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原创儿歌与幼儿音乐活动的适宜性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4
/ 3

后疫情时代原创儿歌与幼儿音乐活动的适宜性探究

袁振祖 劳丹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湖北武汉, 430000

摘 要:2020“新冠”疫情的突发阻碍了面对面日常的接触交流方式,对幼教行业线下展开幼儿音乐活动也带来很大冲击。儿歌需具有朗朗上口和易于记忆等特点,在线下开展音乐活动通常效果更佳,但在新冠疫苗尚未正式上市的前提下,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健康与安全问题。本文预估未来后疫情时代我国部分地区仍存在偶发性、输入性核酸阳性病例的现状后,利用网络教育平台优势,打造线上音乐创作学习一体化平台,不但可有效降低疫情传播风险,还可提升幼儿对线上教学平台的适应性,同时将对后疫情时代的幼教音乐活动如何引入原创儿歌及其形式做相关论证探究。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 原创儿歌 幼儿音乐活动 适宜性探究

引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这是习近平主席近期对于创新的阐述与期盼。创新的脉动,从科技到生活、从艺术到文化,已可随处感知。我国抗疫工作的顺利进展过程,不断推陈出新的音乐作品中也出现了不少有价值有文化底蕴的原创儿歌,拉开了这个时代幼儿音乐活动的新帷幕。而保持儿歌原创性不但可提升音乐作品质量和版权意识,幼儿音乐活动也将在高效有序的环境下进行,创作原创儿歌和欣赏原创儿歌是音乐活动的两个步骤,但仍需看到创作原创儿歌的音调和内容与幼儿生活的结合度仍然受限,若单纯将原创儿歌音乐直接引入幼儿活动可能会导致舍本求末,因此取得抗疫成果的同时,还需思考后疫情时代使用何种方式完成原创儿歌创作和相关幼儿音乐活动的科学展开,是本文的重点阐述内容。

  1. 疫情背景下的幼儿音乐教学模式分析

1.1 疫情对幼教行业的影响

因幼教教师需要持证上岗,在具备良好教学能力的前提下可给年幼的儿童带来高质量教学服务,不但可通过一系列形式活泼的游戏,让幼儿对世界产生基本认识,还需注意到在发生疫情后,幼儿园和其他层次学校一样在疫情期间将线下办学暂停,在政府的主导下抗疫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幼儿园紧随中小学开学后,遵循有序复课的原则让学龄前儿童重新回到幼教园区,因幼教课程具有时间紧、任务重特点,教学课时的大量延误也将让一部分重点教学内容无法以课时弥补形式完成授课,将给幼儿和家长带来一定损失,疫情的出现也将影响整个幼教行业,让行业基本处于停摆状态,部分民营幼儿园还可能出现缺少资金办学问题,故未来幼教行业需具备一定风险抵抗能力。

1.2 常态化疫情背景下家长对幼教支出转变探讨

在发生多年不遇的重大疫情后,家长对幼教方式和幼教相关支出都有了全新认识。以往家长们大多探讨选择合适的幼教学校,因部分幼教学校对入学儿童有一定考核,还可能审查家长的消费能力和工作背景,家长们不惜余力为子女们选择最优秀的教育环境,在疫情影响下家长更倾向于在入学前,选择符合自家孩子学习方法的线上教学平台,以代替线下教学过程,因家长对线上平台的可支配花销较少,对线上幼教行业的认同度仍需进一步加强,因此需在各方努力下让家长对幼教行业的理解加以转变,进而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和幼教行业发展规律。

1.3 疫情背景下线下音乐活动开展难点剖析

受疫情影响,家长只能通过视频课或单独播放音频形式,完成各项幼教教学辅导工作,部分家长不愿意接受事实,或因自身对电子设备的操作水平有待提高,而让线上音乐活动开展效率偏低。受疫情影响,大量中小型民营幼儿园濒临倒闭,部分儿童不但面临无学可上的尴尬,此部分家长可能也将考虑到传染病的流行对自身孩子健康带来的风险,进而鼓励孩子完全以线上模式开展学习,在线下教育环境不断恶化的今天,需要园方和教育主管部门共同努力,以提升家长对线下办学的信任度为目标,推出优惠政策吸引更多家长带领孩子重新选择线下幼儿园学习,

