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生活污水的土地处理综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30
/ 2

分散生活污水的土地处理综析

朱伟

辽宁山水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辽宁 沈阳 110000

摘要:文章通过对分散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分散生活污水的土地处理技术进行研究和探讨,然后对分散生活污水的土地处理方式的合理性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分散生活污水;土地处理;适用性分析

1分散生活污水处理现状

不同的区域其水质和流量都大不相同,因此分散生活污水处理具有很强的特点,因为所处区域的不同就会导致污水处理方式不同。污水处理系统的规模大小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所处地区条件的限制。所以,污水处理的技术和规模是多种多样的。目前看来,大部分分散污水均属于生活污水,生活污水具有较强的可生化性,所以,生物处理方式是当前分散污水处理的主要技术。在城市的生活住宅区和农村地区的分散污水处理系统技术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自然处理系统,使用土壤的自净能力进行处理和排放。自然处理系统大致分成四种方法:人工湿地、地下渗滤和土壤快速渗滤、土壤慢速渗滤。除了这四种方法,自然处理系统中还包括污泥与化粪池污泥处理。另外一种分散污水处理技术是使用较为纷繁复杂的生物和物理过程进行污水处理,不仅要使用水泵进行辅助处理,还需要另外建设一个污水处理池进行处理。

2分散污水土地处理技术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就是先将污水排放至土壤中,再将分解能力较强的各类植物种植在土壤中,因此,植物系统就可以综合运用各类生物方式和其他方式对污水进行处理,净化污水中的污染物。植物和土壤在对污水进行分解与加固的同时,也可以充分吸收污水中的氮、磷等微量资源进行对自身的优化。土地处理系统在处理对象不相同的情况下,使用的处理技术也不尽相同,其大致分为五种主要类型。

2.1快速渗滤(RI)

快速渗滤即为将污水排放至渗滤能力较强的土壤表层,在进行向下的渗透时,使污水与土壤发生一系列反应从而使污水得到过滤和净化。在进行渗滤时,污水与土壤会发生一系列氧化和氧化还原等化学反应,并进行过滤和沉淀,这就使污水处理更加完善。污水处理时的快速渗滤方法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土壤的渗滤能力,快速渗滤的过程中土壤表面的渗透性和土壤的性质对污水处理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使用快速渗滤方法对污水进行处理时,较为明显的优点就是效率高,速度快。这一方法适用于水资源较为稀少短缺的地区,使用快速渗滤的方法进行污水处理,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对水资源进行循环再利用。

2.2慢速渗滤(SR)

慢速渗滤的过程中,需要将污水排放至已有植物覆盖的土壤表层,污水在向下渗透的过程中被土壤和植被系统所过滤净化。在这五种土地处理方式中,慢速渗滤技术的经济效益是最好的,并且在渗滤过程中比较充分地综合运用了土壤系统和植物系统中的养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农村进行污水处理时,就可以将农业技术与慢速渗滤进行有机结合,运用这类方法,在进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时,既可以减少污水处理资金投入,还可以使农业与污水处理进行协同发展。

2.3地下渗滤(UG)

将污水直接排放至距离地面半米深的特定土壤处,使得污水通过毛管浸润而得到渗滤,这就叫做地下渗滤。在进行地下渗滤时,必须要采用扩散能力比较强的土壤,才能使毛管浸润良好进行。地下渗滤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都非常迅速,在我国应用范围也十分广阔,地下渗滤从有非常多的优点,例如使用地下渗滤方法进行污水处理时,不会影响地面上的景观植被等;地下渗滤需要进行的建设工程很少,花费资金较少,建设成本较低;地下渗滤的过滤能力很强,处理后的水资源可循环利用性较高。地下渗滤处理系统的种类繁多,但是在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类型:一是土壤毛管渗滤系统,二是土壤渗滤沟系统,三是土壤天然自净能力与人工净化有机结合进行渗滤。

2.4湿地系统(WL)

湿地渗滤的方法就是将污水排放至地表过湿或经常积水的土壤区域,在区域内还生长着各类植物,污水就可以在植物系统与湿地土壤系统的共同作用中进行渗滤,得到净化。可以将湿地分为人工湿地和天然湿地两大类型,人工湿地又可以分成表流湿地和潜流湿地。使用湿地系统进行渗滤时,最合适也是使用率最高的湿地种类就是人工湿地中的表流人工湿地。表流人工湿地大多数是经过人为改造的天然沼泽或者废弃河道水道,改造时会在其底层铺设防渗材料制成的不透水层。不透水层可以避免排放污水渗入更深层的地下水,污染地下水资源。表流人工湿地会种植大量的植物,使排放至湿地中的污水在进行处理时,与植物和湿地系统进行生物反应,化学反应等一系列程序后得到净化,得以循环再利用。

2.5地表漫流(OF)

使用地表漫流污水处理方法就是把污水排放至规定好的坡面,使污水可以在坡面表层进行慢速流动,从而得到净化。在进行地表漫流的处理场地必须要有生长多年的牧草,并具有一定坡度,使污水可以缓慢流动。地表漫流要求所在区域土壤渗透能力较弱,需要使污水在土壤表层进行净化处理。在进行地表漫流处理污水时,不仅可以净化污水,而且可以促进牧草成长。除此之外,地表漫流处理方法对地下水的影响非常小,并且处理后得到的污水循环利用率较高,有着很好的经济效益。

3分散生活污水土地处理的适用性分析

分散生活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在进行污水处理的过程中,提高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效率,提升了节约水资源的能力。不仅如此,使用生活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可以较好地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相关企业经济效益。在传统的污水处理方式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基础建设并购买机器设备等处理工具,所以传统方法并不适用于经济落后的地区。但土地处理系统适用于任何区域,其耗资较少,工作效率较高,与传统的污水处理方式相比兼顾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土地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土地处理系统在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

4.1系统的堵塞

土地处理系统不是一个暂时性的方法,需要长期运行,在这一过程中,土壤堵塞就是影响其稳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要从理化生等方面综合进行分析,对土壤堵塞这一问题加强预防和管控。当前的主要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对污水进行预处理,减少土壤在进行渗滤时的负荷,另一种就是依照对处理的水资源质量的需求,使用比较合适的处理材料。

4.2去除机理的研究

土地处理系统在进行污水处理时,污染物中的有机物基本上是通过土壤中的微生物进行处理的,必须要加强对各类微生物的培养,并认真分析土壤中微生物的分布规律,使污水处理效率更进一步。

4.3重金属污染

对土壤最严重的污染就是重金属污染,这也成为了制约污水处理发展的主要因素。要降低对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就需要对污水进行提前处理,降低土壤在处理时的负担,或者种植一些特殊的植物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吸收,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的堆积,降低对土壤的污染,提高土地处理系统净化污水的效率。

5结束语

在使用土地处理系统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时,可以降低资金投入并提高生态效益,在实际的工作中,土地处理系统适用于我国的大多数区域,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广阔,但是土壤的净化能力也是有限的,不能超出土地处理系统的负荷进行污水处理,否则就会适得其反,污水无法得到良好的处理和循环再利用,相关土壤也会被污染,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所以分散生活用水的土地处理系统需要在不断地探索中进行可绿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永龙. 分散式生活污水污染源的治理技术与方法述评[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4,27(1):56.

[2]彭党聪. 分散式污水处理和利用—概念、系统和实施[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9):14.

[3]候立交. 小型污水处理与回用技术及装置[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