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算题审题技巧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3
/ 2

浅谈计算题审题技巧的研究

王新德

( 东莞南城御花苑外国语学校  广东省东莞市 5230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数学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数学作为基础性教育学科之一,它对培育孩子们的逻辑能力与创新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如今的课堂教学中,审题能力的养成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它不仅决定着孩子们学习成绩,还锻炼着他们的逻辑思维。不仅如此,有效的审题还可以帮助学生从题干获取信息,为问题的解决创造积极的条件。因而在平时工作中,小学数学教师就要基于现实研究系列有效策略,从而引导学生参与大量科学有效的锻炼活动,促使学生数学审题能力步步提升,助力其数学综合能力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审题

准确审题是成功解题的关键,需要每一个学生予以重视,并有意识培养自身相关能力。但现实是大多学生并没有认识到审题环节的重要性,而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吸收数学知识、研究解题方法等方面,这样就导致他们的审题能力表现出了很大的欠缺,进而阻碍了他们包括解题在内综合学科能力的发展。为了改善上述现实情况,平时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们就要有意识强调准确审题的有益作用,引起学生关注与重视,另外还需从学生当前思想状况等各方面入手探究科学措施,以引导学生参与到有效实践锻炼活动当中,促使学生审题能力迅速提升。

一、小学生数学阅读审题的问题

1.阅读能力较差

小学阶段的孩子平时阅读量不大,同时阅读能力较差,在阅读数学题目时,特别是字数较多的应用题,往往会直接忽略掉关键信息,容易误解问题。与此同时,孩子们的思维习惯还不成熟,在阅读题干的过程中,错字、漏字的情况层出不穷。

2.粗心大意

小学生普遍存在粗心大意、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小学时期是一个人性格养成和思维提升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也是容易被外界影响的时期。孩子们在阅读题目时,要学会杜绝外界干扰,要尝试静下心来做题。

3.老师的教学方法有待改善

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审题这方面来看,部分老师的教学方式有待改善。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只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甚至将孩子们在审题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都归结于细心问题,对他们采取批评教育的手段。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打击了孩子们的自信心,还限制了他们学科素养的发展。

二、提升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所要遵循的原则

1.良好的解题态度是提升审题能力的前提条件

学生做题时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审题能力。如果态度不够端正,那么再简单的题目都会出错。如有些学生的思考方向都很正确,但就是不细心,经常出现读错题、看错数字等情形。如果这种情形不加快改变,那么孩子们将会逐渐产生厌学情绪。不仅如此,还有些学生从小就养成了答题不认真、敷衍了事的坏习惯,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也可以归结于他们做题态度的不端正。为了使这些情形得到改变,教师一定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引领孩子们在日常学习中养成好的习惯。

2.全面掌握知识点是提升审题能力的关键

有一句说得很好:“态度决定高度。”虽然态度对于审题来讲非常重要,但这都建立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前提下,基于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一定要重视孩子们知识点的积累,帮助他们培养耐心,学会将知识点进行分类总结。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反复强调重要知识点,加深孩子们的学习印象。相信在教师们的努力下,孩子们的数学成绩将会取得飞跃性进步!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孩子们审题能力的策略

1.析题辨意

读题的目的是为了分析题目,读中有析、析中再读,读题与析题是不可分割的。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示范者的角色。指导学生将文字、图片表述的题目内容转化成有效的数学信息,并设计有层次、巧妙的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剥丝抽茧地分析,进而找准数量关系;到了中高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审题技巧,教师就要学会放手,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分析问题,寻找解题策略。

教学中,我对自己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展开了一次简便计算专项调查。经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学生对简便计算普遍感觉较难。常见错误类型有:

①169-(69+20),有些学生会算成169-69+20

②32×25=(8×4)×25=(8×25)×(4×25)=200×100=20000

③65×25+75,有的学生看到25+75等于100,就会先算25+75=100,再用65×100=6500.还有282-82×4=200×4=800;12.5×8÷12.5×8=100÷100=1等等。

解决对策:首先要认真审题:审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审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审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能否简算,不能直接简算的可否通过分、合、转换等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再动手解题。校对的习惯。计算都要抄题,要求学生凡是抄下来的都校对,做到不错不漏。

著名的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能量,他可以主宰人生。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审题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

2.重视表扬激励,提高学生独立审题的信心

很多小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有着潜在的自卑心理,因此当看到繁琐的题目时,便会不自觉地感到畏惧,不愿意去阅读分析。面对这一情况,现实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即需要重视表扬激励,帮助学生慢慢获取强烈的独立审题信心,益于其顺利解题。

3.布置练习任务,给予学生充足的锻炼机会

在减负概念得以大力提倡的教育教学环境中,教师们就不能为学生布置过多的练习作业,以免学生感到太大压力,但与此同时,教师所留作业也不能过少,以免学生得不到应有锻炼,阻碍他们学科能力发展提升。鉴于此,平时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锻炼审题能力的时候,小学数学教师就要适当为学生布置练习任务,给予学生充足锻炼机会,助益其能力提升。

例如,在数学课堂上完成《四则混和运算》相关教学任务之后,为了促进学生进一步巩固提升学习效果,我就为学生们布置了相应的练习作业。具体而言,我先对班级学生们包括审题在内的各方面能力进行了详细了解评估,接着就为学生们设计了一定量的练习题目,如①8.45+3.67-8.45+3.67 ②4.3×0.1÷4.3×0.1③2+8÷0.4 ④41-7.7+2.3⑤5.23×4+47.7×0.4 ⑥63.2×0.1+6.32×9等等,要求学生在课下的时候基于这些题目进行有效审题锻炼活动。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了充足的计算审题练习机会,同时练习题目数量又没有对自己造成过大的负担,因此他们就在有效实践锻炼中慢慢增强了数学计算审题能力,为自身综合素养发展增添了良好助力。

结语:总而言之,审题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能力。审题能力的高低,对学生能否深刻理解所学知识、能否达到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起到关键性的决定作用。因此,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并为学生提供自主审题的机会,让学生经历从不会到会的过程,使审题能力内化为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阚晶华,王和平.试论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0):

[2]吴武淳.把握乡村小学生数学思维特点 培养审题析题能力[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09):82-84.

[3]李青兰,陈鹏.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障碍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33):40.

姓名:王新德 出生年月:1993.4 性别:男 籍贯:广东罗定  民族:汉   最高学历:本科  职称:小学数学二级教师  邮编:523000  单位:东莞南城御花苑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