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0
/ 2

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分析

古中成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大英县供电分公司,四川 大英 629300


摘要:日新月异的信息环境为电力体制改革工作的持续推进提供了优良契机。本文主要介绍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内涵,并从构建信息化营销平台、营销策略组合优化、信息化人才培养以及营销记录分析几个角度探究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路径,旨在优化电力企业营销管理环境,提高营销管理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电力企业;故障管理;数据系统


引言:近年来,为满足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对电力的应用需求,我国在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有力政策,使得电力企业发展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数据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应用覆盖面逐步拓展,数据传输效率大大提高,为电力企业营销管理创新提供了坚实基础。

1.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内涵

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10年~2014年,我国电力供应行业利润总额分别为592.05亿元、772.06亿元、937.94亿元、960.01亿元、1089.26亿元,呈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意味着我国电力市场发展活力不断提升。在这种情况下,电力企业在实现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将以观念要素、技术要素和制度要素为依托,完成转型升级。另外,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相关现代化科技在各个重要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已取得实质性应用效果,使得我国信息环境逐步改善,信息传递效率大大提高,电力企业在电力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将积极融合先进管理技术,全面整合电力信息和经营数据,精准定位电力用户的电力需求,实现电力营销体制改革。值得一提的是,电力企业在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中将以创新管理观念和现代化技术为依托,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对电力营销人员和电力企业进行有效管理,引导电力营销人员形成以用户为核心的营销意识,支持电力企业探索新型营销路径,提高服务能力。

2.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路径

2.1构建信息化营销平台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得电力系统规模日益扩大,技术复杂性明显提升,大数据环境下,大部分信息都可转化成数据进行实时传输,为电力营销管理创新提供了优良契机。可积极构建信息化营销平台,降低营销管理压力。

在电力营销信息化平台中,数据库服务器可为营销管理工作提供数据信息支持,而应用服务器则可进行数据操作和数据管理,电费结算工作站和计量工作站能够精细化整合营销信息,领导查询工作站可经由主交换机对电力企业的营销状态进行全面掌握。值得一提的是,信息化营销平台还具备远方集中抄表能力和信息交换能力,可在全面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营销效率。另外,为保证电力企业运行安全,还应在构建信息化营销平台的过程中着力健全电力营销风险管理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三大风险防控防线,分别针对业务规范管理、营销风险管理和风险文化管理,可在信息系统的支撑下,实现业务管理的有效优化,辅助电力企业完成营销风险应对。该电力营销风险管理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可完成线损管理、应急服务管理、计量设备管理、计量自动化分析、资产接收管理;第二道防线可实现差异化服务和营配信息集成,精细化开展计量装置管理、能效服务管理、营销稽查管理;第三道防线可有效提高电力企业在营销管理中的风险防控水平,通过开展服务渠道管理、停电管理、事故调查管理、合同管理、投诉举报管理、用电检查管理,有效督促电力企业营销管理人员建立服务意识[1]

2.2营销策略组合优化

各电力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营销管理观念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以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为核心,实现营销策略的组合优化,以下对其进行介绍:
相关电力营销管理人员应深度分析智能电网对我国电力市场营销的影响,探究营销服务的体系构成,并深度整合地区的用电状况和线损情况。在此基础上,可积极融合产品服务优化策略、优化价格策略、改进渠道策略、加强促销策略以及利用政策力量及公共关系策略,实现组织保障、技术信息化保障和基础设施保障,明确经营战略,完成基于STP的营销战略调整,充分明确电力企业的营销目标市场定位,结合营销策略发展现状,针对性提高营销业绩。值得一提的是,在营销策略组合优化的过程中,应深度认知电能产品质量低、电价管理水平有待提升、业务办理渠道单一且流程复杂以及缺乏促销手段、增值服务开展较少等电力营销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积极借鉴国内外优秀企业的电力营销管理经验,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提升电能产品质量,降低客户成本,优化产品价格,提高客户便利性,打造多元电子服务频道,加强客户沟通,全方位实现电力促销[2]

2.3信息化人才培养

信息化人才是大数据背景下电力企业实现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的主要驱动力,以下对信息化人才培养提出相关建议:

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全国电力投资中电源工程投资为39.2%,电网工程建设投资为60.7%,由此可知,未来一段时间内,电力企业仍旧具有较大的营销空间。以此为基础,各地区电力管理部门应制定行之有效的人才引进方针,结合当前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人才基础,吸引掌握先进营销技术和营销理念的人才投入到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工作中来。为保障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能够取得实质性成效,电力企业应定期组织营销人员开展创新交流会议,在会议上总结或汇报电力企业在一段时间内取得的营销创新成果,交流技术创新经验,形成优良的竞争氛围,以使信息化人才能够结合先进营销思想,充分认识到营销管理观念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在信息化人才培养中,还可应用绩效评价体系和综合考评体系对营销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进行引导,邀请行业内专家对营销管理人员进行专项培训,使其接受创新管理理念和信息化管理理念,以便在日常营销管理工作中积极融合创新思维,促进电力营销企业长期健康发展。

2.4营销记录分析

随着我国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力企业营销管理压力明显上升,通过开展营销记录分析,可有效提高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能力,以下对其进行介绍:

在信息化环境中,电力企业逐步构建了电力营销数据库,利用面向用户的电力大数据特性,包括地理分布特性和电力设备的数据特性及拓扑关系,致力于解决系统功能配置不完善、系统之间存在信息孤岛的问题,支持相关营销人员以营销记录为基础,充分整合营销信息,借鉴营销管理经验。在营销记录分析过程中,可积极融合互联网技术、自动化技术、数据分析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其中,互联网技术可支持相关人员在电力系统运行环境中完成电力营销信息的充分整合和实时共享,提高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时效性;自动化技术可完成营销记录的自动储存和自动推送,有助于提高营销管理人员的营销服务意识;数据挖掘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实现营销记录信息的全面整合和深入挖掘,并将其导入GIS的电力大数据库,建立信息连接,充分发挥大数据环境下信息集成优势。另外,在营销记录分析过程中还可基于相关先进信息技术,积极创新服务平台,拓宽服务范围,形成多元化营销服务体系。例如,可基于营销记录,探究电力用户的电力应用需求,并借助电力微信营销平台,对用户的营销数据进行发布并积极接收来自用户的消费反馈,从而全面整合营销管理经验,不断更新营销形式,满足用户消费需求。

结论:总而言之,当前我国正处于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推进的关键时期,基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对电力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积极推进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营销管理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因此,应积极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营销策略的组合优化,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和营销记录分析。

参考文献:

[1]王晶,林波.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力营销服务创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0(10):31-32.

[2]孙梦觉,赵智勇.电力营销现场作业安全管控应用研究[J].电力设备管理,2020(10):126-127.

[3]顾阿龙.电力营销计量改造中的重点与难点分析[J].科技风,2020(29):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