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创新管理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1
/ 2

浅析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创新管理策略

刘睿

四川凉山州冕宁民族中学 四川 冕宁 615600

 摘要:初中阶段在学生成长发展阶段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初中阶段是学生性格形成、综合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作为这一阶段的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同时,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完善,义务教育的发展完善也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尝试从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加强感情传递等方面,对初中班主任学生管理进行有效的探索,以期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我国义务教育体系的完善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学生主体

新时期的初中学生个性强、思想活跃,与社会接触多,受社会影响大,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弱,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形成了不好的行为习惯,放任自流,我行我素,很多教师都感到现在书难教,现在的学生难管,管多、管少,管松、管严学生和家长都有不满情绪。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是学生成才的导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班主任应“以人为本”“付予母爱”。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班主任要从尊重学生出发,与学生以心交心,用充满理性的爱来正确对待每一位学生,用爱心去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给他们插上探索知识的翅膀,培养他们创造世界的能力。

  一、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正确进行心理上的辅导与疏导,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每个学生的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和兴趣等都是有差异的。由于受不同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对某一具体问题、具体事物也有着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朋友,熟悉每一个学生的情况。班主任帮助后进生不能急于求成,对暂时后进的学生要注意尊重和爱护他们,要苦口婆心、循循善诱,教育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达到教育目的。对后进生,不仅要指出他们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重视心理健康,做学生的心理“医生”。由于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脆弱,导致了各种心理障碍的存在:表现在学习上的紧张、焦虑乃至恐惧;表现在人际关系上的怀疑、孤僻、嫉妒;表现在社会关系上的自卑、失落、冷漠乃至失去生活乐趣,学习、生活等遇到挫折时,就心灰意冷,苦闷不安甚至消极态度等等。针对这些现象,开展一些有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活动,如“学雷锋、献爱心”社区服务,勤工俭学等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现代意识、竞争意识,培养开拓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使他们在集体交往中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心境,促进学生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

  班级也是一个小集体,管理工作当然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良好的管理,事情就有头有绪,集体就会像一架机器健康而有序地运转。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对生活充满好奇,渴望自己的才干得到同学们的认可,渴望自己获得成功品尝到成功后的喜悦。因此,我在工作中特别注意这一点,那就是在班级中给学生机会和条件,让他们成为管理班级的主人。学生自主管理不仅是管理班级,学生管理学生,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前一种能力是工作能力,后一种能力是自我约束能力。健全班级组织机构,坚持自我管理许多人说班级难于管理,其原因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管理,使其缺乏主人翁意识。若能让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作为班级的主人的责任,都能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情形就大不一样了。要想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让学生全体参与,构建全方位多层面的集体自我管理机构,体现管理的主体性。要想让班集体充满生机活力,最重要的是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有益的活动,况且中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他们希望通过自身的表现来展示能力和才华,获得认可与成功,如何引导使他们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是班级工作的重点。可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和国内外大事,班级相应开展演讲赛、辩论赛、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各种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健康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工作的参与者、主持者和实施者。

  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班主任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榜样,班主任在学生成长之路上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不可替代的。班主任知识丰富、能力超众、人格高尚、品行端庄,就会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使人敬服的声誉和威望,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无形资本和重要前提。如果班主任能够通过他的智慧和才干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这种声誉和威望,那么他在工作中就能起到“不令而行”的效果。否则学生是很难认同他,进而积极配合他的工作的。班主任是学校各项工作任务的具体执行者。他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都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记。班主任要注意自身的修养,努力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给学生以示范,做学生的榜样。班主任要具备的能力很多,如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与学生个别谈话和谈心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的能力,总结工作的能力等等。但作为一名班主任,首先必须有体察学生的思想、情感、需求,捕捉学生的思想信息,把握他们的真实态度,以达知人知面知心的能力,应有启迪学生心灵的能力,应有教育和管理相结合的能力,应有较高的演讲和对话能力。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紧跟时代步伐。教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学生最不能原谅的就是教师对专业知识的一知半解。在知识更新加快,传播渠道多样化的今天,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因此学生并不因为教师年龄比他大就信服和尊重你,而是因为你确实有知识才敬重和信任你。班主任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是很难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的。因此,班主任必须要不断用新知识充实武装自己,涉猎面要尽可能广,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知识广博的“通才”,跟上时代向前迈进的步伐,至少不能落在学生的后面,沦为鲁迅先生笔下只会哀叹“一代不如一代”的“九斤老太”。

  在更新教育观念的今天,作为一个热爱学生的班主任,有责任让学生树立信心进而达到育人的目的。打破师道尊严的传统,真正与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并且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把自己与学生融为一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严师出高徒”在原则问题上,绝不姑息和纵容,坚持用心做到严而不苛刻、慈而不溺爱、宽而有限度,将责任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