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工程造林树种选择及提高造林质量的路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3
/ 2

林业生态工程造林树种选择及提高造林质量的路径探讨

杨新疆

新疆昌吉市六工镇林业工作站 新疆昌吉市 831101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一方面带来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逐渐认识到林业生态工程造林的重要性,树种选择是林业生态工程造林的第一步,也是极为重要的一步。合理选择适宜树种能够提高造林质量,而造林质量影响着造林效益,是关系着造林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积极探讨树种选择及提高造林质量的路径,有利于提升整体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水平。

关键词:林业生态工程;树种选择;造林质量

引言

目前地球人口数量巨大,对地球环境破坏程度也在加深,做好林业生态工程造林工作能够提高植被修复能力、提高森林覆盖率,因此,探讨树种选择和提高造林质量的路径意义不言而喻。提高造林质量有利于确保整个林业生态工程的良性发展,进而改善整个林业生态圈,而合理选择树种是造林工作的第一步,因此,应该将树种选择与提高造林质量的路径探讨结合在一块,从而为林业造林工作指明方向。

1林业生态工程造林树种选择

1.1造林树种的选择原则

首先,生态造林工程开始前要确定好造林目的,只有目的明确了,才能有效规划下一阶段的造林工作,提高造林质量。我国生态工程建设实际上很早就开始了,初期造林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出发点的,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向前推进,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影响着人们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于是造林目标转为以恢复生态环境为主。为此,在造林树种的选择上,应该注重生态效益和环境保护。在确定好造林目标后,应该选择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且易栽种的树种,使之成活率比较高。其次,选择树种还要遵循适应性原则。确定好栽种目标后,应该考虑当地环境、气候、地理等综合因素,不是所有树种都适宜在当地种植,因此,必须充分调研当地自然环境,充分确定其符合栽种条件后,方可进行栽种。

1.2造林树种的获取途径

造林树种的获取途径之一便是选树立地。选树立地即是全面分析立地条件,选择符合栽植要求的树种。在选树立地的过程中,尽量做到分析全面,结合树种的生理学、生物性及生态特征,对树种栽种所属地理分布范围进行深入研究。在选择树种时,首先应将目光投向当地的树种,因为与当地气候环境、土质等都十分相合,成活率高且树木质量好。其次,还有一种获取途径是选地适树,即是在选择树种时,结合树种的生物特征,分析其生物需求,同时,研究当地的自然立体环境,使得树种与当地立体环境相配合。

2提高造林质量的路径

2.1制定科学合理的造林方案

开展生态造林工作的前奏是根据地区气候环境、地理地质特征和造林需求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造林方案,同时,这份方案还要与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征相吻合。另外,造林管理工作也要在方案中凸显,这样,才能保证造林方案的科学性、全面性。例如,在荒山植林中,明穴植苗法是较为常见一种造林方法,即是根据植苗数量和植苗要求挖掘合适大小的明穴,然后在明穴中放一层熟土,在熟土上面施加底肥和有机肥,再就是在肥料上面盖一层细土,将树苗植入树穴之中,最后,在穴中覆盖表土和湿土,之后在上面盖一层虚土。总之,方案中体现的内容越详尽,对造林越有利,

2.2林业生态工程造林整地技术

林木的健康、快速生长需要优良的环境和充足的营养元素作支撑,因此,整地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首先,假如栽种土地呈现出坡形,应该进行平整,使之不会出现水土流失现象;其次,对大碎土块敲平,确保土地平整,同时适当松土,为林木的生长创造有利的条件。另外,对林地进行整修时,不要将原生植被清除掉,以确保生长区域植物的多样性。例如,在荒山造林过程中,应该首先对荒山进行野外勘测与数据调查,为造林整地做足准备工作。与一般林地整地相比,荒山整地侧重于对坡度和平行线进行整理,并且尽量保留原有的植皮和原生系统,以确保当地植物多样性和防止水土流失。

2.3林业生态工程造林肥水管理

促进林木快速、健康生长最重要的因素是拥有优良的生长条件,除了在植前做足准备工作外,还要加强水肥管理,为林木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元素。水分和肥料是林木生长所需客观条件,也是最为重要的条件。通常在林苗植入后,要及时浇灌适量的水分,保证浇透;林木栽种后,还要及时关注天气环境变化,在夏秋季节,必须做好林木的抗旱保湿工作,在抗旱过程中,要根据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及林木生长情况合理浇灌水分。到了冬季,还要采取措施提高苗木的抗低温抗冰冻能力。

2.4林业生态工程造林中松土工作

造林过程中松土工作对于保证林木的正常生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松土一般是采用人工松土方法或者采取机械松土方法对林木周围板结土壤进行敲碎的过程,来增加林木的透气性能,便于林木快速生长,同时,需要根据当地降雨量、气温等因素适当松土。生长在林木周围的杂草会吸收掉土壤水分和营养成分,极大妨碍着林木生长,因此,为了改善林木生长条件,应该适时、适当地清除林木周围杂草。除草工作中,需要根据当地气候、林木生长特点合理清除杂草。

2.5林业生态工程造林后期管理工作

为了给林木生长提供一个优良的外部环境,后期的管理工作应该列入造林计划重要内容中。例如,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对林地进行不定期巡逻,防止林木遭火灾或者牲畜践踏。此外,还要重视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应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其成活率。

结语

基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应将之列为新时期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中的一部分,利用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林树种选择是一项关系着林木能否成活、能够成材的重要工作,因此,必须在树种的选择原则下精选树种,提高林木生长质量。同时,为了确保整个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应该从造林方案的科学制定开始,积极探讨提高造林的质量的途径,使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保持在一个高水平之上。

参考文献

[1]雷红.林业造林技术要点及管护措施[J].乡村科技,2020,11(28):52-53.

[2]胡敏铸.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J].种子科技,2020,38(13):129+131.

[3]管悦,朱春亚.林业造林工程主要质量问题及改进对策[J].中外企业家,2020(19):244.

[4]王志勃,张鑫.林业造林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20(13):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