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3
/ 2

浅析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

李红

中国安能集团重庆分公司 重庆巴南 401307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施工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各项工期进度、项目成本等方面对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安全质量管理方面需要制定标准化条例以及管理体系来对职责以及安全措施进行规范,安全生产标准化势在必行。

本文通过对时下施行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及中共中央颁布的安全标准化条例深入研究,结合自身企业在项目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安全管理方面的不足之处,从而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创建行之有效的安全标准化生产条例,以及面对问题的具体应对措施,解决了具体问题的同时也能进一步推进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

关键词:施工过程、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



  1. 安全生产当前现状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1】,目前各个行业蓬勃发展,每个行业都会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建设行为。对于建筑行业而言,保障安全是施工建设的头等大事,安全有保障才能提升工程的质量,才能按时完成工程的进度,由此能够提升企业的形象,建设起企业的良好文化2】。在许多正在施工的实际生产项目中,还是存在许多的不安全行为,诸如建筑材料杂物乱堆而且没有相应的防火灭火安全措施、用电不规范随意接电、人员不穿戴带安全帽、劳保鞋等安全保护就进行施工,都会成为事故隐患,安全制度的缺失以及安全专职人员的缺少是主要的原因3】。要实现安全生产,就要先从安全制度的完善工作开始。自从2014年《安全生产法》颁布施行4】,明确要求了安全生产建设的各方面的注意事项,对安全生产标准化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各企业加强了自身的安全体系建设,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5】

  1. 安全管理标准化的重要意义

国家在2014年颁布的《安全生产法》中指出要建立完善安全生产方针和工作机制,要求落实“三个必须”,明确了安全生产监管执法部门地位。这些条款现已成法律,违反有关条例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安全生产是所有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施行合理的安全管理体系,是为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的重要举措。安全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性管理工程,涉及到各单位人员队伍、设备、经济和法律法规甚至社会道德等各方面。要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就要抓好施工作业规范化,人的行为规范化,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责任法制化,使安全生产"可控、在控",达到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目的。

  1. 在施工中落实安全管理标准化具体措施

  1. 安全设施标准化

要对人员的操作过失、设施的违章状态、安全管理的程序、方法措施不完善不到位和安全责任不明确以及各类违章行为等方面进行标准化安全管理,实现生产现场安全设施标准化。制定的安全管理标准规范,主要包含如下几点:

(1)现场配置的机械设备,必须符合安全有关验收标准。

(2)特别注意本工程施工脚手架的防雷、避雷设施有效、齐全。

(3)对现场各类机械操作人员施工作业前,要进行书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对使用各种机械及小型电动工具的操作人员,先培训,后操作,安排专人现场指导,对违章操作的人,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严肃批评。

(4)项目经理组织有关施工人员每周对现场机械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2、现场施工作业标准化

在现场施工作业以及检修的过程中,必须要有周密的安全技术措施对作业中危险点进行预测与控制,同时也要有严密的组织措施及有力的监督管理体系,作业人员在各种作业中,人身和设备安全有了可靠的安全保障。所以制定的现场施工作业标准化规范如下:

(1)现场各级管理人员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要对施工现场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2)各个施工班组应做好班前、班后的安全教育、检查工作。安全应书面交底、实行安全值班制度并做好相关记录,施工现场要设专职安全员。

(3)进入施工现场得人员正确使用“三宝”。不戴安全帽者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4)各施工平台要设置安全防护栏杆,立面悬挂安全网。

(5)该工程底层四周和建筑物的出入口处应搭设安全防护棚。

(6)脚手架应有搭设方案、书面交底和专人维护。

(7)高处作业时严禁抛投工器具、材料。


3、人的行为规范化

 人的行为规范化是实现安全生产最关键的部分,要杜绝工作凭感觉、靠经验,形成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的工作习惯。通过安全管理制度章程来约束工作人员的不规范行为,能使工作人员避免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的安全隐患,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制定相应的举措如下:

(1)对于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使用操作必须符合有关安全操作规程。

(2)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严格落实持上岗证。

(3)经常注意现场机械设备的检查、维修、养护等工作,严禁机械带病作业,超期限作业。

(4)各分部、分项工程在施工作业前必须进行书面的安全技术交底,项目部每周组织一次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生产检查考核评比活动。

  1. 安全管理制度化

推行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制度是基础,需要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全力的配合,才能让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的工作落到实处。对于工程项目部而言,应制定适用于本项目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总的来说,安全管理制度应为项目经理负责制,实行公司月检、项目部周检、班组日检的安全检查制度,项目管理人员和各工种负责人组成项目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实施现场的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工作。

公司安全环保部门负责检查、指导项目安全生产,公司与项目部、项目部与各工种班组,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项目现场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现场进一步健全各种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从安全行为、安全制度、安全措施、安全设施、安全监督5个方面全面把关安全标准化管理。


  1. 安全责任“法制化”

《安全生产法》中明确规定对发生责任事故和损失的将依所承担的责任追究法律责任。因此抓好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对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要做到奖罚分明。“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大多数事故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人员责任落实不到位,责任心不强造成的,因此要制定和细化企业内《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度,加强落实安全责任到个人的举措,不能在任何环节出现"真空"。

对安全生产责任加以明确的考核制度进行管理,对不履行安全职责而导致事故的人员要严肃追追究责任,要令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当然,也要对长期保持生产责任区安全的负责人给于奖励,要纳入相应的绩效考核中去,施行重赏重罚的奖惩制度。

  1. 结语

安全管理标准化是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工作之一,它的重大意义在于规范人的行为,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它是强化安全监督体系的具体方法之一。但是一个好的制度和规范,不等于有良好的效果,必须有专人来监督程序的认真执行,切实把工作落实到实处,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正在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汪文广.论安全生产方针[J].劳动保护,2019(04):71-73.

  2. 贺阿红. 企业安全文化载体内容设计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

  3. 陈梦莉. 建筑安全事故人为因素分类分析及相关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5.

  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

  5. 吴喆. 建筑企业建筑安全管理的成本效益分析[D].重庆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