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栽培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30
/ 2

黄瓜栽培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阿依姆古丽 · 扎克尔

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喀拉塔勒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843014

摘要:黄瓜是蔬菜栽培品种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也是大面积进行栽培的蔬菜类型,但就现阶段黄瓜生产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栽培形式面积以及黄瓜产量方面。随着黄瓜生产面积的不断增加,在实际种植栽培以及管理工作方面也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需要及时解决现阶段黄瓜栽培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相关栽培工作,解决各类提升栽培水平以及黄瓜产量和质量,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关键词:黄瓜;栽培;发展趋势

黄瓜属于葫芦科,又名青瓜、胡瓜、刺瓜,其最初起源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热带雨林地带,其为一年生植物,攀援草木或者蔓生长,其茎较为细长,有纵棱,被短刚毛,黄瓜的栽培时间比较长,种植范围比较广泛,属于世界性的蔬菜类型。在实际黄瓜种植生产过程中,主要为春季蔬菜,经济效益比较高,市场的需求量也比较大,生产者以及消费者对其均较为重视。随着蔬菜产业的不断发展,蔬菜种子产业也在不断丰富和多元化变化,整体黄瓜栽培的发展趋势是非常可观的。

随着光黄瓜种植时间的不断延长,相关种植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种植经验的积累,整体黄瓜种植条件均有明显改善,种植方式也在不断进行变化和调整

1、栽培方式

就栽培方式来看,直接栽培逐渐向育苗栽培方式进行调整,黄瓜自身根系的再生能力比较弱,传统黄瓜栽培时,常用的栽培方式为直播栽培,随着相关育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栽培技术的不断完善,对于黄瓜根系的保护措施也在不断加强,能够有效降低根系受损情况的发生,黄瓜育苗栽培的实际黄瓜栽培中的应用优势也逐渐显现出来,能够有效提升黄瓜植株对于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延缓其早衰情况,自由栽培逐渐向嫁接式栽培进行进步,嫁接栽培方式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受疫病以及枯萎病产生的损害,对于黄瓜产量以及质量的提升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栽培结构

就栽培结构来看,平面栽培也在向立体式栽培变化,设施栽培也在逐渐取代传统的露地栽培,传统平面栽培的方式导致黄瓜在生产中很容易出现田间郁闭的情况,病虫的危害程度比较严重,黄瓜的实际种植株数比较少,产量一直难以提升,搭架栽培方式的实施能够通过立体栽培技术的推进,促进黄瓜单株的生长空间的扩大,对于整体增种植的株数数量以及种植区域的通风条件均有所调整,能够降低黄瓜生长过程中各类病虫害的发生,尽可能降低农药的使用次数,提升其整体种植产量,种植质量以及种植经济效益,而设施栽培为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栽培方式,调其中的吊蔓栽培能够有效节约栽培地区的空间,提升栽培量以及整体的生产产量。

3、栽培环境

无土栽培在实际黄瓜种植栽培中的应用也在不断扩大,已经改变了仅由传统的土壤栽培的情况,黄瓜属于高产作物,实施土壤栽培时其肥料较容易出现流失的情况,或者会在土壤结构中大量积存,导致出现土壤板结情况,影响植物对于养分的吸收量。由于黄瓜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于肥水的要求比较高,需要确保肥水的充足保障才能得到预期的经济收益,而无土栽培技术的实施能够有效解决此类问题,无土栽培技术中黄瓜的瓜秧并非扎根在土壤里,而是通过将其固定在有机基质、无机基质中,或者将其泡浸泡在营养槽中,能够根据黄瓜的生长情况进行合理的营养液配制,确保其能够在生长中吸收到足够的养分和水分,其营养吸收率能够高达96%以上,与传统的土壤栽培相对比来看无土栽培的实施还能够提升其栽培过程中的水分节约,且无需进行除草、翻地、打药以及整挖等,整体劳动投入量也有所降低,且不会受到气候、土壤状况的影响,无连作障碍情况的发生[1]

4、栽培区域

就栽培区域分析来看,露地栽培也在逐渐向设施栽培转变,传统黄瓜栽培生产中主要为陆地生产设施栽培的占比较小,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温室结构的不断调整,黄瓜在实际生产中设施栽培所占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且效果在逐渐优化,设施栽培方式的实施,能够为黄瓜提供更为优质的生长环境,更有益于黄瓜生长过程中对于各项营养支持的控制。