1.4 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线下音乐活动开展存在必要性分析

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线下幼教已在逐步恢复。但线下音乐活动一般以聚集形式进行,不同幼儿园的办学能力和学生数量有所区别,若教学场地十分狭小则不能给幼儿良好的活动空间,在发生不可控的传染病疫情后,因幼儿本身不存在多少佩戴口罩的意识,在线下音乐活动开展期间,要求幼儿全部独立佩戴口罩不但存在难度,考虑到幼儿的呼吸道仍在发育期内,错误的佩戴方式和幼儿体质原因都可能导致幼儿出现窒息现象,进而会引发家校之间的信任问题,无助于教学环境的优化改善。但线下音乐活动对提升幼儿活动能力和世界观十分有利,若缺少此环节则将让线下幼教模式略显无效,故需提高幼教老师对幼儿的卫生防疫知识科普水平,以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1.5 短视频平台的兴起对幼教行业的影响探究

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学生学习幼教歌曲的成本在不断走低。但仍需注意的是短视频平台以商业盈利为目的,与幼儿园以提升幼儿综合素质为办学根基完全不同,虽然家长在多次浏览幼教相关短视频后,软件不易推送其它类短视频,但每个短视频的背景音乐多不是音乐的完整版,而是音乐的精华部分,长此以往将对幼儿学习幼教音乐不宜,部分幼儿甚至会对手机产生一定依赖心理,或借学音乐之名,做打游戏之事,严重影响幼教行业正常的教学秩序,为此笔者认为在短视频平台推广幼教歌曲弊大于利,不但需家长具备良好的监管能力,还需幼儿自身有一定自主学习意识,方可让幼教各工作高效执行。

  1. 后疫情时代原创儿歌创作环境探究

2.1 对幼儿心灵的启迪

原创儿歌讲究旋律性和动听性,因幼儿的脑部仍在发育阶段,幼儿脑中能达到熟记标准的歌曲数量极少,因此各区对幼儿心理有一定启迪作用,不但在播放音乐时,幼儿的情绪得到有效放松,幼教老师还可利用音乐播放契机,渗透对幼儿道德素养和学习能力的教育内容,也可将相关内容写进歌词内,以歌谣的形式带头传唱,让幼儿逐渐能养成对好习惯歌曲的背诵演唱能力,既能形成良好习惯,又可拥有一定歌曲把握能力。

2.2 教师层面谈儿歌创作环境的改变

儿歌创作环境的改变对教师而言,将面临新的挑战。以往教师喜欢在课下与幼儿或家长积极沟通,沟通形式多是线下的。在线下交流时,彼此存在目光的转换与注视,很多建议也具有良好的可执行性与操作性,基于此条件创作的儿歌也将具有良好的影响力,但教师不但要完成儿歌创作过程,还需要对幼教课堂的全过程予以规划,并探讨在发生其他卫生事件后的应急处理方案,也要让教师加强对电子设备和软件的使用能力,以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理论水平,适应线上教学平台,将儿歌创作适当迁移到线上,并被广大家长接受。

2.3 开展线上创作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开展线上创作教学成本较低,在看到线上办公或学习软件的兴起后,教师可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以较低成本开展歌曲创作活动。与线下创作由教师主导相比,因每次视频课都需要教师与对应学生家庭建立视频连接,不但彼此可看到对方的画面,很多家长也可以陪伴孩子共同完成学习过程,家长对教学有困惑也可当堂提出解决,不但提升了教学效率,还让教学过程具有透明化特点。

2.4 儿歌创作大环境转变对幼教行业的影响

儿歌创作环境的转变,不但需要教师对其充分适应,对幼教行业而言也将是一次大规模的洗礼,教师的备课方式和歌曲创作完全被迁移到线上,同时部分幼教老师在以往创作时,可能会完全照搬网上已有的歌曲,进而让歌曲不具备原创性,在将创作过程迁移到线上后,教师创作的音乐作品会被幼儿及家庭实时下载,不但作品创作质量和原创性将被更多人评判,对教师的工作难度而言也将有所提升。

