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0
/ 2

新时代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

崔艳

山西省高平市供电公司 山西省高平市

摘要: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网络时代发展迅速,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在此背景下如何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具有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的现代高校人才已经成为了教育的当务之急。大数据时代,高校教育面临着深刻的变革,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理念成为了主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应紧跟大数据时代的教育潮流,做好教学模式的创新,做好学生思想动态的把握,不断优化教学方式方法,提高信息化水平的同时,做好教学模式创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引言

近年来,更新迅速地互联网技术大大提高了人们收集、分析、处理、运用数据的能力。自2013年大数据元年以来,我国对于大数据的研究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社会各领域带来巨大的变革力量,大数据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不容忽视。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新的特征,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已不能满足大学生的正常需求,面对新形势、新变化,高校应该主动适应和应对这一趋势,各方协同发力,充分发挥大数据的功效为其发展服务。

1大数据的定义及特征

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卡锡认为:“规模超出传统数据库管理软件检索、读写、管理及分析能力的数据集便是大数据。”目前对大数据的定义学者们主要从数据本质层面、数据能力层面、技术运用层面、数据价值层面四个方面展开探讨,本文把大数据定义为通过多渠道采集巨量数据信息的集合体,在信息网络技术支持下,将数据信息按照科学模式进行分析处理,从中发现数据价值,总结规律,最终服务于社会各方面发展的过程。大数据时代与传统数据时代有所不同,有自身显著的特征。大数据有四大特征:一是海量性,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数据开始爆发性增长。二是多样性,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各类平台产生多种类型的数据,这些广泛的数据来源决定了大数据形式的多样性。三是快速性,指的是数据被创建、移动和处理的速度非常快。四是价值性,在巨量的各类数据里,挖掘出对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有价值的数据,并通过科学分析发现新规律,进行模式预测,从而推动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基于以上四个特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大数据时代既面临新机遇又面临新挑战。

2新时代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

2.1搭建思政教育平台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教学太过统一化,教师在教学中和学生互动少,没有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主要还是因为课堂时间短,教师能力有限,不能照顾到所有学生。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需要高校积极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在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过程中,高校要积极收集、分析和总结各类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信息,让平台的搭建更加有效。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搭建不仅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还能让教师利用平台帮助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大数据。在日常的不断沟通中,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一些高校已经在学校内建立了这样的平台,如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通过学校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惩恶扬善,提升自身素养,培养以善为美的道德品质。这种平台在实践中具有较好的效果,要加大平台搭建的力度,创造出良好的思想氛围。

2.2转化教师教学思想,提高信息化意识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应积极转化教师教学思想,提高信息化意识,注重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学习需要,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参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学习效率。转化教师教学思想,提高信息化意识的教学方法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①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发展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的理念已经成为了发展的必然,教师在教学过程应积极以学生为主,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提高课堂的参与性。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性,在教学过程中多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同时注重课堂教学组织的形式,注重课堂的教学与互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注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课程教学的质量与效果。②坚持信息化教学的水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教学的水平,近些年教师录制微视频、慕课已经成为发展的趋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积极应用校园网等渠道,开展慕课、微课教学工作,将简单的课堂教学转变为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教学的质量,提升课程教学的信息化整体水平,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案。

2.3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维与新策略

新时代背景下,学校在实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在充分了解与掌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础上,建立创新意识,以新的思维方式与教学策略去具体落实教学行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做好传“道”解惑,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新思想、新任务传递给学生。教师应对学生做好思想引导,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应制定不同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处于轻松、丰富的思政课堂上去自主获取知识,真正实现教亦多“术”。教师要全面了解与探析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效果,并能深度契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到思政教学氛围中,使他们与教师、教材等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在不断增强学生的认同感的同时,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与效果。教师在实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不应拘泥在教材内容的简单传授,而是要做到立足教材并高于教材,提升课堂的学术质量、学术水平与学术魅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思想政治教育思维创新,就需在教学资源上进行有效拓展。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思政教师应建立一定的大数据思维,学会在海量的数据信息中,快速获取更有价值的知识,将其融入到教学内容中,要将与学生的生活和未来发展息息相关的国家政策方针、战略布局等带入到思政课堂上,并形成明确的主题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

2.4构建动态评价机制。

传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式更多的是针对既定的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过程、教育结果进行科学判断,很多时候是单方面和静态的。而在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应该是多元性和动态性的数字化教育评价方式。根据网络中客观产生的动态海量数据,通过大数据技术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动态评价提供重要支撑,做到及时、全面、客观、准确、动态地反映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取得的成效。

结语

网络时代的到来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大数据带来的冲击力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育方针急需被贯彻在新的教学变革中。面对大数据时代下的新形势,如何通过创新的教学模式达到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目的成了所有教务人员的研究核心重点,因此必须要进一步做好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董琦.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展望[J].管理观察,2019,(15):127-128.

[2]吴方.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10):82.

[3]张东,吕杰.精准供给: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1(01):7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