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9
/ 2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策略研究

柳春艳

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五纬小学,辽宁 丹东 118000


一、前言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写作是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语言、情感等诸多要素的过程。但语文作文不是单一的教学重点,语文作为一种社会交际的工具,其核心功能更多的在于能够熟练运用口头和书面进行人际交流。目前,学生怕写作文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本人认为只有读写结合才能综合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本文重点研究改革小学写作教学的做法,读写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在实践教学中如何运用读写结合来进行语文教学,来研究小学语文中读写结合的实施策略。

二、小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是传统教学思维依旧在发挥惯性作用,导致小学生在语文写作方面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作文千篇一律

目前,很多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没有充分重视读写结合的重要性,只是不停的要求学生进行作文模仿,忽略了其他阅读的重要性。也忽视了学生的自由表达,他们为学生布置的基本是命题作文,为学生提供素材,导致学生写出的作文千篇一律,这样的作文其实不是属于学生自己的作文,是成人思想的“压缩版”。

(二)作文没有活力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更注重将写作技巧灌输给学生,就连学生的写作话语也受到教师“权势话语”的引导,学生费尽心机“创作”出来的文章没有生气,只是一篇篇堆砌着华丽词藻的“抄袭版”作文。小学阶段主要目的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写作意识。将阅读与自己的生活环境经历的事情联系起来,产生共鸣,从而使学生们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将书本里的内容转化成自己的文字输出,让学生们在写作中有话可说。


三、创新小学语文读写教学的对策

我在实习中一直担任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对如何开展写作教学积累了一些经验,我在写作教学中采取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引导学生观察,发挥想象力

小学生的写作需要他们发挥想象力,而生活是想象力的重要基础,是建立表象的重要手段。

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是非常精彩的,其实生活中有着很多可供学生写作的素材,关键是要培养学生一双擅长观察的眼睛。这就要求我们的习作教学要变得生活化,贴近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如遇上大雾弥漫、大雪纷飞或毛毛细雨等不同景物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其特点和变化,使学生对自然界有亲身的感知和了解,然后再引导学生及时写下来,抒发内心的感受。这对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大有裨益。

比如在一次上阅读课时,我正在激情讲述课文,学生们正在专心听讲。忽然一只小鸟从窗户飞入教室,拍打着翅膀,在教室上空盘旋,还不时发出叫声。学生的注意力瞬间就被这“不速之客”吸引了,教室里瞬间沸腾了,现场失控了。我又急又气,突然我急中生智,对,这不是现成的写作契机吗?我要紧紧把握住这种难得的生成,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这只可爱的小鸟,它怎么会飞进教室呢?它究竟遇到了什么事呢?这时,它来干什么呢?为什么总是在盘旋呢?此时,它心里会想些什么呢?你想对它说点什么?”我一系列提示性的问题拓宽了大家的想象空间,充分调动了大家的想象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强烈兴趣,大家七嘴八舌,争先恐后。有的同学说:“外面有人追杀小鸟,它仓皇飞走,躲进教室避难,希望我们能保护它。”有的同学说:“小鸟太闷了,它也想来学习学习知识。”有的同学说:“它听到我们琅琅的读书声,被吸引过来了,有可能是来看我们是怎么学习的,学习得是否专心?”有的同学说:“小鸟呀,你是那么自由自在,可以飞在田野上,可以飞在蓝天下,也可以飞在校园里,甚至也可以飞到教室里。我真羡慕你呀!而我呢,只能坐在这沉闷的教室里听无聊的课,做讨厌的作业,嗨,要是我也能像你那么自由,该多好呀!”学生们滔滔不绝。无奇不有。于是,我捕捉生成,顺势利导,要求学生把自己刚才看到的,想到的,想说的用手中的笔记录下来,写成一篇作文。学生的激情得到了宣泄,想象力得到了发挥,一篇篇令人拍案叫好的想象作文也应运而生了——《小鸟逃生记》、《我和小鸟齐听课》、《小鸟,你听我说》、《教室里的小鸟》等。

(三)创设良好情境,鼓励学生自由创作

阅读其实是一个对信息输入,整理,输出的一个整体的过程。而在单独的阅读教学中,只注重了阅读对于信息的输入,并没有系统的形成吸收和输出。而读写结合则更好的完成了整个读写过程对于信息的处理。将积累的素材转化成自己的成果。

比如在一节作文课上,我为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作文题:树上有十只鸟,打死了一只,还有几只?我让学生按照这个情境展开想象写一篇作文。 若立意新颖,可以大大加分。借助这个又老又俗的智力题,我重在要求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出不同的画面,可能会出现的不同情境,以确立出不同的作文主题。同学们兴趣盎然,纷纷打开想象的闸门,思考,讨论,交流,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

A.树上依旧有十只鸟。想象的情景是:枪声一响,一只小鸟被打死了。其他的鸟全惊飞了,但很快地,小鸟们又落回树枝上,对着那被打死的小鸟不停地哀鸣着,全然不顾危险可能再次来临。文章立意为:体现亲情的可贵。

B.树上还有九只鸟。想象的情景是:树上十只鸟中,有两只是老鸟,八只是小鸟。公鸟不幸被打死,窝里刚刚出世不久的小鸟还不能飞,此时的母鸟不肯独自逃生,奋不顾身地用翅膀保护着窝里的小鸟。文章的立意为:体现母爱的伟大。

C.树上还有八只鸟。想象的情景是:树上的十只鸟中,母鸟被一枪打死,而自私的公鸟却逃之夭夭,只剩下八只可怜兮兮的小鸟战战兢兢地挤成一团,面临着生命的危险。文章的立意为:贪生怕死的人应受到唾弃与批判。

D.树上还有七只鸟。想象的情景是:树上十只鸟中,一只小鸟被打死,两只小鸟惊飞了,但树上还剩下的七只鸟整齐地排列在树枝上,怒视着开枪的方向。发出歇斯底里的叫声,像在不满地反击,又像在愤怒地抗议。文章的立意为:团结一致,不畏强大,奋勇抗争。

如此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想象的天地中尽情地翱翔,文章新颖的立意也在想象中创造出来了,这样不仅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填写课文空白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教材是非常好的例子,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这些例子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形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能力。”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些课文有着丰富的故事情节,情节后面还会给学生留下一些悬念,值得学生的想象。还有一些课文,由于表达需求,省略了一些内容,也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对课文进行补白改写,这也为学生提供了再创作的良好机会,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作品的空白处进行分析、感受,产生一些联想,进而提升写作能力。

比如在教学《穷人》这一课时,课文在“桑娜拉开了帐子”处结束了,整篇文章给人留下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我们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针对结尾展开想象,比如渔夫看到两个孩子会有什么反应呢?他会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吗?桑娜一家的未来生活是怎样呢?我在教学中让学生以“收养孩子之后”为题,对故事情节的主线和人物性格特点进行揣摩和分析,展开想象力,对课文进行续写,这样的作文能够挑战学生的想象力,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发挥联想,进行故事构思,写出的一篇篇作文精彩绝伦。

四、结束语

教学无法、贵在得法,提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质量的方法有很多种,值得我们教师不断探索,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何跃彪.创设情境 激趣作文[J]. 阅读与鉴赏(下旬). 2010(11)

[2]王凤玲.创设情境 趣味作文[J].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8(10)

[3]钟传袆.学科作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语文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