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语文基础,提高教学质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9
/ 2

夯实语文基础,提高教学质量

阮文娟

澄江市龙街街道办事处忠窑小学 652500

摘要: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角度,分析了小学语文夯实语文基础,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基础教学;课堂教学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基础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小学语文夯实语文基础,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根据学习程度合理分小组,促使学生均衡发展

我们都知道每个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每名学生擅长的科目也会有所不同。就拿小学语文来说,可能女生的语文语感要稍微强于男生。虽然好学生会在一些方 面带动成绩较差学生的学习,但也会使好学生的学习效率变低。所以在立德树人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用一些新颖的方式,让同等层次的学生一起进行学习, 与同层次的学生合作,会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更有利于所有学生核心素养得到提高,让学生在小组分层学习中,可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效率,达到高效的语文课堂。

例如,语文教师可以把学生四个人分成一一个小组,四个人的语文水平要基本差不多。在学习《小英雄雨来》这篇文章的时候,语文教师让同学们根据小组一起讨论为什么雨来被称为英雄?他身上的哪些特点值得我们学习。然后,给学生五分钟的小组讨论时间,要求每名学生都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讨论结束后,语文教师要求每个小组派一名 代表发言来说一说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最后的时候,教师再进行正确的讲解。这样学生通过分层的小组模式,达到一个相互促进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得到-一个均衡的发展。

二、活跃教学氛围,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采用的是'满堂灌"的语文教学形式,课堂教学氛围死板,教学内容单一,以至于语文课堂教学没有吸引力,容易造成学生们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但是在多媒体教学技术引入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之后,其能够借助音频、视频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转化,进而给予学生们直接的感官刺激,一下 子就能调动起学生们的好奇心,使学生们产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产生对语文知识的探索欲望,助力语文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例如,教师在教学《宇宙生命之谜》这- -课时,主要是引导小学生们通过对课文的阅读与学习,思考"地球之外是否还有生命存在?"帮助学生们养成热爱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在课程的一开始,教师先不要开门见山地引入本课的教学主题,而是借助多媒体技术,给学生们播放一段提前制作好的关于宇宙奥秘的视频,伴随着音乐的引入,让学生们看一看茫茫宇 宙中不计可数的星球,感受宇宙美妙的同时,体会人类的渺小,引导学生们思考“在地球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生命存在?”掀起学生们对于宇宙奥秘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们好奇“到底有没有其他生命存在?”"科学家是根据哪些因素判断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生命存在需要哪些条件?”等。然后再带领学生们进行课文学习,笔者相信在这样的状态引领下,学生们学得专心,教师教得用心,课堂教学效果必定会事半功倍。

三、优化朗读教学,提升学生阅读技能

语文作为-种语言教学学科,其学习过程不仅需要大量的语言输入做积累,还需要在语言输出的过程中提升技巧,进而在实际开展语文教学时,教师便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来优化和革新学生的语文阅读模式,引领学生们主动张口阅读,在声情并茂的阅读体验引领之下,让学生们更好地感知文章的内容,感知文字背后所蕴含的作者情感,使学生们在感知语文美感,丰富自身情感的过程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促成自身阅读技能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七律长征》这首毛泽东同志书写的现代诗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课上为学生们播放抗战时期红军长征的艰险视频,进而在音视频的刺激下,引导学生们更好地感知这首诗的历史背景,为后续的学习和阅读奠定情感基础。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们播放名家对于《七律长征》这首诗的朗读,引导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感知名家朗读的声音顿挫与饱满情感,进一步体验朗读的魅力,使学生们知道在朗读这首诗时该怎样读、该怎样表达情感,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朗读热情,使其在有感情地朗读与背诵诗词的过程中, 学习律诗的结构,学习其中比喻、夸张、拟人的修辞手法,理解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四、创设教学情境,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小学生们思维比较活跃,喜 欢接受新鲜事物,对新知识的接受和掌握程度都比较快,但是也容易出现“学得快,忘得也快”的情况。为了尽量减少和避免这-情况的出现,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根据课本教学内容为学生们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们在被吸引的同时,能够充分地融入其中,强化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加深学生们对课堂知识的印象,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力的同时,促进学生们语文学习能力进一步提升。

例如,在教学《开国大典》这- -课时,课本上只有- -张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演讲的照片,单凭文字感受,小学生们不能很好地体会1949年开国当天的盛大场景。于是,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们插入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前夜”的片段:为保障开国大典国旗顺利升起,电动旗杆设计安装者林治远争分夺秒、排除万难,用一个未眠之夜来确保立国大事“万无一失”,而护旗手老方等千千万万参与开国大典的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齐心协力,攻克了一个接一一个的难题 ,终于保障五星红旗在1949年10月1日顺利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使学生们沉浸在电影的激情当中,引导学生们感受祖国成立的不易与艰辛,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情怀。然后再带领学生们怀着饱满的热情与激动的心情进行课文学习,不仅能够加深课文印象,还能有效提升学生们课堂学习效率。

结论: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与推进,作为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优化自身的职业素养,革新教育理念,不断发掘丰富多样的语文教学方式,善于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融入于实际的课堂教学之中,在辅助和引导传统课堂教学的同时,科学地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扬长弊端,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促成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让多媒体技术能够真正服务于小学语文教学,促进学生们语文学习水平的提升,为其在今后更好、更深入地学习语文知识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辉.浅谈小学语文学法指导框架的建构[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03):136.

[2]谢旭慧 ,谢旭华.从高师普通话水平测试看语文基础教学偏误[J].天津教育,2005(01):50-51.

[3]探真.关于讲解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的问题——兼答读者问[J].四川教育,1982(03):21.