2.5 追求儿歌原创性的重要性探究

追求儿歌原创性既能体现教师的音乐教学这一基本环节的重视,还凸显幼教音乐教学的作用,长期保持儿歌原创,也将让对应幼儿园具有一定招生吸引力,不但可以在竞争激烈和市场日趋白热化的幼教行业中崭露头角,也可从侧面反应出教师的教学能力,考虑到幼儿多喜欢新颖的教学内容,若在网上直接照搬已有歌曲,很多幼儿在课前已有明显印象,也将降低对授课内容的喜好度指标,为此需重视儿歌原创,让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在教师的创作下得以形成。

  1. 后疫情时代幼儿音乐活动的开展方式探究

3.1 线下音乐活动开展方式的转变分析

线下音乐活动不但逐渐由集体式播放幼教音乐,朝着个性化、多元化选择幼教教学内容转变,一位教师同时辅导的幼儿数量也将有所降低,不但实现了小班化教学的梦想,对部分资金紧张的民营幼儿园而言,还可降低房屋租赁成本,将更多预算投入到线上平台建设和引进高质量课程工作中来,不但可让更多幼儿从中受益,幼儿园的办学效率也将有所提高。

3.2 线下幼儿音乐活动的开展方式探究

现阶段开展线下幼儿音乐活动,可通过更小规模的小组形式开展。以每班40人为例,在适当时间对幼儿或家长使用调查问卷方式,调查幼儿的爱好和家长对幼教工作教学选材的意见,根据不同幼儿的兴趣,将幼儿音乐活动分为四个小组分别进行,其中A组以播放抒情歌曲为主,例如原创儿歌《妈妈的秘密》,对部分性格内向的儿童而言十分适用,不但幼儿的情绪会在歌曲播放期间得到控制,幼儿还将对音乐内容抱有认可态度。B组以地域文化歌曲为主,例如原创儿歌《武汉伢》可选择短视频平台主流背景音乐,让幼儿在熟悉的旋律中活动,并掌握有价值的风土人情。C组以播放催人上进的抗疫歌曲为主,如活泼开朗的《小蜻蜓》,不但让幼儿瞬间兴奋,并能根据教师引导对国家目前的抗疫效果有基本认识,还可根据原创儿歌做对应舞蹈动作。D组以播放幼儿或教师自主填词的儿歌为主,解决部分歌曲原词无法准确表达大意,教师可以结合歌曲旋律,引导幼儿共同添加适当的歌词,让幼儿形成对音乐旋律的初步理解,同时营造幼儿之间的相互合作氛围。

3.3 对幼儿的要求转变分析

在相关改革工作得以实现后,将明显提升幼儿的音乐学习兴趣,如果说2020年上半年这一阶段幼儿接触音乐多是线上推动型学习方式,那么2020年下半年开始,幼儿教师需在课前拥有对各种原创音乐的初步认知能力,从幼儿身理心理角度,帮助幼儿自身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班级学习内容,只有掌握每位幼儿的性格特点,原创音乐的价值才有可能得以最大体现。

3.4 对教师的要求转变分析

对教师而言,在将线下音乐教学班级按幼儿的兴趣予以细化后,教学压力将有所增大,但教学有效性也将显著提升,教学也将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每位幼儿有不同的音乐听歌喜好,这与应用软件的推荐算法大致类似,在幼儿自身不能确定音乐方向时,还需教师与家长积极沟通,以主动形式让家长了解课程的转变细则,进而帮助幼儿良好适应课堂教学过程。

3.5 对家长的要求转变分析

对家长而言,幼儿园或幼教机构主动做出的教学活动适应发展的调整,例如小班化授课、分组化反馈等形式,让对应班级的教师有精力有时间,在QQ和微信群内与家长零距离沟通,也可将每位幼儿的在园表现以录制单人视频的形式发送给家长,家长不但可从中亲眼目睹孩子的飞快成长和进步,还可进一步理解园方为提升幼儿音乐教学效率所做出的努力,为营造良好有序的教学环境和信任互惠的家校关系提供进一步保障。

