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影响气象预报准确率的因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30
/ 2

研究影响气象预报准确率的因素

李瑶 王选臣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气象局 黑龙江 大兴安岭 165000

摘要:科技在不断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天气预报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尤其对一些极端恶劣天气准确预报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有效减少当地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能为广大社会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重要保障。然而,当下影响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因素种类非常多,这些问题给天气预测管理人员带来了很大压力和挑战,相关人员应以一种与时俱进的心态积极引入更多新型、高效的天气预测方法,进一步提升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因此,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气象预报;准确率;影响因素;提高措施

引言:气象变化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于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了气象条件变化的有效预报,为开展各类社会活动提供了有效的气象信息服务。准确可靠的气象预报有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特别是在农业、水利及航空领域,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往往对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为此,要对当前影响气象预报准确性的因素进行改进,最大限度地推动我国气象服务水平的提升。

一、影响气象预报准确率的主要因素

  1、环境因素

  气象预报作为一项特殊的观测工作,对检测环境条件有着十分苛刻的要求,同时相关法律法规也明确规定了观测站应位于空旷地带,周边不得有高大树木及建筑。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给气象观测站带来了诸多影响。此外,由于周边环境的不断变化,部分观测站开始向外迁移,影响了区域气象观测资料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气象预报的准确率。

  2、缺乏先进的气象分析技术

在获取准确全面的气象观测相关数据的基础上,还要借助气象分析的先进技术,才能增强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当前,我国气象部门实施气象分析,主要依靠对大气运动相关数据进行观察,并对之汇总后,由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分析,获取相应结论。该方法对技术员具备的物理、数学等相关知识具有较强的依赖性,极易受技术员个人情绪和理解等因素影响,导致数据分析出错。另外,该方法深受时间限制,通常,技术员在正常工作时间内,能获取较为准确的数据,但是,在夜间及凌晨,则难以获取准确性较强的数据。

3、气象观测人员因素

气象观测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准确地对观测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应用,进而保证气象预报的准确性。然而,随着全球加速变暖,各个地区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由于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不够,导致预报业务人员无法应对复杂天气现象,也无法及时跟近气象数据分析,进而导致气象预报的准确率较低。另外,部分基层台站受制于部门编制,导致现有的气象预报工作人员往往身兼数职,不仅导致预报工作人员身心疲惫,还大大增加了气象观测的失误率,对气象预报的准确性产生严重影响。

4、未能获取全面的气象观测信息

  气象预报,需针对指定区域,全面对气象信息進行观测,并对数据进行有效汇总,在此基础上借助科学方法对气象信息进行分析,并作出准确的气象预报。然而,我国部分地区仍沿袭传统滞后的气象观测方法,诸如通过肉眼对气象信息进行观测等,难以准确全面地获取气象信息,且观测人员需轮流进行值班,每个一小时,即需对气象信息进行一次上报,不仅加剧观测人员的工作疲劳,还极易影响观测信息具备的准确性。另外,此类方法存在观测间隔,导致忽略了存在于观测间隔中的气象变化。

二、提高气象预报准确率的有效措施

  1、完善气象观测环境

  观测站作为气象环境监测的基础,必须确保观测站环境的科学性,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境因素对气象预报准确率的影响。一方面,针对当前城市建设对观测站的影响,要对气象站进行科学转移,选择一个空旷的地势环境,同时结合城市未来发展规划,避免城市规模扩张给气象观测带来不利影响。建立气候校准站,对多处气象观测站的观测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对错误数据进行修正与完善,最大限度地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率。

  2、对气象观测信息进行全面获取

  气象部门要致力于对气象观测信息进行全面获取。对各城市相应的气象观测区域,要设置更多的气象观测点,全面准确地对大气数据等相关气象信息进行获取。要摒弃传统滞后的人工观测方法,积极引进并有效采用机器观测方法,实现对线性气象信息的准确获取。要对技术先进的气象观测设备进行引进,并展开24小时的全天候气象观测,对线性数据进行获取。另外,要加强对气象观测气球的应用,对大气层数据进行准确获取,并对气象部门进行及时反馈。

3、加强气象预报队伍建设

当前,气象预报工作针对气象预报工作人员也提出了严格要求,不仅需要具备整理天气状况、修正预报结果等能力,还必须具备卫星、雷达等资料的整理与分析能力。因此,在实际的工作当中,气象预报工作人员必须积累经验与教训,对与气象预警相关的书籍进行仔细研究与阅读,以实现自身专业技能与水平的显著提升。对于新进的气象预报工作人员而言,应当虚心求教与学习,不仅能够丰富自身的预报经验与方法,还能提升自身的预报能力。另外,还应当定期组织预报工作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并挑选优秀员工外出进行学习,积极与其他地区的专业人员进行沟通与交流,使自身的专业素养得到显著提升。除此之外,还应当引进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人员对恶劣天气现象的观察与分析能力,提高工作人员实践分析能力、数据分析能力、解释能力等综合能力,以尽可能培养出高素质且专业性较强的气象预报人员队伍。

  4、引入完善相关技术,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根据有关气象资料表明,我国现有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仍处在高位。全国的自动气象站数以万计。随着全新的气候卫星的升空投入使用,我国气象卫星的应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此外,关于外部气象计算的因素,也取得了突破进展,但气象预报结果也会受到土壤变量和空间变量的影响。在当前环境变化迅速、行为因素对环境和天气影响重大的背景下,要运用先进的观测技术,根据实际情况改进观测方法,增加观测区内观测点密度,进一步提高观测数据分辨率,利用国家数据,将网络雷达、卫星数据、地面观测数据进行吸收合并,使用超级计算机,气象部门还应创新观测技术,取消传统的人工监测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推导,加大新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引进力度,对观测区域进行高分辨率连续监测,以减少不同变量对天气预报精度的影响,提高最终结果的精度。

三、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气象预报相应的准确率,对于避免自然灾害,降低经济损失,发展农业生产,促进航天工业实现良好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影响气象预报准确率的因素主要体现在气象观测缺乏有效性、未能获取全面的气象观测信息、缺乏先进的气象分析技术。对此,要通过增强气象观测的有效性、对气象观测信息进行全面获取、对技术先进的气象分析系统进行引进等措施,促进气象预报准确率实现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徐进.关于提高市级气象预报准确率的一些思考.工作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9).

  [2]贺军.论气象预报影响因素和存在问题及实际工作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3).

  [3]逄俊汉,李秋,华高雷,等.影响气象预报准确率的因素及改进措施[J].北京农业,2017,(18):168-169.

  [4]裴金平.浅析制约县级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发展因素.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28):89.

[5]程立华.影响气象预报准确率的因素分析[J].南方农机,2017,48(21):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