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各级医院护理实习生教学管理模式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2
/ 2

兵团各级 医院护理 实习生教学管理模式探讨

杜小琴1 贾艳萍 2

1-2新疆第七师医院,新疆 奎屯 833200

[中文摘要] 医院是护理实习生进行临床实践前必经的场所,教学水平的提高又能促进医院综合实力的提升。兵团第七师医院通过护理实习生的日常管理、岗前培训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实习质量评估及教学管理制度 5 个方面加强管理监督,不仅使医学院校实习生的实习质量得到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医院自身的综合实力。兵团各级医院护理实习生教学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兵团各级医院;护理实习生;医学教育;教学管理


前言: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培养造就社会所需的合格医学人才是全社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1]。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医学生综合处理问题能力和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2],是巩固和加强理论知识并将之运用于实践、培养其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学习阶段,是由医学生转变为合格的临床医生的关键过程[3,4]。 同时医学教育是促进医院内涵建设的动力和潜力,教学水平的提高又是“科教兴院”的助推器[3]。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保健、科研、教学任务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省内外多所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基地,每年承担了十余所高校几百名医学生的实习、见习任务。 在医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实践能力越来越低的严峻形势下,如何确保医院的教学水平和医学生的实习质量,是医院教学管理部门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为此笔者根据现实环境和具体情况进行了一些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 现探讨如下。

1.加强医院教学管理制度建设,规范医院临床教学行为

    1. 建立医院教学管理领导小组和临床教研室, 完善教学管理组织体系

作为医院日常工作主要内容之一,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能促进医院科研及临床技术的提高。 医院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教学工作。 医院建立了教学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小组成员为医院领导班子成员,并确定 1 名业务副院长分管临床教学工作。 教学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医院临床教学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院科教科,人员由科教科及护理部工作人员组成,承担医院临床教学管理常务工作,负责制订全临床实习大纲要求, 主要培养实习生一些基本临床技能操作,使学生对临床适用范围有更深的认识,并掌握了临床基本技能操作技术。 为使实习生对医学高新技术及最前沿理论有初步了解,科教科每两周组织一次专题讲座,由各科室推荐一位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较高的教师根据教学计划要求,预先制订教案,传授给学生系统的专业知识,强化实习生理论基础,开阔实习生专业视野。

    1. 做好实习生岗前培训教育

实习生到医院开始实习后,科教科组织为期一到两个星期的岗前培训。 预先制订岗前培训教育计划,首先由科教科介绍医院整体布局,并强化医德医风教育,组织相关科室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分别从医疗法规、医疗安全、问诊、医嘱、处方、病历书写规范、院内感染监控、传染病知识、无菌观念等方面对进行培训。 岗前培训另一重要内容为临床技能操作培训,科教科组织实习生观看临床技能操作录像,使其对临床技能有初步了解,为下一步教学计划打下坚实基础。 实习生岗前培训合格后方可进入临床科室。 实习生在入科的第一天, 由各科室教学主管和教学秘书对其进行入科教育,包括科室基本情况、收治病种、医疗分组、带教老师、分配分管 床位等内容。 同时明确实习生职责,指出实习生需要学习与实践的主要内容,让实习生有目的、有责任去实习。

2创新医院教学方式方法,开展多种形式临床教学

根据实习生实际学习情况及近年医学发展形势,以临床实际需要为出发点,每两周由各临床科室安排科室教学查房和典型病例讨论,教学查房通过对所选择的常见、典型病例, 指导学生问诊、体检及检查资料的整理、分析和归纳,从而得出正确的诊疗方案, 培养实习生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病例讨论通过带教老师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病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所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查阅参考资料,组织讨论、分析,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并提出正确的处理意见,培养实习生自我学习、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两周举办一次科室小讲课,让实习生带着问题学,培养了良好的思维习惯,为今后的自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学习临床知识、丰富临床经验的过程中, 由科教科组织每周开展一次临床技能操作培训, 由各相关科室有丰富带教经验的教师进行带教,根据实习生临床实习大纲要求, 主要培养实习生一些基本临床技能操作,使学生对临床适用范围有更深的认识,并掌握了临床基本技能操作技术。 为使实习生对医学高新技术及最前沿理论有初步了解,科教科每两周组织一次专题讲座,由各科室推荐一位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较高的教师根据教学计划要求,预先制订教案,传授给学生系统的专业知识,强化实习生理论基础,开阔实习生专业视野。

