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设计中的防火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8
/ 2

民用建筑设计中的防火设计

邓月容

广西农垦设计院有限公司,广西南宁 530022

摘要:防火设计作为建筑设计中较为重要的一环,一旦出现问题,会直接增加火灾事故发生率及波及范围,对人们生命财产及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为此,本文就针对民用建筑设计中的防火设计进行了详细说明,以供参考。

关键词: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要点



民用建筑火灾发生的原因较多,如材料选用不合理、结构不规范等,都会导致火灾事故发生,并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此,在民用建筑设计中,应加大对防火设计的重视力度,科学选择防火材料,找出导致火灾发生的诱因,并采取有效的规避措施,以此保证民用建筑的安全性,提高使用价值。

1民用建筑火灾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民用住宅建筑装修水平显著提高,装饰材料的类型也日渐丰富,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火灾隐患。除木材和棉花等天然的可燃物以外,也出现了多种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纤维制品、塑胶等材料是较为常见的可燃物,科学家论证的过程中发现,烟头点燃沙发到火势遍布整个房间仅需三分钟,燃烧时可产生大量的浓烟和毒气。住宅中的插头、插座和开关等设备是人们容易忽视的重要设备,家用电气如处于长时间通电状态,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大火灾的风险。另外,家庭液化气、天然气等多种易燃易爆气体的不合理应用也是火灾的重要诱因。部分家庭并未安装气体泄露报警和自动灭火系统,这也增大了火灾发生率。火灾一旦形成,火焰便可沿管道蔓延于多个角落,此时,火灾的危害程度便会更为严重。

居民建筑人口密度大,楼层多,如发生火灾,步梯无法短时间内疏散,而利用外力消防云梯车疏散,云梯的高度不足,无法起到快速救援的目的,降低了消防工作的效率。预防火灾发生比火灾治理更加关键,只有正确认识火灾的危害,方可有效增强防火能力,在民用建筑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高度重视防火设计,有效降低火灾事故发生率。

2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要点

2.1 防火设计方案的优化调整

民用建筑数量的增多使得人们对建筑防火性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如果仍沿用传统规范要求,则设计内容就无法符合建筑的实际需求。为此,应对设计规范进行创新和优化,以新要求、新原则开展防火设计,实现系统、设备设施、结构等的科学布置,提高防火效果。另外,在民用建筑设计中,还要充分考虑建筑对防火等级的要求,有针对性的开展防火设计,完善防火性能,以此保证建筑内部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2.2 材料科学选择

火灾的产生或蔓延多是由于劣质建筑材料导致的,劣质材料自身的阻燃性较低,在遇到火星后容易快速燃烧,且蔓延速度较快,增加了危险等级,同时劣质材料燃烧中还会产生较多有害气体,降低建筑内部空气含量,降低人员逃生可能。为此,民用建筑设计中,应注重材料的科学选用,尽可能使用耐火等级高,符合标准要求的材料。对于民用高层建筑而言,其耐火等级要在二级以上,所以在材料选择上,耐火性好的材料更能降低火灾危害,增加逃生几率。

2.3 科学划分功能空间

在防火设计中,应借鉴先进技术和经验,结合现有案例,科学进行平面布局和优化,按照功能要求对空间进行布局和处理,这可起到很好的隔离效果。并在火灾发生时,可有效隔离火势,缩小火灾波及范围。科学的功能空间划分,一方面是对建筑空间的合理使用,保证建筑内部各项设施设备的合理设计。另一方面是实现火灾的防控和处理,降低火灾威胁,提高防火等级。为此,就要合理调控建筑物间的间距,并开展科学的规划设计工作,这样才能有效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概率。对于一些高层民用建筑,在设计消防车道时,为提升救援水平,一般在建筑物的周边或两边处将其设计成环形的形式。

2.4 防火防烟区的设置

在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中,民用建筑的防火设计要求配备两个及以上的防火区域,且要求防火区不可对民用建筑其他功能空间造成影响。这就要求在放火区设计中,做好防火区的封闭式处理,防火墙上不允许出现门窗结构,必要时需增设防火帘,以保证防火区的安全使用。

在民用建筑内部还应设计防烟分区,有相关规定,高度不足6米的房间内必须设置防烟区,且面积设置不宜过大,多控制在500平方米左右。为保证地下车库的安全性,防烟区多设置于民用建筑的地下楼层中。电梯、楼梯等也需单独进行防烟区的设置。

结合现有资料可知,防火和防烟区一般集中在地下室空间内,且要求两者保持独立性,以确保性能的发挥。但目前对于两者的界定还没有明确说法,如此,就要求设计人员要结合现场情况综合考量,提高设计质量。随着民用高层建筑数量的增多,防火区和防烟区设计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作为保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结构,设计中要做到全面、科学、客观,以此来提高火灾时的疏散和保护效果。此外,还应在醒目部位标记详细的指导图,以加快疏散效率。

2.5 解决安全疏散问题

现代民用建筑的进深深度较大,疏散距离增加,这为火灾发生时的人员疏散工作带来了较大难度。针对这一情况,应结合大空间区域存在的问题,科学设置火灾防控措施,加快安全疏散的效率,降低伤亡率。基于此,在防火设计中,应重点考虑以下内容:

一是疏散通道距离。设计人员要科学计算疏散通道与用户大门间的距离,将公共活动区域到疏散通道的距离控制在30米左右。建筑设计工作需充分立足于工程的实际情况,从总体结构设计工作情况出发,科学设定距离参数,进而把控合适的施工距离;二是房间内部各部位距离。房间与房门的最远距离不可超过走廊两边的最大值,如果建筑内部每层安装自动喷灭火设备,则可适当的延长房间到房门的距离值,其实际空间距离最大可增至原来的1.25倍;三是安全出口。众所周知,安全出口数量越多越有利于人员疏散。所以在设计中,设计者要对民用建筑结构及功能有所了解,尽可能的增加安全出口数量,并考虑安全出口前缓冲空间的处理,以此提高防火效果,加快疏散速度。

2.6 加强高层民用建筑防火安全意识

首先,工作人员要充分结合城市规划的总体目标和实际需求,科学设计建筑的位置及防火设备间的距离,并采取多种措施优化结构防火性能,在日常工作中制定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工作人员完成项目防火设计工作,实时监测防火设备运行效率,从而促进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提升民用建筑结构的防火设计水平。

其次,电气防火设计中,应保证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防止因设计不合理所引发的各类损失。如高层建筑火灾与电气泄露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采取多种措施完善电气设计则可在规避火灾事故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另外,还需在认真分析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基础上,科学设置避难层,如发生火灾,便可有效降低救援工作的难度,推动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最后,重视防火设计图的审核工作,确保防火设计图满足工程设计的各项要求,做好防火隔离设置工作。

3.结语

民用高层建筑设计中防火设计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设计人员要从建筑结构、功能、人员需求等多方面综合考量,科学规划和设计防火方案,以此来降低火灾威胁,减少损失伤亡的概率。

参考文献

[1]何杰.对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设计的运用探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No.375(01):21-22.

[2]谭惠云.浅论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设计[J].低碳世界,2019,9(04):183-184.

[3]华志茂.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设计的运用浅析[J].房地产导刊,2019,000(024):33.

[4]刘海滨.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设计的运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512(27):73-74.

[5]岳建林.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No.500(1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