  1. 原创儿歌创作环境和幼儿音乐活动的适宜性分析

4.1 儿歌创作环境的适宜性分析

原创儿歌创作环境的转变不但意味着教师有了更重的使命,需要加强音乐创作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同时,还需以多聆听相似歌曲或借鉴兄弟幼儿园办学经验等多种形式,让教师的创作能力得以最大程度发挥,并能够根据对应年龄儿童的心理特点,创作出积极向上、阳光健康的幼教歌曲,儿歌创作环境也将逐渐适宜幼儿的成长发育规律,不但可提升幼儿对音乐的听觉力和节奏把控力,教师也将从中有所收获,并结合教学改革情况对后续教学阶段做科学部署。

4.2 幼儿音乐活动的适宜性分析

幼儿音乐活动也将继续沿着高标准、一体化方向转变,不但体现小班化特点,给每位幼儿合理的空间以发挥自身真实音乐能力,还可让幼儿在相对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知识,提升道德素养水平,幼儿音乐活动做为幼教的主体组成部分,不但让幼儿的情操得以陶冶,其还将充分适应幼儿的成长规律,音乐活动的举办也将具备高效性特点,为此幼儿音乐活动需让幼儿成为课堂教学主体,充分尊重他们内心并给其良好的活动施展空间。

4.3 幼师音乐活动设计与组织

幼师不但要充当音乐活动的设计师角色,还要具备一定组织能力,以规范课堂纪律、提升授课效果为教学目标,在设计活动时要考虑幼儿活动期间可能存在的问题,不但要采取有效措施规避风险,还要确保教学方案具有趣味性,且对不同年龄的幼儿均有良好的适用性。组织活动在让幼儿以列队形式排队后,幼师需通过队形散开,每人保持1m以上距离形式,确保幼儿有良好的活动空间。线上可以模拟幼儿园活动过程,达到动静结合、边学边玩,家园互动,快乐启蒙。线上线下都要保证幼儿形成对原创音乐内容的理解能力,进而让教师的付出得到回报。

4.4 建设儿歌专属创作与学习网站的必要性探究

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建设儿歌专属网站,不但符合广大家长和幼儿的辅导学习需求,也方便教师以音乐人的身份随时上传最新制作的音乐作品,因幼儿具有一定学习规律,相关网站在制作时需确保网站教学内容易于被幼儿接受,在提供未经授权的音乐作品时,教师有义务和版权方积极沟通,并以上传原创作品为主,让网站的运营具有公益性特点,也可根据项目应用情况制作配套应用软件,让幼教音乐学习过程变得更简单。

4.5 营造原创儿歌创作环境对幼儿音乐活动开展的影响探究

营造良好儿歌创作环境,不但可为幼儿的成长提供良好保障,考虑到现阶段音乐教学占时长比例较大,在幼儿园课程标准要求教学的歌曲资源库基础上,发挥幼儿园教师的歌曲创作能力和创新教育能力,让一批教学思路新颖、敢于挑战教学困难创作者为幼儿提供歌曲创作服务,不但可确保歌曲的创作质量和歌曲的受用性,高效优质的教学过程也将成为幼儿园的一大办学特色,不但让广大家长和社会放心,还可提升幼儿园口碑,让幼儿园得以长期健康发展。

五.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谁牵住了创新这个“牛鼻子”,谁就能占领先机,谁走好了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赢得优势。后疫情时代不但需要大众拥有良好的防疫意识,以确保幼儿的生命健康安全,幼教部门还应结合原创儿歌教学特点,打造高质量的幼儿音乐教学活动设计,进而有效提升幼儿五大领域的体验空间,而原创儿歌的“新颖”度与幼儿音乐活动的适应度,还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盼.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创造性研究[J]. 长江丛刊·理论研究版, 2017(11):297-298.

[2] 夏菲. 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的有效策略研究[J]. 科学咨询, 2020(7):142.

[3] 付钰雯. 寓教于乐:论游戏活动与幼儿教师的适宜性行为[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8(5):123-125.

课题项目:1.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学前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20课题《后疫情时代原创儿歌引入幼儿园音乐活动的适宜性研究》课题成果(项目编号:XJYZ -2020-B05)

2.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北师大出版社)重点实验室“中国主题幼儿园课程资源共建共享与融媒体出版”子课题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中国儿歌资源建设与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BSDRHP20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