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镇财政所对三农资金的监管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1
/ 2

浅谈乡镇财政所对三农资金的监管作用

刘建光

山东省招远市阜山镇政府   山东   招远     265409

摘要:进入2020年,我国即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为其配置科学的指导。乡镇财政所承担着监管资金的重任,应提升工作的落实效果。本文首先探究现阶段三农资金的运用情况,其次分析乡镇财政所对三农资金进行监管的重要意义,最后总结充分发挥监管作用的有效措施,即建立健全的监督监管体系、明确乡镇财政所管理的范围和工作职能、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

关键词:乡镇财政所三农资金监管作用


引言:我国提出一系列的“三农”政策,为广大的农民群众提供助力,开展系统化的扶贫工作,提升扶贫和乡村振兴的紧密性,全力让农民们脱贫致富。其中应该重点关注乡镇基础财务资金的应用情况,提升应用的公平性和科学性,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权益。乡镇财政所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管作用,确保各项钱款落到实处,提升资金的使用价值,从根本上提高农民们的生活质量,改善全面小康建设的水平。

一、现阶段三农资金的运用情况

目前,“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战略发展的主要着力点。不断提升对它的关注度,提升建设的水平和效果。在农村建设发展中,财政资金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乡镇财务所对三农资金进行合理监管,能够提升农村基础建设的水平。由此可知,乡镇财务所应该对资金进行系统的监督和挂历,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对应的优化措施,增强资金的利用效果,确保各项工作有的放矢,为农村建设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但是在三农资金管理中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应该对农村的情况进行实地调研,树立发展的理念,认真对待三农资金的监管问题,提升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乡镇财政所对三农资金进行监管的重要意义

2020年2月5日,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布。国家印发了《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国家对三农问题进行全面探究,推行一系列的惠民政策。为了保障三农资金能够用到实处,增强使用的公平性,就应该妥善处理财务账目混乱的问题,充分发挥乡镇财务所的监管职能。

第一,乡镇财务所能有效提升资金的使用效果。我国提出三农政策的根本目的在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筑的水平,提升农村整体的发展效果,为农业科技的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速率。当乡镇财务所在应用资金时秉承着认真严谨的态度,从多个角度出发对资金进行监管,真正把三农资金应用到乡镇最需要建设的区域,为农民群众构建舒适的生活环境。

第二,在专业财务人员的管理下,能够及时察觉账目中存在的问题和疏漏。对乡镇财务所的资金支出情况进行探究,监督管工作较为复杂繁琐,极易出现账目错乱的问题。当三农资金的投入不断增加,为了保障应用和监管的效果,应该对每项资金进行精准记录,比如支出的金额、资金的流向、支出原因、经手人等信息。财务所进行规范化管理,增强农民群众的信任感[1]

第三,能够有效抑制贪污腐败、徇私舞弊的行为。根据我国法律的明文规定,乡镇的财务部门子在进行监督管理工作时,应该明确自身的职能权限,不能做出越权的行为。此外县级的财政监管力量相对薄弱,容易滋生腐败的问题,并且需要把资金分配到各个部门,需要对资金进行多头管理。这时就应该充分发挥乡镇财务所的监管职能,为县级部门提供科学的指导。

二、发挥乡镇财政所对三农资金的监管作用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的监督监管体系

1.对经费进行规范化处理

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分析,乡镇财务所财政管理部门能够对财务部门的活动以及相关对活动进行统筹管理。当需要专项建设经费时,需要向上级提交申请,然后由中央的财政部门执行调拨补助工作。应该把乡镇财政运行的经费统一归纳到资金预算管理的规制中,提升资金监管机构运行的独立性。同时为例有效处理乡镇财务所资金短缺的问题,中央财政部门不仅调拨补贴款,此外还提供一卡通的优惠补贴。在监管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国家惠农经济补贴和财政工作经费之间的契合度,提升两者之间的紧密性,这样能够从根本上保障乡镇财务运行的稳定性,加强三农资金监管的效果。

