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小儿中耳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2
/ 2

如何预防小儿中耳炎

孙军

巴中嘉禾妇儿医院 四川 巴中 636000

中耳炎的概念很宽泛,类型多,有急慢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等等,治疗中耳炎,应该首先确定类型,分型而治。中耳炎常发生于8岁以下小儿,它经常是普通感冒或咽喉感染等上呼吸道感染所引发的疼痛并发症,小儿常表现为听话迟钝或注意力不集中。中耳炎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小儿听力下降,引起其它疾病,对孩子的身体发育危害极大。那么如何预防小儿中耳炎呢?

5facc29a2dcb5_html_c07c8031e9b82069.png

一、中耳炎可分类

1)慢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鼓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急性中耳炎未能及时治疗,或病情较重,也可能形成慢性中耳炎。

2)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称作渗出性中耳炎是由各种因素引起咽鼓管管腔急性阻塞致中耳,中耳粘膜充圌血、水肿积液。临床表现主要为耳闷、耳鸣、耳聋、鼓膜内陷。

3)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病变主要位于鼓室,但中耳其他各部亦常受累。主要致病菌为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等。本病较常见,好发于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炎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好发于小儿,冬春季多见,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

4)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本病极为常见。临床上以耳内反复流脓、鼓膜穿孔及听力减退为特点。可引起严重的颅内、外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5)骨疡型中耳炎:又称坏死型中耳炎或肉芽型中耳炎,多由急性坏死型中耳炎迁延而来。组织破坏较广泛,病变深达骨质,听小骨、鼓窦周围组织可发生坏死;粘膜上皮破坏后,局部有肉芽组织或息肉形成。

6)胆脂瘤型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为三型,胆脂瘤性中耳炎属于第三型,也是这三种中耳炎中最为严重,且易造成并发症的一型。

7)航空性中耳炎:大气压力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低的。在航行中,随着飞机上升或降落,座舱内的气压就发生相应的变化,含气腔的气体也就随之扩张或缩小。一般在耳咽管通气功能良好的情况下,飞机在升降时,通过耳咽管的调节和人为地做主动通气动作,就可保持鼓膜内外压力平衡,此时仅有耳胀感或轻微的听力障碍,但不会造成耳部损伤。如果中耳腔内外压不能迅速取得平衡,就会产生各种症候群,统称为气压损伤,伤及中耳腔的称为航空性中耳炎。潜水作业、低压舱工作、高压氧治疗时也可发生。

8)急性中耳炎:突然发生的耳痛,常伴有感冒或咳嗽。患者若是婴儿便会哭闹不止,并揉擦患耳的耳圌垂。发热,体温可高达39摄氏度。可能出现呕吐,或者耳道可能流软耳垢或脓液。患耳可能听觉失灵。

9)粘连性中耳炎:粘连性中耳炎是中耳内纤维组织增生或瘢痕形成,是既往中耳炎症的结果。常于小儿时期发病。

5facc29a2dcb5_html_c154c6e8fb9def1f.png

10)浆液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又名浆液性中耳炎,是由于急性中耳炎未彻底痊愈或咽鼓管阻塞的结果导致中耳内积有渗出液,分泌性中耳炎常见于小儿.渗出液中可能无菌,但通常含有致病菌。咽鼓管阻塞可由鼻咽部炎症,变态反应,腺样体肥大,良性或恶性肿瘤引起。

二、如何预防小儿中耳炎

1)小儿更加容易患有中耳炎:咽鼓管连接鼻腔和中耳。小儿的咽鼓管相比成人的咽鼓管更短,更宽,更直。因此允许更多的生物从呼吸道进入中耳,从而引起扁桃体发炎或中耳炎。
2)正确婴儿喂食方式可以预防中耳炎:预防中耳炎并不是不可能的,有几件十分简单的事情是家长可以做。这些生活小细节可以显着减少中耳炎在他们孩子身上的发生几率:①、用瓶子喂奶时候不要让瓶子举得太高。让婴儿垂直握住奶瓶,进行喂食。同时保证婴儿不要吃得太快,避免营养液溢出,流入中耳的咽鼓管。②、婴儿躺在床上时,不要给婴儿喂食。因为躺着的时候不利于吞咽,会导致过剩的营养液从婴儿口中流出,极有可能流到耳朵,造成中耳炎。
3)避免烟雾造成小儿的呼吸道受损。勿让小孩接触过量的烟雾,尤其是二手烟。如果烟雾导致了小儿的呼吸气道疾病,有可以导致中耳炎中。所以,父母千万不能在孩子面前抽烟,尤其是婴幼儿。
4)防止小儿接触过敏原。如果你的孩子经过过敏性测试和确定他们对某事物过敏,请一定要除您家庭环境中的过敏原。并让孩子减少过敏原接触的可能性。这种做法不仅减少耳,鼻,喉疾病还能避免不是过敏原造成的的皮肤疾病。
5)注意观察小儿的异常行为。如孩子喜欢揪耳朵,莫名的发热,哭泣不止和经常摇头等症状。如果你的孩子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那并不代表没有患上中耳炎。有些中耳炎患者起初没有任何症状。所以父母不可掉以轻心。

6)预防感冒:预防感冒是预防中耳炎的基础,若不慎感冒应及时治疗。在感冒期间鼻腔内的分泌物会增多,此时不可用手捏紧鼻孔擤鼻涕,因为这样可增加鼻和咽部的压力,使鼻涕和细菌通过耳咽管进入中耳,感染中耳炎。可以使用耳道清洁液预防中耳炎的发生。

7)游泳时注意耳部卫生和保持耳部干燥:游泳时选择干净的游泳池,不要在肮脏的水域游泳。若不慎将水流进耳朵里,应及时吹干耳朵,将外耳向上及向外拉,使耳道伸直。让吹风机距离耳朵5—10厘米之远,向耳内吹。以暖风或冷风吹30秒。如此可以消除细菌及霉菌生长的温湿环境。另外就是利用耳道清洁液来清洁耳道。

总之,小儿中耳发病原因很多,如果发现小儿患有中耳炎,一定要尽快带还去到医院检查,让孩子多休息,照顾好儿童饮食,远离中耳炎对孩子的侵扰,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