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妇科三大肿瘤的预防和早期识别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2
/ 1

解读妇科三大肿瘤的预防和早期识别

何耀莉

大竹县中医院 四川 达州 635100

妇科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的常见疾病,好发于中年妇女,在发病后会伴随月经失调、白带增多、白带异味、腹部下坠感等症状,严重影响了女性的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在妇科肿瘤中,三大恶性肿瘤分别为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根据临床有关数据调查分析,妇科三大肿瘤在临床上病死率较高,且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发病群体也表现出了低龄化的趋势。因此,在妇科三大肿瘤中,我们应重点强调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早期识别,以降低临床妇科肿瘤的发病率。

  1. 妇科三大肿瘤的预防方法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和临床检验技术的进步,近年来对于妇科肿瘤的筛查检出率逐渐上升,而临床医学也明确表示,妇科三大肿瘤虽然对人体影响较大,但是是可以通过有效手段进行预防的,而若是在发病早期及时识别和监测,就存在治愈的可能,以减轻癌症患者的痛苦。目前,妇科三大肿瘤的预防方法重要包括三种,即早诊早治的预防、发病学预防、病因学预防。

  1. 早诊早治的预防。在临床中,早期识别和治疗是预防肿瘤恶化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中,我们需要掌握早期识别的方法,加强对妇科三大肿瘤高危人群的筛查能力,并通过加强健康教育的方式,提高女性对于妇科检查和肿瘤筛查的重视程度,而星官人员还应在肿瘤普查中把握相关注意事项,以提高早期妇科三大肿瘤的检出率。目前,早诊早治也是我国预防妇科三大肿瘤的主要方式,

  2. 发病学预防。根据发病学的相关原理显示,采用药物干预可以有效损坏某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在妇科三大肿瘤中,激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十分明显,且具有高效、持续的优点。例如,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学预防中,可以采用雌、孕激素联合应用的方式,即让高危群体以口服激素的手段达到预防癌变的效果;有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口服避孕药可降低卵巢癌的发病率,停药后此保护作用仍可持续数年。

  3. 病因学预防。顾名思义,病因学预防旨在找出妇科三大肿瘤的致病因素,并且从病因学入手,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避开相关因素,消除和减少致病因素,从根源上解决疾病的产生,或者在病程中也可以有效预防肿瘤恶化。我们应在了解妇科三大肿瘤的高危人群基础上,进一步发掘高危人群发病的诱发因素,家族遗传史是引起妇科三大肿瘤出现的重要原因,因此为了提高妇科三大肿瘤预防的有效性,必须加强肿瘤家族遗传史的普查,针对此类群体做好病因学的预防工作。

  1. 妇科三大肿瘤的早期识别方法

目前,妇科三大肿瘤的早期识别研究内容和发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 高危人群的筛查。由于妇科三大肿瘤的发病机制不同,高危人群的特点也会出现明显差异,而根据不同的肿瘤则应做好不同的高危人群划分。①宫颈癌。宫颈癌发病的主要因素是受到HPV病毒的感染,而HPV感染主要通过性活动传播,因此高危人群主要为育龄期妇女。因此,在宫颈癌早期识别中可以通过HPV感染监测和宫颈细胞学检查得以实现。②子宫内膜癌。诱发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为肥胖、糖尿病、高血压、激素增高等,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家族遗传史者也是其高危人群,早期识别可以通过细胞学检查、盆腔检查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来进行。③卵巢癌。卵巢癌的高危人群主要是具有遗传性卵巢癌家族史者,在临床上可以采用基因检测、遗传咨询和风险评估来进行早期识别。

  2. 应用敏感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在我国妇科三大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检验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为分段诊刮术,特别是应用于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学检查中。这种传统的诊刮术方法,具有疼痛明显、创伤较大等缺点,因此很难被女性所接受,并且根据临床的相关数据调查发现,诊刮术的诊断方法准确性有待考究。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为了提高女性在妇科肿瘤诊断中的舒适感和准确率,现多用超声检查的方法来确定病变类型和肿瘤范围,这种无创性检查大大提高了受检者的体感。并且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应用也能清晰地看出肿瘤的大小、数目和部位等,不会受到个体因素的影响而存在检出率低的问题。

  3. 研发新的肿瘤标志物。灵敏度高的肿瘤标志物是识别早期妇科三大肿瘤的有效形式。在肿瘤标志物中,目前最为常见的为人绒毛绒促性腺激素,在临床的诊疗和疗效评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除此之外,我们还需研发更多敏感性高、有效的肿瘤标志物。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些肿瘤标志物在卵巢癌的早期诊断中显示出较好的前景, 如血浆溶血磷脂酸,肿瘤相关的半乳糖转移酶、免疫反应性抑制素C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