2.提升强农惠农补贴的精准性

当乡镇财务所进行三农资金监管时,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区域优势,通过就近管理的模式与农民群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明确大家的根本需求。应该对财政的三农资金进行系统管理,从细节处入手提升运行的合性。在监管的过程中应该兼顾到乡镇基层财政发展的情况,对资金收支进行分析,优化台账的各个要素,按照财政管理的模式进行分类,详细采集补贴对象的个人信息资料,从而形成动态化的监管模式。在监管的过程中,如果记录的补贴对象名单变动较小,在进行信息录入工作时可以把照片传入到台账中,这样能够保障每份补贴都落实到人,避免发生遗漏或者错给的问题。

其次应该充分借用强农惠农一卡通的应用理念,构建系统化的农民群众网络补贴框架,打造一体化的信息监管模式。并且不断提升这个平台的应用广度,在乡镇进行广泛地宣传,以便提升相关财务管理人员的认识程度,从而全面地掌握三农资金的应用情况。此外在一体化平台进行运营和管理,构建农业经济补贴板块,农民们就可以在平台中了解到农业补贴的相关政策,并且明确具体资金的应用情况。这样不仅能提升农民群众的认可度,还能提升乡镇财务所内部的监管力度,构建自我检查机制,有效规避徇私舞弊的行为。

(二)明确乡镇财政所管理的范围和工作职能

第一,应该对自身的情况进行明确定位,规范三农资金的应用范围。根据实际情况可知,乡镇财务所监管的资金数目众多、内容繁杂,比如专项资金支出情况、财务资金审核以及货币资金控制等。为了提升乡镇财务监管人员工作的全面性,避免发生因为个人疏忽或者监管工作执行不到位而产生疏漏,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当地的乡镇政府应该对财政三农资金的监管范围进行明确规定,这样才能提升资金管理的全面性,把各项监管工作进行细化,把责任落实到个人,提升工作的执行效果。对三农资金的应用和流通环节进行辨析,加强监管制度和这两个环节的契合度,并且把具体的监管制度以书面的形式呈现出来。此外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乡镇财务所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提升监管的严谨性,构建三农资金网络数据监管平台,增强整个资金应用工作的透明度,并且提升监管的公平性、科学性和严谨性。

第二,乡镇政府应该明确财政监管的主体,充分突出三农资金的关键性地位。明确每个机构、部门监管人员的责任和职责,并且把权责进行细化处理,规定具体的工作事宜,明确哪些事情不能去做。同时乡镇财务所应该与乡镇政府进行通力合作,提升对三农资金监管的默契度,确保各项工作有的放矢,不断提升监管工作的完善性,提升各个监管环节的紧密性。所有监管人员都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使命,从而更好地完成工作,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权益。

(三)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

在2012年时,我国的贫困人口发生率为10.2%,到2019年时已经降低到了0.6%。我国的脱贫致富的辐射范围不断扩大。但是部分农村区域还未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国家给予一定的资金帮扶。按照农业农村部下发的相关《通知》来看,在2020年还将继续实施休耕、轮作补贴。并且试点的区域将不断扩大,预计涉及17个省份和地区。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系统化、高标准的小康社会,能够带领全国的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携手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为了保障这一目标能够在乡镇区域得到充分地实现,就应该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升它们的应用效果。当乡镇财政所获取到三农资金后,应该保障他们的使用效果,在科学的领域充分发挥他们的价值,避免发生资金浪费的情况。应该树立发展的理念,不仅应该落实三农帮扶政策,还需要系统地分配三农资金补贴[2]。乡镇政府在应用资金时,应是把重点放在转变农业发展模式、宣传可循环高效经济上。应是及时关闭乡镇范围内具有高污染的工厂,保障生态的和谐稳定性,提升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农村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还应该推行节能工程,在保障乡村正常发展的前提下,加大资金的投入,进一步提升三农资金在财政惠农补贴中的比重,为农业进行支持。

结论:综上所述,乡镇财务所属于基层财务管理部门,它肩负着财务管理的重要使命。现阶段,应该加强“三农”政策在乡镇农村中的实施效果,把三农资金监督管理放在所有工作的首位。应该建立系统化的监督管理机制、明确乡镇财政所监督管理的范围和工作职能、加大资金的投入,把“三农”资金的作用最大化,从根本上加强监管的力度。

参考文献:

[1]董胜强.乡镇财政所对三农资金的监管作用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20(06):5-6.

[2]王茂艳.乡镇财政所对三农资金的监管作用分析[J].财经界,2019(25):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