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支持幼儿数学教学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1
/ 2

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支持幼儿数学教学的探究

谢慧球

横县人民政府幼儿园 ,广西 南宁 530300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中指出:教育幼儿对数的概念、计数和运算具备基本的认识,简单的重视量与计量的教育、基本的几何图形和空间关系、时间关系的教育等。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习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思维模式等,使孩子们在相关的活动中获得数学认识。幼儿数学教学虽然是进行简单的数学关系认识,但是,孩子们从未接触过数学学习,很多孩子认识数字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但是其中蕴含的数量、包含、归纳以及空间关系等对大多数孩子学习来说具有很大的难度,基于此,教师要善于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与辅助,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地给幼儿呈现,降低孩子们的学习难度,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本文就结合教学实践,探究了如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支持幼儿数学教学活动,并提出了几点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仅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数学;信息技术;多媒体;学习兴趣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学前教育质量受到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现如今,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注重幼儿的中心位置,要求教师从幼儿特点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思维发展与智力开发,而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用于开发幼儿智力、培养幼儿逻辑思维最普遍、最常规的是数学活动。数学相对于健康、语言等领域的活动更具有逻辑性和系统性,幼儿难以掌握,而且兴趣不高。所以,教师要善于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相关数学活动的设置,引导幼儿直观的学习数学,以此发展幼儿数学认知能力。

一、关于幼儿数学教学的基本认识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比较强的学科,它不属于自然学科的种类,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严谨性,而且与数字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幼儿数学无论是在计算还是理解上都是非常简单的,只是要求幼儿对“数”、“数量”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其主要是数学的启蒙教育,重点培养孩子们学会用简单的数学语言与阐述和表达生活的简单数学问题。通常来说,幼儿数学与孩子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进行幼儿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立足幼儿生活实际,根据幼儿的思维发展,采用多元化的声音和影像、图像等技术开展辅助教学。以此激发孩子们对于数学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由于幼儿对于生动活泼且灵活多变、色彩缤纷的教学内容极易产生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必须要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材料,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以满足幼儿的多元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够对幼儿的数学学习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幼儿学习起来才会更加积极自主,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二、信息技术支持幼儿数学教学的意义

信息技术辅助学科教学是指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对象的特点,合理的对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运用,通过多种媒体信息的有效运用,共同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从而形成全新的教学体系,从而达到优化的作用。信息技术在幼儿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也是传统幼儿教学的一种衍生,实际上,在幼儿数学教学中,幼儿教师一般会通过图片、文字表述等方式进行教学,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数学教学就是利用互联网或者多媒体设备技术,将数学课堂教学与幻灯、投影和视频等内容结合到一起。从如今这个时代来说,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信息化教学已经有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信息技术在幼儿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也展现了应有的优势。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一种图、文、声、视频并茂的教学方式,通过人机交互的功能,为孩子们提供更多样的数学学习资源,而且它可以实现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反馈,与普通教学相比,它的直观性更强,而且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从多角度的领域对幼儿进行调动,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下学好数学,并学会运用数学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三、信息技术幼儿数学教学中的合理利用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幼儿的兴趣

从现实情况来看,许多孩子对于数学的学习始终缺乏一定的耐心,潜意识下认为数学学习起来非常复杂,不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而且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充分调动幼儿的激情,课堂教学也就没有发挥它的作用。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下,幼儿教师可以在多个角度上将数学中的一些内容通过图像或者视频的方式表现出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排序训练”时,浇水可以结合学习内容,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一个“动物运动会”的学习情境,通过课件演示,“动物运动会”的开展,让幼儿目睹了所有动物的比赛,并为它们加油、呐喊,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将抽象的、复杂的、难以寻找的规律通过简单的、幼儿喜欢的动画具体形象的展现出来。这样幼儿就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当中来,学得愉快教得轻松。可见,运用信息技术,可为幼儿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开发他们的智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化抽象为简单

对于幼儿数学来说,即使它没有涉及到比较复杂的数学公式和定义,但是它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仍然比较难的,需要幼儿具有一定的思维,才能真正的对一些知识进行理解,但是这对于幼儿来说难度是非常大的,在信息技术应用下,可以将一些抽象的问题变得更加简单和形象,幼儿在学习时可以得到更好的理解。例如,在数学“6的组成”时,我运用信息技术展示了6只小鸡宝宝上幼儿园的情节,6只小鸡分别进了小、中两个班的过程,让幼儿清楚地看到了把一整体分为两部分,再出现放学小鸡由两个班回同一个家的过程,这时并通过屏幕出现6的组成式并且分合号用红色数字用蓝色,同时还配有悦耳动听的声音,做到了数形结合,声情并茂。动静结合,引发了幼儿的思维,提高了幼儿的注意力,融化了知识的难点。

(三)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在素质教育发展背景下,加强幼儿创造思维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开发孩子们的智力和判断能力,并且了解到数学学习中的规律发展。在信息技术的利用下,可以实现对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一些多层次的教学资源,为孩子们提供学习的空间,有利于幼儿思维的自由发挥,这是有幼儿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点。例如,在教“认识几何图形”时,教师可让幼儿人人动手,触摸、观察各种几何图形,了解它们的外部特征。然后再通过信息技术将这些几何图形任意组合变为“神奇的图形”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发展了他们的创造能力。

结语

通常来说,幼儿阶段的教育对于孩子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包括养成的学习习惯、思维模式等都会形成一定的体系,因此,虽然幼儿阶段的学科知识非常简单,但是很多专家学者都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是幼儿阶段中对于学生有着一定的难度的学科,在素质教育的发展下,幼儿数学的教学手段也有着一定的改善,信息技术逐渐成为幼儿数学教学中的主要方式。本篇文章通过对幼儿数学教学的特点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幼儿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从而探讨如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支持幼儿数学教学。希望本文的撰写可以为广大幼儿教师在开展幼儿数学教学中提供相关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学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应用[J].甘肃教育,2019(04):78.

[2]苏成诚.利用多媒体课件优化幼儿园数学活动[J].学周刊,2019(10):169.

[3]王红.信息技术教育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