3、做好实习生岗前培训教育

实习生到医院开始实习后,科教科组织为期一到两个星期的岗前培训。 预先制订岗前培训教育计划,首先由科教科介绍医院整体布局,并强化医德医风教育,组织相关科室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分别从医疗法规、医疗安全、问诊、医嘱、处方、病历书写规范、院内感染监控、传染病知识、无菌观念等方面对进行培训。 岗前培训另一重要内容为临床技能操作培训,科教科组织实习生观看临床技能操作录像,使其对临床技能有初步了解,为下一步教学计划打下坚实基础。 实习生岗前培训合格后方可进入临床科室。 实习生在入科的第一天, 由各科室教学主管和教学秘书对其进行入科教育,包括科室基本情况、收治病种、医疗分组、带教老师、分配分管 床位等内容。 同时明确实习生职责,指出实习生需要学习与实践的主要内容,让实习生有目的、有责任去实习。

4构建医院临床教学动态管理体系,强化实习生日常管理

4.1加强实习生日常常规管理

实习生开始实习后,科教科不定期到各科室查岗,观察实习生实习表现,采取经常树典型的做法,每月召开实习生大会,对优秀实习生进行表彰,对违反纪律实习生给予批评教育,做到严格按照实习生管理制度进行管理。

4.2构建医院临床教学动态管理体系

根据实习生管理的流程及实际工作中的一些做法,科教科建立了医院教学动态管理体系,它由实习生动态管理、临床带教老师动态管理、 教学管理部门动态反馈三大部分组成。 它借助医院科研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平台,面向各科室教学主管、教学秘书、带教老师、教学管理人员四个类别用户, 各用户可以在平台上实时记录教学管理工作。 通过该系统, 科教科能够了解实习生在每个科室的实习表现,及时对实习生的表现作出反应,督促实习生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实习任务; 能对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质量进行合理的评价和反馈; 教学主管、教学秘书、带教老师、实习生都能参与教学计划的制订与修正,加强了科教科与各方的联系。 临床教学动态管理体系达到了优化教学、强化实习生日常管理的目的[1]。

5全程进行实习质量评价

实习过程中,科教科经常到各临床科室对实习生查岗, 观察实习表现,并不定期与带教老师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实习生实习情况和动向。 规定实习生每两周书写一份完整的住院病历,并由带教老师认真修改,在转科前交科教科。 实习生出科前,由科教科组织对实习生进行出科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理论考试、临床技能操作、病历书写三项内容。 理论考试试题由各科室带教老师负责制订,临床技能操作考试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带教老师主考,科教科组织实习生参加理论和技能操作考试。 病历书写考试由科教科随机从实习定期书写的住院病历中抽出一份,交给相应科室带教老师修改。 理论考试、临床技能操作、病历书写分值所占比重分别为 60%、30% 和 10%。实习生实习完一个科室后由科室教学主管和带教老师对其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实习纪律、临床水平、医德医风等。 只有出科考核合格后,才允许结束实习。

以上针对实习生的 5 项管理措施,由传统的静态管理转变为动态管理,由传统的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管理,由传统的单向管理转变为互动式管理[5-7],通过创新管理理念,转变管理模式,更新管理方法,有效地控制了实习生实习过程流于形式的现象,让带教老师认为教学工作得到极大重视,调动了带教老师的积极性,同时也使教学管理部门、教学主管、 教学秘书管理能力得到增强,全员做好教学工作的意识得到提升。 多种措施的实施显著提高了实习生实习质量和医院的整体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杨春红,黄小燕,廖唐洪,等.构建医院临床教学动态管理体系,提高实习生培养质量[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1,31(5):718-719.

  2. 蔡永琴,乔娟,姜梦琪.临床实习生带教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人民军医,2011,54(1):84.

  3. 曹永鹏,王华.加强临床教学管理,促进医院的建设和发展[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0,20(9):40-41.

  4. 冯晓娟,马兆明,李玲君,等.我校教学医院教学工作的调查与分析[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1):52-54.

  5. 马斌,江珉,薛亚忠,等.医院教学管理中的“五个转变”[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0,5(2):167-169.

  6. 杨江波,李娟.新形势下临床带教护生的几点思考[J]. 解放军医药杂志,2011,23(4):216-217.

  7. 洪秀萍.护理临床教学管理模式探讨[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1,23(5):

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