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改进电力营销营业业务工作的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1
/ 2

浅析改进电力营销营业业务工作的措施

童叶丹

无锡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江苏省 无锡市 214000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社会对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电力企业加大了建设力度。各级电力企业通过对其管理模式的更新、对组织结构的重组和相关方面的创新,已建立起一种不仅对市场经济有较强的适应性,而且具有很强的对外服务能力的供电管理营销方式。电力企业营销业务能力的提高不仅有利于加强企业内部的管控工作,还会使其在转变模式后的发展更加迅速。在目前的电力企业中,由于其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不强,所以无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就要求其应提高自身的营销能力,通过不断改善自我、改进生产方式、优化资源配置、规范管控流程的方法,逐步实现营业业务的高效、便捷。

关键词:电力企业;营销;市场经济;用户

1、电力营销管理的概念

所谓电力营销管理实质上是以市场营销学为理论指导,通过各种营销管理手段对电力资源和电力资源相关的产品进行系统经营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1]。随着社会经济技术和电力能源市场的发展,电力营销管理经历了从电力生产、电力产品、电力推销到现在的电力市场营销阶段的演变[1]。时至今日,面对供过于求的电力市场,最大程度满足市场需求已经成为各大电力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的基本出发点,电力营销管理也不断朝着重视用电质量、服务质量等现代化营销理念方向发展。

2、电力市场营销的必要性

部分企业没有构建完全面向市场的营销体系,这些问题束缚了企业对电力市场开发的准确把握。电力企业面对市场的根本任务是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然而多年来,供电企业处于供不应求的“卖方”地位,使得许多员工对工作中所应具备的职业技能和服务意识不够重视。思想上,缺乏用开放眼光来看待市场的发展;管理上,凭个人经验指导工作,造成企业对大量终端客户需求缺少分析,制约了电力营销。因此,如何完善电力市场营销策略成为近年来电力企业研究的重要内容。

3、目前我国电力企业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3.1、观念落后

目前,我国多数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观念比较落后,对服务的认识不全面。他们认为服务的内容仅限于对电力企业相关业务的宣传、服务时的微笑和对相应设备的更新等,但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实质是他们并没有认识到服务的深层含义,也就达不到加快办电速度、增强供电的稳定性、减少供电损失等目的。

3.2、电力企业的管理理念不完善

多数电力企业仍然沿用以往陈旧的管理理念,只注重对产品的管理,忽视了对市场需求的调查和掌握。其中,电力营销和客户服务等项目没有引起电力企业领导的重视,只有很少的部门负责处理这些项目,而且没有设立专门的部门调查和分析市场形势,使企业在信息获取方面非常落后。

3.3、电力营销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电力企业缺乏对终端客户特性的分析,且对市场数据缺乏掌握,不能根据市场需求对企业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更新。多数电力企业没有一套完整的售前和售后服务体系,这对电力销售将会产生很大的阻碍作用,严重影响了电力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不利于电力企业的良性发展。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及时扭转这种情况,施行有效的措施,使市场需求和电力结构性矛盾并存的电力销售市场的现状消失,从而充分满足居民的用电需求。

3.4、营销管理结构有待优化

目前,供电企业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的服务体系不健全,主营系统、支持系统和监督体系不明显,功能发挥不完全。供电企业没有及时调整内部的管理结构,很多供电企业没能按照市场需求设置专门的营销机构,有些设立营销机构的供电企业也没能将营销机构的职能转变到市场策划与开发、需求预测与管理、业务发展与决策、客户服务与支持、电力销售与合同管理、公共关系与形象设计、新技术和产品的开发,以及用电咨询和电费电价等方面上来.

4、建议改进措施

4.1、专业间联动以提高远程抄表成功率

明确采集运维的责任。按数据采集流程关键点划分责任,确定责任人并落实到位;完善采集失败和异常的处理机制。建立抄收人员发现提报和维护人员分析处理的协同流程;加强相关人员培训,提高其描述异常、分析异常的能力;适度利用绩效工具,对异常处理及时率按职责进行激励和考核。

4.2、精确制定高压客户电费审核规则

以现有的电费审核规则为基础,探索进一步细分高压客户的原则。对审核异常情况进行历史数据统计分析,建立审核规则库,将电量波动倍数、功率因数异常、抄表示数为零、总分扣减、峰谷扣减、损耗设置错误、电价执行与容量不符、表计参数错误等规则囊括在内,对高压客户按非普、大工业、直购电客户分类,实现在审核库中进行菜单式选取规则进行审核,甚至进一步实现按户选取规则审核,最终达到降低无关数据干扰、减少系统资源占用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4.3、厂企协作推进费控终端实用化

根据高压客户电费缴纳风险评估进行费控实用化需求的编制;按高压客户所属行业的特点制定典型费控方案,辅以现场PDA技术缩短方案编制时间;供电企业应通过合同方式明确终端供应商的软硬件供应和服务,规范双方履约行为,确保功能实用化;完善高压客户费控异常的现场巡视制度,保障供电企业经营成果。

4.4、建立系统接口实现实时对账

一方面加强与合作银行沟通,逐渐完备客户缴纳电费后的信息提供,避免产生新的到款未达账,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在营销系统和财务系统之间建立数据推送接口的可能,实现既保证两个系统独立性,又能够实时对账的功能,彻底解决对账不平的问题。

4.5、建立健全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加大科技信息投入

建立健全营销管理信息系统,把更多的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引入到电力营销管理中来已经成为今后我国供电企业营销的主要方向。为此,一方面可以不断完善和更新供电企业的营销管理技术信息系统,可以开通多渠道的信息服务平台(如固定电话、手机、网络、邮箱等)来方便地满足用户对自己用电信息的跟踪、查询,实现足不出户就能缴交电费、查询余额、联系售后等;另一方面,供电企业要做好营销管理系统的维护管理,通过对用户需求情况的市场调研,及时调整改进管理信息系统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最新的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开发新的服务平台和服务功能;此外,供电企业还要加大营销管理信息相关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4.6、完善销售体系

目前电力市场营销功能分布在计划、调度、财务和用电等多个部门,如果成立专职部门协调并统筹公司的营销业务,将有利于评估市场需求,统一组织营销活动。此外,部分地区的少数企业可能存在销售渠道不顺畅,使得同类客户用电费用差别较大。加上管理脱节、损耗较大,可能会出现收费混乱的现象。所以取消中间环节,城乡推行一户一表,才能逐步理顺销售渠道。树立服务求生存、求发展的企业营销理念,将职工服务意识提高作为营销的另一项核心工作。这要求广大员工确立用电服务面向客户的观念,工作上删减冗余程序,引入现代管理学理论指导并健全现代电力市场服务体系,把为客户带来便利作为企业宗旨,通过提高企业的社会信誉,增强企业竞争力。

5、结语

综上所述,供电企业十分重视企业形象,竭力提升服务水平,力求更便捷、更舒适的客户体验。要完全契合客户对服务的各种要求,对营业业务而言,供电企业在不断利用新技术的同时,还应该更加注重内部管控和专业协作,充分发挥数据统计分析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指导作用,才有可能逐步增强市场化运作的能力,成为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的现代化企业。

参考文献:

[1]石颖瑛.改进电力营销营业业务工作的措施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4,16:107-108.

[2]陈昌平.浅析改进电力营销营业业务工作的措施[J].通讯世界,2014,03:50-51.

[3]王仕斌.目前电力营销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低碳世界,2014,13: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