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排舞对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6
/ 2

广场排舞对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

尉文娜

(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杜郎口镇人民政府 山东聊城 252124 )

摘要:广场排舞是在传统广场舞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的一种新兴广场舞蹈形式,面对的对象为中老年群体,并且深受社会大众的热爱。将广场排舞加入到社区生活中,丰富了社区文化生活,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同时加强了群众之间的情感交流,为群众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开展广场舞还能锻炼中老年群体的身体素质,强健体魄,有效地预防一些老年疾病。借助这些优点宣传广场排舞,从而积极地推动社区群众文化建设。

关键词:广场排舞;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积极作用


广场排舞不仅包含了传统广场舞单人舞蹈形式,同时还融入联系方交谊舞、牛仔、伦巴和恰恰等舞步,丰富了舞蹈形式,激发了人们的兴趣,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广场排舞中,将其作为文化情感交流平台,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一、广场舞的特点

(一)群众广泛性

虽然大多数的广场排舞主要是由中老年群体参加,但是它的曲子节拍与旋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有多重的舞蹈元素组合在一起,根据不同的背景音乐,编排不同形式的舞蹈,能够给人无限的新鲜感,并且十分简单,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人们,具有群众广泛性这一特点。

(二)文化建设性

文化建设性指的是广场排舞易融于群众文化当中,它能够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提高中老年人的生活品位,陶冶情操,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根据群众社区文化建设的需求,也可以不断的调整发展方向,调动中老年群体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落实好群众文化建设。

(三)雅俗共赏

在广场排舞中,不仅包含了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还融入了一些国际舞,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在实际的广场排舞中,舞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风格进行创新,它具有雅俗共赏性,不同的文化风格都可以融入到广场排舞当中,充分体现文化特色。

二、广场舞与社区群众文化之间的关系

广场舞中融入了多种舞蹈元素和舞步,具有多元化和自娱性的特点,主要以集体舞的形式呈现出来。一般选择比较宽广空旷的场地,作为广场排舞的场地。这一形式吸引了众多中老年群体加入,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同时还具有强身健体,情感,交流等特点。广场的排舞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舞蹈,是属于人民的舞蹈。每个地域特色,不同民风民俗的差异性,也使得广场舞呈现出了独特的特色,朝着多元化的方向进行发展,满足不同群体的喜好需求。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广场舞是最主要的形式之一,它满足了群众文化建设的要求,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又是社区群众文化精神思想传播的载体,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文化思想内涵的传承和发扬,鼓励社区群众积极地追求文化娱乐活动,丰富精神生活。

三、广场排舞对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

(一)能够为中老年群体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

在社区群众文化建设中,广场排舞是最主要的形式之一,社区工作人员认识到广场排舞的重要性,寻找场地,组织编排,引导中老年群体参与到其中。在实施之前,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调查问卷,询问社区群众对于广场排舞的需求以及喜好,根据这一喜好,将广场排舞划分为多个种类,以此吸引更多的中老年群体参与到其中,在主题的编排上,也应当注重积极乐观正能量,营造一个和谐欢乐的群众文化氛围,促进广场舞的不断完善。也可以定期开展教学课程,销售一些新的舞步例如交谊舞、恰恰、伦巴等等,引导社区群众自发组织团队进行学习,努力提升水平,参加各类活动,不断地丰富中老年群体的文化生活,满足中老年群体的精神需求。

(二)广场舞有助于群众之间的情感交流

广场排舞具有集体化这一特点,参与人数多,大家相互帮助,相互指导,纠正舞蹈动作培养默契感,以此来提升广场排舞的水平。在这一过程中,增加了社区群众的交流互动,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通过排练广场排舞,社区群众收获了更多的友谊和情感,久而久之,同一团队中的队友培养了良好的默契感,而且还会经常分享生活中遇到了一些事情,情感越来越深厚,而且很容易产生情感共鸣。这里不仅成为了群众文化交流的场所,同时还为群众交流情感交流内心,情绪发泄,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丰富了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内容,同时也体现了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价值。

(三)有利于群众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广场排舞是基于传统舞蹈形式创新的一种新型舞蹈,需要舞者熟练地表演各种舞蹈动作,主要是在空余时间进行组织排练,培养舞者之间的默契感,纠正舞者的动作,引导舞者紧跟节拍和旋律。这一舞蹈形式相当于运动锻炼,能够有效地消除中老年群体存在的一些身体安全隐患,预防一些老年疾病,提高身体机能。同时也能有效地避免失眠、肥胖、心脑血管等各类老年疾病对中老年群体身体健康的危害,逐步提高中老年群体的身体素质。社区的一些中老年群众子女常年不在家,大多数为空巢老人或寡居,他们的内心十分孤独,虽然子女给予了老人一定的物质,但是在精神方面老人依旧是空虚的匮乏的。通过开展广场排舞,引导这一类老人参与到了广场排舞当中,和同龄人做朋友,倾诉心事,在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感受社区群体所给予的温暖,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由此来看,开展广场排舞工作,不仅丰富了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内容,同时也完成了社区文化建设目标,促进社区群众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广场排舞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多元化,深受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人们的喜爱,已经成为社区群众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推动了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进程,丰富了建设内容实现了建设目标,促进了群众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范辉.广场排舞对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J].中国文艺家,2018,000 (004):P.288-288.

[2]陈宇星.广场排舞对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J].大众文艺,2013,(11):14,212.

[3]张艳.广场舞对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J].当代旅游,2018,(22):190.

作者简介 
姓名:尉文娜 (1976-12) 女 籍贯: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乐平铺镇大尉村 学历:滨州医学院 学位:专科 职称:消毒技术中级 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邮编:252124 单位: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杜郎口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