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丙型肝炎病人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2
/ 2

心理护理对丙型肝炎病人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李启虹

山东省烟台市奇山医院 山东 烟台 264001

【摘要】:目的:心理护理对丙型肝炎病人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98例因丙型肝炎就诊于本院的病人进行调查与分析,本次调查时间为2018.5-2019.2。将病人分为2组,每组49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则采用心理护理方式。分析两组最终护理结果。结果:对比组总依从例数:39例、构成比为39/49(79.59%)明显低于研究组的总依从例数:48例、构成比为48/49(97.96%),两组差异明显,P值<0.05。结论:在丙型肝炎病人抗病毒治疗中以辅以心理护理,此护理方案可提高治疗依从性,因此值得临床应用与普及。

【关键词】:心理护理;丙型肝炎;依从性


丙型肝炎在临床治疗中是尤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此疾病属于传染性疾病的一种,而血液属于主要的传播途径[1]。根据笔者收集与统计的临床不完全资料证实,我国丙型肝炎感染率较高,在3.5%左右。丙型肝炎在临床治疗中以对症治疗为主,但此疾病病情漫长,而且并无根治的办法,故而大多数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情绪反应[2]。丙型肝炎在临床治疗中以对症治疗为主,但此疾病尤为特殊,因此在针对性治疗基础上应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在以往护理中常用护理方式为传统常规护理方式,虽然这种护理方式有效,但效果一般。为了改善与提升护理质量,我科室采用了心理护理干预方式,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98例因丙型肝炎就诊于本院的病人进行调查与分析,本次调查时间为2018.5-2019.2。将病人分为2组,每组49例。对比组,男、女分别为24、25例,年龄在33-68岁之间,平均50.52岁。研究组,男、女分别为25、24例,年龄在34-69岁之间,平均50.61岁。两组病人一般资料均无差异,P值>0.05。

1.2方法

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

研究组则采用心理护理方式,具体如下:(1)心理疏导:在日常护理中护理人员要主动与病人沟通,向病人自我介绍,主动告知病人自我文化程度、工作年限等,此外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中还要了解与评估病人心理状态,评估病人抑郁、焦虑得分情况,主动倾听病人的护理需求与诉求,分析病人心理问题。此外,护理人员还要对病人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调整病人心率状态,使病人能够保证乐观向上的治疗情绪,提高病人治疗自信心。(2)认知行为干预:在日常护理中护理人员主动向病人讲解病区情况,提高病人对于病区的熟悉程度,此外护理人员还要向病人发放治疗资料,主动向病人讲解病情,并告知病人在使用干扰素治疗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3)饮食干预:在日常护理中护理人员要告知病人要遵循少吃多餐的用餐原则,在日常饮食中要以低脂肪、低糖份的食物为主,还要多吃蛋、鱼肉、牛肉、水果、蔬菜等食物,少吃或是不吃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如果病人存在熬夜、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要帮助病人调节并改正。

1.3观察指标

分析护理结果:抗病毒治疗依从性:以依从、基本依从、不依从表示,计算与统计依从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软件(22.0版本),计数资料(率)行χ2检验,计量资料(5facd3ae4ca22_html_e59a14e928c89620.gif )行t检验,P<0.05时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对比组:参与本次调查病人共计49例,其中依从:22例、构成比为22/49(44.90%),基本依从:17例、构成比为17/49(34.69%),不依从:10例、构成比为10/49(20.41%),总依从例数:39例、构成比为39/49(79.59%);研究组:参与本次调查病人共计49例,其中依从:35例、构成比为35/49(71.43%),基本依从:13例、构成比为13/49(26.53%),不依从:1例、构成比为1/49(2.04%),总依从例数:48例、构成比为48/49(97.96%),对比组总依从例数:39例、构成比为39/49(79.59%)明显低于研究组的总依从例数:48例、构成比为48/49(97.96%),两组差异明显,P值<0.05。

3讨论

丙型肝炎在临床治疗中属于常见而多发疾病,此疾病具备病情反复的特点,而且病情较长,在治疗过程中病人极其容易出现负性心理情绪反应,进而降低了治疗依从性[3]。丙型肝炎在临床治疗中以对症治疗为主,但为了提升治疗效果,我科室在针对性治疗基础上,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在以往护理中,常用护理方式为传统常规护理方式,这种护理方式虽然有效,但效果一般。为了提升护理质量,我科室采用了心理护理干预方式。心理护理干预属于新型护理模式,这种护理方式要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对病人实施个体化心理疏导,及时有效的调节、调整、解决病人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中要尤为关注病人心理情绪反应,主动关心病人,积极的与病人进行交流,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在面对病人所提出的问题要及时给予解答,积极的鼓励病人,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病魔的自信心。在日常护理中面对情绪反应十分严重的病人要采用针对性疏导,以发泄解郁法、移情易性法、暗示疗法为主,帮助病人树立乐观向上的治疗自信心。

综上所述,在丙型肝炎病人抗病毒治疗中以辅以心理护理,此护理方案可提高治疗依从性,因此值得临床应用与普及。

参考文献:

[1]李晓娟.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丙型肝炎病人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J].健康大视野,2019,(14):202-203. DOI:10.3969/j.issn.1005-0019.2019.14.328.

[2]王娟阳,李爱玲,郝红梅.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延续性护理干预在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21):123-125.

DOI:10.3969/j.issn.1006-7256.2019.21.045.

[3]唐洪英.浅析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病毒性丙型肝炎的护理体会[J].健康大视野,2019,(11):61,63. DOI:10.3969/j.issn.1005-0019.2019.11.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