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总承包企业转变项目管理模式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9
/ 2


建筑工程总承包企业转变项目管理模式应用探讨

肖潇

湖北省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71

摘要:近些年,我国不断加大对工程总承包模式的重视,在工程总承包的各个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建筑工程总承包企业的项目管理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其中,涉及工程设计、施工、采购、调试等多项工作,可变化的因素较多,风险较大,容易出现项目管理缺陷。为强化工程建设质量,创建优质工程项目,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总承包企业的快速发展,必须积极探索建筑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的转变方式。基于此,本文对建筑工程总承包企业转变项目管理模式应用进行深入探讨,希望有所帮助,以推动我国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应用

引言

工程总承包模式以其优化资源配置、适应专业化分工、提升综合效益等特有优势,更符合现代工程建设要求,逐渐成为目前国际上大型复杂项目的重要组织实施形式之一。在多年实践过程中,我国工程总承包模式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规模到大规模、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的发展历程,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仍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企业如何转变项目管理模式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1建筑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内涵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方将工程项目设计、施工全部委托给一家公司开展工作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即为建筑工程总承包企业管理模式。多年来,受政府各类政策的推动和影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进行了有效探索及实践,经过不断的创新、改革,建筑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得到了更好的调整与发展。但为了适应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必须积极转变传统管理模式,引进新型管理理念、方法、技术,提升建筑工程总承包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我国工程总承包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欠缺对工程总承包模式的认识

工程总承包模式把项目看作一个整体,将原本分开经营的各个工作有机结合,进而提高建设效率与工程质量。但现阶段我国建筑业市场缺乏对工程总承包模式足够的了解,对其概念理解不清晰,未客观正确认识工程总承包模式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与深远意义,业主只注重建设过程中成本的增加,忽视总承包企业凭借其知识、技能和经验为业主创造的效益。

2.2项目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工程总承包模式整体协调能力较差,管理决策不科学、无计划、无控制,常运用传统手段和方法进行项目管理,其项目管理过程不具备动态性、科学性和数字化。从事项目管理业务的组织多数未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与内部运行机制,在组织机构、人才配置、后勤保障等方面不能适应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快速发展。在实际具体操作过程中,建设单位参与工程总承包项目时放权不够,往往通过指定分包、节点考核等方式干预工程总承包企业的工程建设工作,甚至越权行使总承包企业的部分职能,一定程度上使总承包企业形同虚设,破坏工程总承包项目整体性,丧失了工程总承包模式自身特有优势。

3建筑工程总承包企业项目管理模式转变应用措施

3.1选择具备一定能力的项目经理

建筑工程项目最终成功与否受项目经理工作能力影响,工程项目与项目经理之间的依赖关系与其在工程项目中所承担的职责关系较为密切。对于矩阵管理模式下的项目经理,其担责越多、依赖性越高;反之,依赖性越低。但无论哪种类型的矩阵组织,项目经理需要接收、处理、发布大量信息,并跨多个职能部门、层级进行协调工作。1)项目经理需要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交际能力,可以向高层管理人员汇报工程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协调跨部门之间存在的问题或冲突,可以通过项目组织成员获取项目信息,以便更好地解决项目内部问题,可以向建设方、监理方汇报项目实际状况,最大限度地争取利益。2)项目经理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性和良好的大局观,能够从项目全局或公司整体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结合现场状况及实际施工顺序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定义工程项目完整的工作范围,在问题发生时进行有效分析,了解问题对项目开展所带来的影响,熟悉公司和工程建设相关流程,了解所使用的各类技术,

3.2认真落实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措施

在建筑工程投标阶段,需要结合施工预算编制确定投标报价。所计算的预算成本,可以为企业投标提供更好的参照,避免低价中标造成损失,还能在投标竞争中获得有利优势,为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奠定基础。为更好地落实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转变成本管理工作模式,需要解决以下问题:1)招聘专业、全职的合同管理人员,利用其掌握的经济合同、法规等方面的常识来保证工作的专业性。2)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提升合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3)制定相对固定且满足标准规范的合同文本。在合同签订后,要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双方可以依照合同规定开展工作,认真履行自身职责,确保建筑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完工。

3.3重视施工全过程中的施工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是工程项目需要重点把控的内容之一。工程项目质量目标为参建各方指明质量管理方面所需关注的焦点内容。而质量管理方面的目标能够辅助总承包企业有目标且合理地进行资源的分配、利用,确保最终达到质量策划结果。在建筑工程实际建设过程中要先按照企业自身质量方针,结合建设方及其他各方能力、要求,以切实可行、指标先进、可度量为原则,明确合理的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目标。有效的工程项目质量目标能够持续指导、改进项目现场施工状况,减少可能存在的质量损失及隐患,降低质量成本目标,实现项目质量控制。对于各类原材料、工程构配件的入场,要安排专人进行把控,需要试验的必须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人员严格依照标准开展工作,并根据要求出具具备相应效力的试验报告,对于存在质量问题、不合格的材料及构配件,严禁进入现场。同时,注意结合建筑工程实际开展情况,结合不同施工环节的特征,依照施工合同保证编制不同环节工程质量的控制流程,若工程环节位于施工任务完成后,现场单位必须严格依照所指定的质量管控程序进行自检,当自检合格后方可报请建设单位进行质量抽检,抽检达标后才能开展下一阶段的施工工作。

3.4加强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力度

建筑工程总承包企业需要负责工程项目全程的安全管控工作,而且在各类施工工作中必须将安全管理问题摆在第一位,将安全置于生产建设全过程之中,确保能够发挥有效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在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若生产与安全存在矛盾,需要从多种角度进行解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理念,切实做好施工安全管控,预防各类危险事故的发生。在现场坚持动态管理,同时坚持在工程全过程进行管理,所涉及的各类生产要素要坚持全员、全程、全天的安全管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总承包企业传统项目管理模式下所存在的各类实践问题需要重视。工程项目管理作为总承包企业基础工作的根本,同时还是总承包企业经济、社会效益的基本来源。在认识到建筑工程总承包市场吸引力的同时,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工作力度,不断改进管理模式,落实具体管理方案,最大限度地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综合效益,为企业未来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刘永兵.建筑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的现状及改进措施[J].建材与饰,2019(32):158-159.

[2]樊宇航,赵辉.试析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建筑工程投资风险及管

理对策[J].中国标准化,2019(20):115-116.

[3]仇凤玲.建筑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水泥,2018(12):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