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幼儿的道德启蒙教育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7
/ 2

开展幼儿的道德启蒙教育策略研究

高瑞锋

山西省柳林县双语幼儿园 山西省柳林县 033300

【摘要】:随着幼儿园道德教育的发展,开展幼儿道德启蒙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对开展幼儿道德启蒙教育价值认知的基础上,从内容、方式与实践方向三方面指出幼儿道德启蒙教育的现状,进而尝试性地探索开展幼儿道德启蒙教育的策略,旨在通过道德启蒙教育的开展发挥培养幼儿习得良好道德行为的作用,指导幼儿将道德思想转化为道德行为,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道德启蒙教育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道德启蒙教育;价值;现状;策略

引言

学前教育阶段是形成与塑造幼儿道德行为与道德思想的关键期。教师在幼儿园期间向幼儿开展道德启蒙教育,既有助于幼儿良好道德品质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而且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道德教育能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助力。

一、开展幼儿道德启蒙教育的价值

(一)影响幼儿道德品质形成

道德启蒙教育直接关系到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与正确价值观的形成[1]。教师将道德启蒙教育融入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不仅可以使幼儿自觉遵守相关规则,而且能使幼儿懂得良好的道德行为,促进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二)助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教师所开展的幼儿道德启蒙教育是从幼儿年龄发展特点和心理需求出发,为幼儿进入社会生活与学习提供支持。教师所创设的道德启蒙教育不仅能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为幼儿的深度学习提供支持,而且有助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尤其体现为沟通能力与独立性的发展。

(三)奠定幼儿健康成长

道德启蒙教育能直接影响到幼儿早期教育的品质[2]。教师将道德启蒙教育通过合理的方式融入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不仅实现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的活动效果,而且能使幼儿从小受到良好道德品质的熏陶,并且逐渐地形成道德意识,由道德意识转化为道德行为,促进幼儿道德品质的形成,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二、幼儿道德启蒙教育现状

(一)内容与方式

从幼儿道德启蒙教育内容而言,部分幼儿园存在道德教育与实际教育有差别的现象,集中体现为幼儿园虽然组织幼儿学习相关的行为准则,但没有创设多元化的活动以服务于幼儿对内容的理解,导致幼儿建立的道德意识较弱,且未能将道德意识内化为道德行为[3]

部分幼儿园在开展幼儿道德启蒙教育中反映出教育方式单一化的实际问题,集中体现为教师以讲授法为主,即使教师创设有关道德教育的活动,也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这种情况会影响到幼儿对道德教育内容的理解与内化。

(二)实践方向

从实践方向而言,教师多是通过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内容与环节向幼儿渗透道德启蒙教育,并且创设游戏化的活动使幼儿受到道德启蒙教育的熏陶。同时,教师也会利用传统节日开展幼儿道德启蒙教育活动。对于幼儿园、社区资源还有待教师的充分开发与利用,如班级环境创设、走廊空间等,以为幼儿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

三、开展幼儿道德启蒙教育策略

(一)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渗透

幼儿园道德教育的源泉就是幼儿的实际生活,教师可以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渗透幼儿道德启蒙教育。一方面,道德启蒙教育生活化以助力幼儿园开展幼儿道德启蒙教育。幼儿在园所的一日生活为教师渗透道德启蒙教育提供契机。例如,在幼儿区域游戏活动结束前,教师引导幼儿对活动材料进行整理收纳,意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调整与约束,使幼儿在游戏活动的实践中逐渐地形成规则意识。另一方面,道德启蒙教育生动化以服务于幼儿道德启蒙教育的开展。教师将道德教育与幼儿的生活相关联,不仅能使道德启蒙教育具象化,而且使道德启蒙教育呈现生动化的特征[4]。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幼儿园每周的升旗活动使幼儿接受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晨间入园和晚间离园的时机,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习得文明礼貌用语,并且逐渐地发展成礼貌待人的良好道德品质。

(二)多元化活动实施道德教育

针对道德启蒙教育抽象化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多元化活动的途径达到向幼儿实施道德教育的活动目的。一方面,教师所创设的多元化活动要以幼儿的心理需求为依托,调动幼儿的内在驱动力以达成落实道德启蒙教育的活动效果。以《三字经》朗读活动为例。一是动态化的呈现活动内容,既符合幼儿认知发展特点,又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支持为幼儿呈现《三字经》的视频内容,引导幼儿通过观看视频内容理解其中的意义。二是教师可以在传统道德文化的熏陶下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具体到组织幼儿进行《三字经》内容的朗读活动,集体或者是小组讨论活动,进而实现培养幼儿道德教育的活动效果。另一方面,教师所创设的多元化道德教育实施活动应以强调幼儿实践性为主,即鼓励幼儿在做中在实践中接受道德启蒙教育[5]。如教师可以依托蕴含道德教育元素的绘本内容组织幼儿进行情境剧表演,为幼儿在角色扮演的实践活动中理解相关的道德教育内容提供支持,具体到通过角色对话理解其中所蕴含的道德内容,与幼儿自觉接受道德启蒙教育提供支持,如幼儿通过形象化的肢体动作和语言表达,传递出对道德教育内容的接受程度,进而实现通过活动向幼儿实施道德教育的活动效果。

(三)家园共育促进道德发展

教师应认识到开展幼儿道德启蒙教育应得到家长的支持,为确保道德启蒙教育的实施效果,教师应与家长形成教育合力效应。一方面,在家园共育促进幼儿道德发展方面,教师应发挥指导力的作用。教师不仅要拓宽途径与家长及时交流互动,既达到家长和教师信息对称的效果,对幼儿在园所和在家道德行为进行有效约束,避免出现幼儿在幼儿园与在家表现截然相反的现象出现,又做好幼儿在幼儿园与家庭二者间道德启蒙教育的衔接,使幼儿园和家庭在幼儿道德启蒙教育中形成合力效应,促进幼儿将道德思想内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发挥幼儿园和家庭在幼儿良好道德思想与道德行为养成方面的积极性作用[6]。另一方面,教师应协助家长改善家庭教育的环境以达到通过环境因素开展幼儿道德启蒙教育的目的。一是教师要指导家长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孩子树立道德榜样作用。二是教师应指导家长把握住开展道德启蒙教育的切入点,如在对幼儿行为评价的过程中,家长既要做出客观性评价,又要让孩子认识到其中所蕴含的真善美。同时,教师要指导家长通过实践性的活动,如参观游览的方式使幼儿接受到良好道德教育的滋养。

结语

在幼儿园开展道德启蒙教育,既需要教师及时调整道德教育的理念以适应幼儿道德启蒙教育实施的客观需要,又需要教师在道德教育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以为幼儿创设科学化的道德启蒙教育活动,促进幼儿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提升幼儿园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彭凤.“立德树人”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幼儿园德育[J].学前教育研究,2020(07).

[2]周俊丽.幼儿德育教育的现状及应对措施探讨[J].试题与研究,2020(28).

[3]包瑞.在行为习惯中进行幼儿道德教育的应用价值探究[J].新课程,2020(30).

[4]沈纪.“小皇帝”是不是好孩子?——评许晶《好孩子:在一所中国幼儿园中的道德发展》[J].清华社会学评论,2019(01).

[5]罗萌.大班幼儿文明礼仪交往行为养成的实践探索[C].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2020.

[6]姜彩霞.浅谈幼儿园实施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J].吉林教育,2020(19).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