5、栽培时间

就黄瓜的生长周期来看,已经由季节性生产逐渐转变成周年性生产,黄瓜属于喜温性植物,对于温暖多雨的气候较为适应,但对于霜冻的耐受性比较差,很容易因为环境的敏感变化,影响到其正常生长,随着塑料大棚的逐渐发展,黄瓜的生长环境可以进行人为的控制,整体生长周期在逐渐延长,覆盖地膜、露地温室大棚等方式的实施均有助于黄瓜周年生产的推进[2]

6、施肥情况

就施肥方式来看也已经由有机化肥+化肥+加微生物肥的方式,逐渐替代了传统的农家肥加化学施肥的方式,随着农村生产责任承包制的逐渐实施,农村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加上化学肥料的不断应用,对于整体能产品产量以及质量的提升均有所促进,随着物质的日益丰富,化学肥料在实际农作物种植生产中的应用,产生的各类不良影响也在逐渐显现出来,尤其是化学肥料的大量应用导致肥料利用率降低,土壤板结生产成本增加等情况,已经是影响黄瓜生产的主要问题。随着人们对于有机肥认识的不断提升,在实际农业产业生产中,对于有机肥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加,为了能够促进整体施肥质量的提升,微生物肥料也逐渐应用到农作物生产过程中。黄瓜在实际生产时,主要通过有机肥作为底肥起到长效的作用机制,微生物肥进行发酵,提升其肥料吸收效果,配以化学肥料进行速效养料,对于整体黄瓜的生长以及质量的提升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7、肥水管理

黄瓜生产过程中加强对于肥水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传统黄瓜种植中常用的肥水管理措施为分开处理,由于黄瓜生长过程中土壤中水分含量过低,会影响到其肥料的利用率,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喷灌技术、滴灌技术等在黄瓜上栽培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其水肥的利用率,能够通过灌溉系统的压力和作用更准确的将肥料运输到黄瓜的根系部位,充分满足了黄瓜生长过程中对于水分和肥料的需求,肥随水走土壤的养分以及水分相对来说更为固定,能够确保黄瓜始终生长于水分和养分充足的环境下,对于黄瓜的正常生长发育以及节水节肥均有非常显著的效果,且能够有效降低肥水流失,对于环境产生的污染,对于黄瓜整体生产效率以及生产产量的提升均有所助益[3]

8、病虫害防治

黄瓜生长过程中加强对于病虫害的防治也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喷施农药技术已经难以满足现阶段黄瓜的生长需求线多途径,综合防控措施的完善,对于黄瓜的健康生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黄瓜在实际生长过程中的激励相对来说比较固定,生长周期比较长,很容易出现病虫害累积大量发生的情况,长时间以来加强对于病虫害的防控,主要通过杀虫剂以及杀菌剂的喷洒,如反复多次利用此类药剂会导致黄瓜的整体食品安全性受到影响,出现农药残留的情况,如何解决此类问题,提升黄瓜的实用性以及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可通过田间种树的控制株树的控制,土壤的暴晒等各类农业防治以及物理防治技术的综合实施,以提升病虫害防治效果降低,对于化学农药的依赖性,确保农黄瓜生产的食品质量以及安全保证。

9、机械化种植管理

黄瓜自育苗开始一直到收获完成过程中,需要经历的环节非常多,工序较为繁杂,田间劳动强度比较大,传统黄瓜种植过程中通过人工的方式虽能够达到相应的种植效果,但是所要投入的劳动量比较大,生产成本较高,生产效益一直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随着各类农业机械在农产品种植中的应用,有效解决了此类问题,能够有效降低黄瓜生产的劳动强度,提升劳动效率,对于黄瓜生产效益的提升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综上可知,随着各类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农业技术设备在实际作物种植管理中的应用,对于农产品经济效益的提升均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黄瓜种植技术以及经济收益也在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吕有, 张俊宝. 黄瓜栽培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 2010(2):39.
[2]郭元元, 宋焕忠, 车江旅,等. 华南型黄瓜露地栽培技术[J]. 中国瓜菜, 2018, 31(004):53-55.
[3]刘艳玲, 江冉, 郭玉宝. 浅析提高黄瓜栽培技术管理的有效途径[J]. 种子科技, 2019, 37(03):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