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水的处理及污染防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4
/ 2

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水的处理及污染防治

周峥惠

青山绿水(江苏)检验检测有限公司 213000


摘要:现如今,全球生态环境持续恶化,针对环境变化、质量、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机构得到了蓬勃发展,其中一个关键的构成部分就是环境监测实验室,同时也为全部环境有关工作开展的关键基地。环境监测实验室运作中产生的废水会污染环境,所以,对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水实施有效处理及污染防治,一方面可充分确保环境监测实验室运作的稳定性,一方面更好的降低废水污染的发生率。

关键词: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水;处理;污染防治


前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各行各业方兴未艾,工业企业数量日渐增多,这样无形中增加了环境监测压力,如今,我国已全面建设了环境监测网络,通常环境监测站也都配置了较为齐全的分析实验室,其监测能力也较非常强,而实验室污染物监测中,通常会有很多废水陈尚,且废水中有十分复杂的有效成分和污染物成分,所以,我们需要对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水处理与污染防治进行十分关注。

1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水的危害

对于环境监测实验室而言,其废水中通常有很多的无机物、有机物、废弃酸碱溶液、重金属离子等和有害微生物,若不处理这部分废水就直接进行排放,则会严重污染到周围环境、地面土壤以及城市地下水等,不处理含金属的废水就随便排放,则其中的重金属会严重污染附近环境,废水中的一些重金属,如汞、铅、镉等,会随土壤作物和动物进入人体,在人体内持续累积,当达到一定量后,会严重伤害到人体器官及健康。废水中的强酸雨强碱的腐蚀性很强,若直接排放则会严重损害到地下管网。废水中的各种有机物,如有机磷、苯系物、有机酸等有机物进入水体后,会促进微生物繁殖,从而使水中病原微生物含量超标。现如今,还未有效且全面开展污染治理,许多实验室虽然根据化学实验室规范要求,配置了很多残留溶液储存设备,然而,开展具体工作时,一些操作人员无法有效处理相应反应物残留物,并分类进行存储,部分实验人员,把处理后剩余的液体倒进个容器,这样会使实验室废水有更加复杂的成分,加之相关监督体系以及技术规范十分匮乏,最终使得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水处理方面依旧非常薄弱,最终会使环境遭受到更加严重的污染,不但对生态链形成影响,最终会使人们的身体健康遭受严重的威胁,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进而找到行之有效的污染防治举措。

2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水处理方法

2.1酸碱、重金属废水的处理

在环境监测实验室进行样本处理过程中,酸碱废水溶液一般采用综合方法进行处理。使用酸碱溶液对废液进行稀释,达到标准之后排放。而重金属废水处理过程中,很多重金属由于不容易被代谢,存在较大毒性,且具有生物富集作用,因此一般采用电解法,利用直流电使其氧化还原,将重金属从废液中还原出来。但由于电解方法成本较高,因此,不利于广泛应用。目前,应用较为频繁的方法为化学沉淀法。主要采用中和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铁氧体共沉淀法,将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还原出来,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通过过滤进一步净化溶液。经过化学沉淀处理之后,能够有效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去除,从而有效防控重金属污染产生。

2.2有机废水处理

相对于酸碱重金属废水,有机废水对环境污染更为严重,污染范围更为广泛。在对有机废水处理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循环利用资源回收,可以通过干燥法、蒸馏法,将有机废水中的多种有机物进行分离回收。通过采用上述手段,对有机废水进行处理之后,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有机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还能够将有机废水中的各种有机物质提炼出来,实现资源高效利用。而针对有机废水中不能加以回收或者回收价值不高,回收成本较高的有机废水,则可以通过多种技术对废液中的有机物进行妥善处理,从而达到科学处理有机废水的目的。

2.3有毒废水处理

很多有机废水中含有大量苯类化合物、砷类化合物、卤素化合物、氰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基本都具有较强的毒性。在进行有毒废水处理过程中,主要采用絮凝共沉淀方法进行处理。其原理是先使用活泼金属,如铁、镁、锌与废水中的有毒物质进行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物,再将氢氧化物与废水反应,得到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沉淀物,分离沉淀物后,能够将废水中的有毒物质更好去除。而对于含有卤素化合物、氰类化合物的废水,一般在碱性条件下,向废水溶液中添加高锰酸钾,漂白粉或氯液等具有氧化性能的化合物或气体,将上述几种有毒有害化合物进行氧化还原处理,从而降低溶液毒性。现阶段,由于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水成分复杂,在对这些废水进行处理过程中,要综合使用多种技术手段,单一的技术手段很难将废液中的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全面去除。目前对于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水处理方法还有很多,如超声波降解技术,臭氧氧化还原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要结合实验室实际情况综合选择。

3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3.1切实控制好实验室污染源

要进一步加强实验室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充分考虑实验室工作的特殊性,加强对实验室各种设备管理,以防止发生实验室污染物扩散现象。环境监测实验室在开展样本监测过程中,要选择绿色安全的实验方法,以便从源头上控制好实验室污染源。在污染样本分析方法选择过程中,在确保实验效果基础上,尽量选择危害性小、污染物少,甚至无毒无污染的试剂进行试验,逐渐淘汰污染严重、危害严重的化学试剂。同时,各个实验室应该进一步加强协作和沟通,形成区域性的试剂调度网,并在统一化的协作沟通网络体系中,加强推荐部分有毒、有害小,应用少量剂量就能够达到实验效果的新型实验试剂,努力实现各个实验室之间的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避免某些化学试剂,在短期大量失效的现象发生。

3.2合理处置实验废水

在经济允许的前提下,要尽可能的实现对废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环境监测实验室由于其监测领域的特殊性,每次试验后产生的废水化学成分具有较大差异性,为此在对实验室废水进行收集处理时,应该按照废水化学属性进行合理分类,使用与之相适应的收集容器,确保容器具有高度的密闭性。为了避免废水储存出现混乱现象,各类废水储存时间、类别都要做好明确标志,在容器上加贴标签。废水在实验室处理之后,应该运送到污水处理厂做进一步处理,达到标准后才能排放。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可知,在开展环境监测时,环境监测部门需要强化对实验室治理与预防污染能力建设的力度,结合具体实况建立健全废水处理制度,同时加强推行先进的检验技术。在实际环境监测过程中,应一直秉承绿色化学观念,严格遵循以少量代大量、以无毒代有毒的原则,加强对各种废物的循环利用,从根本上降低环境监测中的污染现象,最终可以全面推进人类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加圳.环境监测实验室三种废液处理及节能环保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7,24(7):170.

[2]黄训强.环境监测站实验室废水处理工艺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7,29(4):104-105.

[3]廖德兵,范华伟,林武.试论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防治及案例分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7,42(3):115-116.

[4]沈俏会,陈露,孙忠.大溪流域水环境容量和水污染防治措施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8,30(10):60-61.

[5]郑洪领,邹丽.生物监测及其在水环境污染防治中的应用进展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7,42(4):116-118.

[6]赵崴崴.浅析环境监测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3):23.

[7]沈晓莹.环境监剐实验室废水处理与污染防治[J].河南科技,2017(15).

[8]黄晓荣.探讨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水处理与污染防治[J].科技经济市场,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