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就业教育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7
/ 2

简析就业教育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薛素爱

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德应用技术学校,青岛 山东 266555

摘要:职业院校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走上社会之后更好的适应能力。在职业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就业教育渗透不仅可以提升职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学生实现升学或者就业的梦想。在新形势下,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升学和就业,职高教育也应当与时俱进,对教学方式进行积极改革。文章主要从就业教育在职高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这一角度,研究就业渗透教育与学生升学和就业的关系,最后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希望可以促进职高学生更好地适应这个多元化的社会对学生德才的需求。

关键词:就业教育;职业高中;渗透教育;优化措施

前言:

随着我国当前全面素质教育的普及,职业院校占有高校教育体系的近半壁江山。众所周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实用型复合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社会岗位。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就业渗透教育对于提升高职学生的专业素质,满足学生升学需求起到的重要作用。中职院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在新形势下,职业教学中的渗透教育方式改革应当受到各职业院校的广泛关注。实时掌握当下社会发展最新动态,调整教学侧重点,以便更好地提升学生在升学中的综合竞争力,满足现代化社会企业对于人才的最新需求。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力度的加大,各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整体来看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积极性、以及课堂专注度等还有待提高。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推动就业教育在职业高中语文中的教学渗透,更好地贴近社会发展热点展开教学,提升课堂对于学生的吸引力,是当前各院校重点关注的改革首要任务。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就业教育,以及对提升学生应试与就业能力做如下探讨。

  1. 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就业教育的重要性体现

就当前职高语文教育发展现状而言,一个共同点就是同一个年级的学生,无论选择何种专业,在进行职业高中语文学习时都是同一版本。语文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基本使用相同的教材以及课堂内容设置,甚至是相关的课堂和课下活动都是一样的。在当前教育模式之下,学生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语文课程的学习对于今后成长和生活的重要意义,只是将语文的学习当作高考的必备课程。职高的学生由于无法进入到普通高中,他们的学习更多的是为了掌握一门专业技能,在今后的社会中能拥有一技之长。这种教学方式对于职高的学生来说,不仅无法进入一个高等大学,同时也不能培养出高精尖的技能人才,毕业之后和高等教育的毕业生将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职高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中,首先应当让学生意识到语文学习对于提升其综合素养的重要性。职高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所学的语文知识,让学生得到人文素养与道德情操的熏陶,通过阅读与写作的训练,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与审美情趣。当前新课程的改革,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职高语文教学中,应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展开语文教学活动。

  1. 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就业教育的优化措施

  1. 合理安排语文教学内容

当前职业高中语文教学,想要进一步提升渗透就业教育的教学效果,首先应当合理安排语文教学内容。按照当前职业高中教学目标基本原则,并根据不同年级之间,学生在心理上的差别,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开展时应当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侧重点。首先,应当保证教学内容足够充实,做到有的放矢,能够根据所学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模块。例如,在对高一学生进行教学时,应当重点学习通用语文教材,高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时更应当培养其写作的能力,而高三年级的教学则应当侧重培养其职业表达能力。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比如演讲比赛、作文竞赛、诗词大会等等。

  1. 把提升学生的升学与就业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目标之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是一样,必须率先树立提升学生升学与就业能力的目标,才能进一步指引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内容以及方式方法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在新形势下,职高语文教师首先应当意识到语文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毕业之后的升学和就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对于部分学生对语文课没有学习兴趣的现状,教师首先应当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同时转变自身的教学风格,丰富课堂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来。在语文教学中,以就业和实用性为导向,把理论内容从课本迁移到实际生活中来,让学生意识到语文知识的学习对于自身修养的巨大帮助,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不断提升学生的应试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1. 引导式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在职高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中,还应当以引导式的教学方式来渗透职业道德。对于今后每一位走向社会岗位的学生来说,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需要行业内的职业道德,也是员工在行业内完成工作应当遵守的基本准则。通过职业道德能够直接体现一个员工的道德观念以及思想价值取向。拥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员工在工作中势必会更加认真负责,积极向上。因此,职业高中院校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与时俱进,向学生灌输职业道德教育。《敬业与乐业》、《学业与职业》、《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都是很好的职业教育的范本,对于学生的职业道德的形成和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的确立,都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1. 重视应用文教育提高学生语言组织和写作能力

职业高中教学活动中基本上公认文化课教育是最底端的教学活动,是为了给其他专业课奠定基础。正是由于这种认知,文化课教育并非特别重视。在部分专业进行文化课教育时,只是简单地为学生讲解文章,甚至部分专业没有设置语文课程。然而不可忽视的是,每位学生毕业之后走向求职道路都需要用到语文书写和表达能力,只有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才能在今后的就业岗位中突显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优势。由于职高学生的文化课基础较弱,因此在写作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方面不能急于求成,应当从简单的文章写起,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记录身边发生的事件,并通过定期分享的形式,逐步提升学生的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1. 教学中针对性模拟求职场景

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就业教育的渗透,还可以通过针对性模拟求职面试的教学场景,来提高学生的应辩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由于学生文化基础较差,甚至部分学生普通话都说不标准,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模拟学生求职的场景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为日后顺利求职打下扎实的基础。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还应当有意识让学生多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表达中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后求职中显得大方得体。

总而言之,职业高中的教学,主要目标是培养出具有实用性的现代化人才,使其在就业中更具有竞争优势。需要将就业教育渗透在职业高中教育的各个环节,更好地提升职业高中学生的就业率,为社会不间断输送高质量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明,牛淑娟.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创新探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0,22(05):26-29.

[2]曾科.高职学生就业培养与语文融合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20(10):122-123.

[3]尹云霞.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职语文教学职业化的改革[J].高教论坛,2009(09):113-116.

作者简介:薛素爱,女,汉族,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教师/讲师,本科,研究

方向: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