是医院接诊患者的第一门户,同时也是急诊患者后续治疗得到保障的基础科室,因此急诊护理对应呼吸衰竭患者后续治疗及康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2]。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急诊综合护理,从病症护理、呼吸机护理、健康宣教工作及心理疏导护理等4个角度出发,为患者展开急诊综合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取得的血气、呼吸频率、血压水平、心率等各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为急诊科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施以综合护理可帮助患者改善血气、呼吸频率、血压水平及心率水平,是促进呼吸衰竭患者康复的一种理想型护理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1]赵丽, 李娟, 田姗. 无创呼吸机治疗肿瘤术后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效果[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9, 26(01):107-110.

[2]张汉慈, 刘士方, 冯娟. 对用BiPAP呼吸机进行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探讨[J]. 当代医药论丛, 2019, 17(01):241-242.


姓名;杨曲(1992.04--);性别:女,籍贯:湖南省岳阳,学历:本科,毕业于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现有职称:护理师;研究方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