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铁路理念下铁路规划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4
/ 2

绿色铁路理念下铁路规划问题研究

王瑞梅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 300 308

摘要:了解了“绿色铁路”的基本概念及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绿色铁路的评价体系。重点讲解了铁路建设与环境的关系,以此指导我们在铁路规划中,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从而实现铁路规划、施工、运营、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铁路; 环境保护; 规划设计;

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发展迅速,但我国在铁路建设中对环境影响的评价尚不明确,铁路规划中的环境评价体系还需待进一步完善。因此,如何在铁路建设过程中(尤其是铁路规划),将“绿色铁路”的理念最大限度地体现及运用,是目前我国铁路建设的研究重点之一。通过绿色铁路的理念,结合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方面,去分析铁路规划选线的问题,进一步推动“绿色铁路选线”的发展。

1 “绿色铁路”的基本概念及内涵

绿色铁路的概念为:以环境价值为尺度,运用各种绿色技术,在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快捷、高效的条件下,不断减小铁路及配套设施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铁路。[1]绿色铁路是建立在环境价值尺度之上的铁路建设理念。以此构建铁路运输体系,会让人们在体验绿色铁路带来的好处同时,形成保护环境的行为意识,促进社会进步,刺激经济发展,提高人口素质,最终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2 绿色铁路的评价体系

铁路建设项目建立之初,需将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等全部纳入到一个统一的评价体系中,通过对资源、经济、环境、社会的影响进行客观分析,找出铁路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非绿色”因素及发生原因,然后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对策,以利于铁路和生态环境的协调,为以后的项目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

2.1 绿色铁路评价体系建立原则

绿色铁路评价体系的建立,应注意“绿色”的内涵(即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节约资源和能源),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遵循科学、系统、稳定、可操作的原则,考虑能源、经济、环境、资源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2.2绿色铁路评价体系基本内容

根据2.1所述原则,评价体系的基本内容可以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四个方面去分析。

2.2.1绿色铁路评价之资源指标

铁路工程项目主要仍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建设过程中应与当地的资源条件相匹配,节约各种资源,诸如耕地占用率、水土保持指标、动植物保护指标、生态敏感地区(如湿地、自然保护区、文化古迹、风景名胜等)等都有很大的影响,这要求铁路规划时就因该综合考虑,能避免就避免,无法避免则做好防护措施,确保资源的持续利用和文物的有效保护。

2.2.2绿色铁路评价之环境指标

由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会对环境产生不可避免的变化,因此在绿色铁路的评价体系中,需对该方面进行评估和衡量,诸如能源消耗、气体排放量、污染治理措施、绿化面积等,形成标准化的数据进行评估,以消除无指标、无规格对评价的影响。

2.2.3绿色铁路评价之经济指标

在市场机制下的铁路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资金、成本等支出与有用生产成果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而建立一个明确的指标,可以直观的获得二者的对比,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2.4绿色铁路评价之社会指标

该指标应重点强调铁路建设对政治和文化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带动区块经济发展及文化建设,加强各地区的交流等。这要求我们在规划时应结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统筹协调,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最终服务于社会。

以上各指标的建立及规格的标准化,能够较为客观的评价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中的优劣,绿色铁路评价体系是一个影响因素众多,层次繁多,判断指标部分模糊的综合性的问题评价体系,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条件实际案例实际分析。

3 环境评价对铁路规划的影响

3.1铁路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传统的铁路工程建设主要是从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工程本身的角度出发,主要考虑包括工程投资、建设周期、灾害避免等问题[2],很少考虑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及后续的次生灾害。根据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时间的不同,它对环境的影响也会不同。

3.2铁路规划环境评价的基本内容

如3.1中所述,铁路工程项目建设对环境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在铁路规划过程中需增加环境评价,以此做好选线规划、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设计。

这要求我们,贯彻环保选线选址的理念,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及干扰,减轻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项目规划阶段做好设计及规范,明确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做好预防措施,防止或减缓对环境的破坏。铁路运行阶段做好监控,及时维护运营期间产生的污染。

铁路规划环境评价应从环境现状、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环境影响防护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估,并结合工程内容及施工特点分析,建立适合本规划的评价指标体系。[3]

  1. 当前国土在了解绿色铁路理念下展开的适度规划调整

4.1强化对自然生态的保护

在了解了绿色铁路的理念之后,国土规划进行了适度的调整。其中加强了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根据铁路建设的区域内的自然生态来建立了相关的保护措施。其中主要是依托“两屏三带”为主体的陆域生态安全格局,来进一步的保证在铁路区域中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重要区域。同时尽可能的将铁路建设在远离生态功能重要区域的其他区域之中,进而来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而且在建立新的铁路中必须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国家实施更加严格的区域产业环境准入标准,提高各类重点生态功能区中城镇化、工业化和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准入门槛。

4.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国土规划中国家提出了要逐步的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的体系,同时为了适应多中心网络型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建设需要,加快建设国际国内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强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构建由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和管道共同组成的配套衔接、内通外联、覆盖广泛、绿色智能、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其中,要加大对铁路网的建设有完善力度,加快高速铁路、区际干线、国土开发性铁路建设,积极发展城际、市郊(域)铁路,完善区域铁路网络,优化城镇密集区交通网络。并且在此过程中一定要遵守绿色铁路的理念,一定是通过相关的技术人员来对铁路周边的环境进行检测考察与分析,到203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20万千米以上。
4.3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一是“贯彻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统筹考虑经济布局、人口和资源分布、国土开发、对外开放、国防建设、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要求,并体现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促进区域协调均衡发展的方向”。这一原则明确了铁路规划建设首先应服从国家战略,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要求。二是“根据国家综合交通发展总体要求,线网布局、枢纽建设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优化、衔接和协调发展,提高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这一原则体现了建立综合交通运输本系对铁路发展提出的要求。三是“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充分利用既有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这一原则主要考虑铁路发展面临着环境和土地资源等方面条件的制约,因此应走集约发展道路,避免粗放型增长。

5小结

通过环境评价分析,我们了解铁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基于以上影响,我们分析了铁路规划中应该注意的环境问题。根据分析结果,结合“绿色铁路”的理念,做好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中防护及监控,实现铁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熊风,杨立中,罗洁等.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铁路"系统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 2007(5):43-46.

[2]杨立中,梅昌艮,贺玉龙,等.绿色高速铁路理论与评价体系的研究[C], 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 2010:1175-1178.

[3]朱正清.重视规划、强化设计环保理念,建设绿色和谐铁路[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8(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