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建越南语教学机制  培养桥头堡建设人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7
/ 2

浅谈“创建越南语教学机制  培养桥头堡建设人才”

周和平

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高级中学   661300

一、基本情况

  河口高级中学地处中越边境河口口岸,与越南老街省省府隔河相望。原为河口一中,成立于1952年。2007年8月实行初、高中分离后,高中部搬迁至新校区,更名为河口高级中学,属于红河州“1650”工程项目学校之一。

  学校现有教学班20个,在校学生900余名,教职工94名。学校师资力量雄厚,81名专任教师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有77人,占教师总数的95.06%,高级教师有41人,占教师总数的50.6%。新校区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11956平方米,能够同时容纳30个教学班。多媒体教学设备、计算机教室、钢琴房、书画美术室、校园网、理化生实验室等教学设施齐备,学生公寓和多功能、现代化的体育场已投入使用。“园林式,生态型”的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全校师生提供了优越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

二、与越南高中学校的交流与合作设想

中越两国有着地缘优势,而且文化习俗也有许多共通之处,这为相互间的交流提供了便利。随着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大量会越语懂经贸的人才奇缺。河口高级中学根据自身独特的地缘优势,审时度势,充分调查研究,抓住时机,早在2009年6月就与越南两所学校缔结为友好学校,推动校际互访,搭建交流平台,建立合作机制,共享有效资源,加强区域合作,乘课改东风,内引外联,合作办学,开设越语课程,为河口桥头堡建设培养实用性人才。

三、培养目标、形式及课程设置

1.培养目标及要求

培养政治思想合格,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具备一定的越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能在“河口桥头堡”建设中发挥作用的越语适用型人才、为高等院校输送具备一定能力和越语水平的优秀生源。

2.类别、教学形式及学制

第二外语(文、理科):全日制(每周2课时),学制三年(高三开设强化班,增至4课时/每周)

3.课程设置

  越语语音、越语口语、越语泛读、越语听力、越语语法、旅游越语、经贸越语、外事越语、越南概况、越南历史、越南经济贸易法律法规等。

四、建章立制,设立机构,招聘师资,优化队伍,加强管理,规范教学,本着广泛交流,注重实效,提高质量的原则,构建越南语教学长效机制,拟重点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1.广泛与老街省高中学校的合作与交流

  围绕着教师国际化、学生国际化、研究国际化和管理国际化,我校积极探索国际化合作模式,促进与越南高中学校的交流与合作。

(1)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积极开展教师交流与合作

 一是“请进来”。为进一步推动我校有关越南语言、文化的研究,提高人才培养的层次和学术水平,促进教育的国际化,我校充分利用与各高中学校的友好关系,积极引进短期专家教师来校进行讲学,参与学校新教材的编写以及新学科的建设,同时应在友好学校间设立越语(汉语)沙龙;推荐文学功底深厚的教师来我校讲学,协助我校开设越南语文化等课程。

 二是“走出去”。我校应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有计划地招聘越语教师并派遣越语教师出国进修,实地开展越语学习或教学研究。

 (2)探索有效合作模式,开展学生交流与联合培养项目

  与缔结为友好学校的老街重点高中通过友好协商,签订协议的形式,送我校的在校学生到到老街学习。其主要途径应包括学生实习项目、交换生项目、国家奖学金项目及联合培养项目等。我校越南语专业的所有学生应有机会赴越南老街汉语培训中心或重点高中进行为期半年以上的学习。目前,就两校交往的密切程度来说,双方已具备一定的条件(包括师资和住宿条件等)。

  在学生交流方面,主要的合作模式为实习项目和短、长期交换项目。学校双方可商定,互相免除派出学生的学费和住宿费,学习结束后获对方学校颁发的学习证明。双方开展学生交换项目,易于组织、时间灵活,办学投资成本适宜。双方学校还可签署协议,每年派遣2名对外汉语教学的志愿者到该校任教,支持他们的中文教学。对方学校也派遣越语教师到我校深造汉语,为其提升汉语教学层次储备师资。

(3)开展校际合作,践行联合办学新思路

为深化与越南友好学校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满足越南老街省边境地区学生学习汉语的需求,河口高级中学以桥头堡建设为契机,不断提高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与地处弥勒的庆来学校友好协商并达成合作协议:利用两校的各自优势,联合招收越南留学生。2011年11月17日,两校组成以文正高校长为团长的中方教育代表团一行12人前往越南老街重点高中,洽谈招收越南留学生的合作事宜,现已建立友好学校9周年。

 (4)联合举办多样性活动,提升学生国际化视野

  为了促进我校学生对国外文化的深入了解,提升学生国际化视野,我校与定期与越南友好学校间交往并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双方的教师节节日相互往来。学生定期的文化艺术体育交流活动等。通过参加各类活动,学生能真切体会越南文化,为日后与越南的交流奠定基础。

(5)搭建高层次交流平台,创建长效合作机制

通过友好学校的领导,向越南老街省教育厅领导传递信息,推动合作交流走向深入:力争取得两国高中学历认证,解除双方留学学生、家长的后顾之忧。力争招收越南留学生取得老街省教育厅的政策支持。,2011年11月17日,我校与庆来学校到老街重点高中举行合作座谈会上,老街省教育厅的副厅长杜青松应邀出席。表态积极支持两国三校开展合作交流,从政策上支持、鼓励越南老街省民族高中的学生到中国来留学,并表示在适当的时候带领部分校长到中国学校来考察。有老街省教育厅的支持,乐观的估计,明年春季学期我校就可到老街民族高中开展招生工作。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中教育国际化是以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以及学校自身特点为基点的国际化。在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教育理念的同时,我们必须认清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坚持目标,立足实际,彰显特色,抢抓国家西部新一轮大开发机遇,创建越南语教学长效机制,为培养河口桥头堡建设的高素质人才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