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的有效体育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30
/ 2

小学阶段的有效体育教学策略

陈石

湖北省建始县实验小学 445300

摘要:陈旧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严重阻碍了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发展。本文简要论述了几种具有创新性的小学体育教学的方法,希望对现状的改变起到一些作用。

关键词:小学;体育;有效教学方法;创新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下,偏重文化课的学习,体育教学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不过,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体育课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但是,当前小学体育教学方法陈旧不堪,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进行,以及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方法亟待进行创新,笔者任小学体育教师多年,对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行过深入的探索,仅归纳如下,还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有所启发。

一、借助变化教学,激发学习热情

所谓“变化”,就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变换教学方法,以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仅在教学方法上要“变化”,在教学组织上也要“变化”。低段学生多游戏化的教学,组织上要便于每位学生的参与,还可以在场地的设计上选用多图形和多色彩的布置;高段学生多竞赛的教学,要便于每位学生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不仅和同学比,还要和自己比。“变化”给学生带来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给学生带来课堂学习的激情。“变化”,还存在于教师语言的变化,从语调到语言的内容,清晰的讲解语言、亲切的指导语言、激情的激励语言,平和的语调、高亢的语调等。“变化”,还存在于课堂学习中的运动强度调整,从低强度到高强度、从高强度到低强度,强度变化给学生体力和精神的调整,便于学生整堂课保持充沛的精力。从这些“变化”给学生带来不知疲倦、注意力集中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

二、采用分层教学,关注学生差异

分层教学。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指出:“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因此,为了能够有效地使学生在原有的能力基础上获得提升,必须实施分层教学,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例如,足球中射门这一技术对学生的力度和协调度有很高的要求,而且要确保反应快,姿势正确,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足球动作。在教学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所关注,采用分层教学法。在教学一开始,教师应先在全班学生面前示范一次射门的标准动作,然后根据学生的表现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在动作上没有太大的问题,只是细节部分还可以在完善;乙组只有一半的动作做对了,另一半还需要规范;丙组则一半以上的动作表现得不规范。分好组后,教师应该将整套动作分解成几部分,然后一部分一部分地教丙组并让他们分部分反复练习动作;教导乙组是再示范一次标准动作,并在学生不规范的地方着重提示,让他们练习时多加注意;而教导甲组着重于个体的细节不规范,加以提点每个学生的不足之处。

三、转变教学理念,关注思维培养

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在体育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思维能力。体育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更深入分析教材、了解学情和掌握方法,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材选择运用合理的方法,实施针对性的策略,让学生的身体动起来、思维活起来。

例如,体操技巧“前滚翻”的学习,教师通过实物篮球的滚动让学生认识要滚动圆滑,就要像球一样“团身”。学生在看球滚动环节,会去思考如何“团身”紧,像球那样才会滚动起来。再如,“跳跃:跨越式跳远”的教学,教师创设“你会如何跳过一定高度的橡皮筋?”问题,学生在初步体验学习中会采用多种形式的跳过方式,这无形中形成一定的矛盾冲突,最后学生思考解决办法。

四、实施挫折教育,锤炼学生意志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要想让学生成长,就要让学生经历磨难。而体育训练过程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也是一个有效的意志品质锤炼过程。在体育训练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接受阳光和风雨的洗礼,还要面对失败和挫折的考验。故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挫折教育实施条件。

例如,笔者在跳远项目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制定了一个高难度的跳远目标。将标准线画在指定的位置,学生依次尝试,但却无人可以完成。于是,笔者给学生讲了“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故事,并问学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看似不能完成的事,实际上只要分步完成还是可以完成的。然后,笔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宜的距离进行跳远训练,经过一节课的训练之后,虽然学生的跳远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但还是没有学生完成任务。看到学生低落的情绪。此时笔者就会对学生进行鼓励。如此教学,既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了挑战挫折的不易,也有帮助学生坚定了挑战挫折的信心,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

总而言之,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希望诸位教师能够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小学体育教学的方法,使之更有利于学生体育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顾卫.身心共育:体育教育新构想[J].运动,2017(24):110-111.

[2]黄谋荣.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