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5
/ 2

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质量的影响

吴奕萱

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 陕西西安 710032

摘要:目的了解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的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急性脑梗死常规护理服务组给予传统护理,急性脑梗死急诊护理流程组开展急诊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满意度;急性脑梗死患者救治全程时间、住院时间、救治配合度;护理前后心理积分以及神经功能水平;后遗症不良事件出现例数。结果急性脑梗死急诊护理流程组满意度、心理积分以及神经功能水平、急性脑梗死患者救治全程时间、住院时间、救治配合度、后遗症不良事件出现例数对比急性脑梗死常规护理服务组有优势,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流程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急性脑梗死患者救治全程时间、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救治配合度,并减少后遗症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以及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关键词:急诊护理流程;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质量;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的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急性脑梗死急诊护理流程组年龄42~73岁(57.24±2.89)岁。男19例,女15例。急性脑梗死常规护理服务组年龄43~71岁(57.21±2.24)岁。男20例,女14例。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

1.2护理方法

急性脑梗死常规护理服务组给予传统护理,急性脑梗死急诊护理流程组开展急诊护理流程:组建急诊护理流程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急诊科护士长、护师、护士等,安排小组成员参加急性脑梗死急诊护理相关培训,再结合急性脑梗死的急诊护理特点和需求,对护理工作进行分工,合理安排各个护理环节,规范急诊护理流程,具体为:①建立绿色通道:在120急救车接诊患者后,立即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给予患者辅助吸氧,观察患者面色,连接心电监护仪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监测其血压、心率、体温、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通知神经内科医生提前到达急诊抢救室,配合急诊科护士做好急性脑梗死抢救准备,并通知医院急诊科开启绿色通道,做好院内接诊准备,120急救车一抵达医院,立即将患者送入急诊抢救室进行抢救。②溶栓前护理:与患者家属沟通,取得患者家属同意,让患者家属自行填写知情同意书,并鼓励患者家属打起精神,尽可能配合急诊抢救工作;对患者病情进行迅速评估,完善溶栓前各项检查。③溶栓时护理:对患者溶栓治疗时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和记录,定时复查患者血常规,观察患者是否有出血倾向,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出血倾向,应对患者颅内是否出现出血情况进行判断,对患者实施CT检查。④溶栓后护理:溶栓治疗结束后,严密观察和记录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并针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对患者进行安抚,引导患者调节自身心理状态。

1.3观察的指标

比较两组满意度;急性脑梗死患者救治全程时间、住院时间、救治配合度;护理前后心理积分以及神经功能水平;后遗症不良事件出现例数。

1.4统计学处理

SPSS11.0软件,分别t、卡方统计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满意度

急性脑梗死急诊护理流程组的满意度更高,P<0.05。急性脑梗死急诊护理流程组的满意度是34例(100.00%),急性脑梗死常规护理服务组则是24例(70.59%),P<0.05。

2.2心理积分以及神经功能水平

护理前两组心理积分以及神经功能水平接近,P>0.05;护理后急性脑梗死急诊护理流程组心理积分以及神经功能水平优于急性脑梗死常规护理服务组,P<0.05。护理前,急性脑梗死急诊护理流程组焦虑症状积分、抑郁症状积分、神经功能评分分别是(62.79±5.21)、(68.31±6.44)、(22.31±4.51),护理后,急性脑梗死急诊护理流程组焦虑症状积分、抑郁症状积分、神经功能评分分别是(21.21±2.31)、(21.01±2.11)、(11.21±1.11)。护理前,急性脑梗死常规护理服务组焦虑症状积分、抑郁症状积分、神经功能评分分别是(62.24±5.68)、(68.79±6.44)、(22.21±4.24),护理后,急性脑梗死常规护理服务组焦虑症状积分、抑郁症状积分、神经功能评分分别是(34.21±2.89)、(42.21±5.21)、(16.14±1.55)。见表1。

表1护理前后心理积分以及神经功能水平分析

5fbdc73636222_html_f48276d229da990e.png

3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急症,其发病机制是由脑组织中断的不同原因引起的,脑血管阻塞导致脑细胞缺血性损伤。早期给予有效护理对减少后遗症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是由具有专业医疗技术经验的特定人群开发的一种护理服务形式,可以大大减少转运,检查或救援所花费的时间,缩短患者的救治时间,提高治疗脑梗死的成功率,减少患者后遗症的发生率。

本研究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的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急性脑梗死急诊护理流程组年龄42~73岁(57.24±2.89)岁。男19例,女15例。急性脑梗死常规护理服务组年龄43~71岁(57.21±2.24)岁。男20例,女14例。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急性脑梗死常规护理服务组给予传统护理,急性脑梗死急诊护理流程组开展急诊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满意度;急性脑梗死患者救治全程时间、住院时间、救治配合度;护理前后心理积分以及神经功能水平;后遗症不良事件出现例数,显示急性脑梗死急诊护理流程组的满意度更高,P<0.05。急性脑梗死急诊护理流程组的满意度是34(100.00),急性脑梗死常规护理服务组则是24(70.59),P<0.05。护理前两组心理积分以及神经功能水平接近,P>0.05;护理后急性脑梗死急诊护理流程组心理积分以及神经功能水平优于急性脑梗死常规护理服务组,P<0.05。

综上,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流程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急性脑梗死患者救治全程时间、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救治配合度,并减少后遗症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以及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赵金金.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A5):329-330.

[2]许新梅.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J].名医,2019(12):177.

[3]农春意.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19,32(06):569+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